“2025企业管理年会暨北大国发院商学共创日”成功举行

B站影视 2025-02-24 20:23 2

摘要:2025年2月23日,由《企业管理》杂志社、《企业家》杂志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国发院”)联合主办,企业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支持的“2025企业管理年会暨北大国发院商学共创日”在北京大学承泽园校区成功举行。会议以“新质赋能 创新发展”为主

文/本刊记者 张冰馨

2025年2月23日,由《企业管理》杂志社、《企业家》杂志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国发院”)联合主办,企业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支持的“2025企业管理年会暨北大国发院商学共创日”在北京大学承泽园校区成功举行。会议以“新质赋能 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企业家、行业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超3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企业管理的前沿话题与未来发展趋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刘鹏,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南南学院副院长、数字金融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卓分别致辞。企业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总编辑,《企业管理》杂志社社长陈静发布2024—2025企业管理跨年关键词。企业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企业管理》杂志社副社长王仕斌发布《企业家》杂志“2024年度企业家”名单。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刘鹏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年会的主题“新质赋能 创新发展”深刻契合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正当其时。为此,他提出三方面希望。一是坚定信心,勇于创新。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企业要坚定信心,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勇于尝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二是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企业家和管理者要勇于探索,通过深化企业改革,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三是交流合作,资源共享。打造具备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不仅是企业实践所急需,也是政产学研用各界的共同责任。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刘鹏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南南学院副院长、数字金融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卓在致辞中强调,在时代的影响下,我们见证了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企业家无疑是这一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产品正以卓越的创新能力走向世界,向全球展示中国的智慧与实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唯有坚持科技创新和实干精神,才能不负时代的期望。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南南学院副院长、数字金融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卓

弘扬企业家精神,两届“年度企业家”代表登台演讲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作为《企业家》杂志“2023年度企业家”代表,用钢铁语言、钢铁思维分享了对于“AI和产业新生态”的认识和理解。当前,社会对AI大模型的关注度空前,作为一次新的技术革命,AI正在对制造业企业带来深远的影响,重塑企业传统的管理体系。中国制造业高度适配AI的发展,未来,AI将赋予中国制造业更多的内涵和价值,世界制造业大国必将是世界AI大国。河钢用开放的姿态拥抱AI时代的到来,决心在“AI+钢铁”上率先发力,以科技赋能和AI赋能打造“不一样的钢铁”。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

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恭运围绕“价值观的统一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展开分享:价值观的统一,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贯穿于公司重大战略决策、事业部经营活动开展;游戏规则的制定是保证价值观统一持续发挥的重要条件,各层级、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游戏规则,既体现在股东选举、标兵评选、薪酬奖励等层面,又表现在改善创新奖励制度、日常活动开展等细微之处。这种管理之道,不仅为豪迈集团持续带来发展动力,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恭运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讲述了如何从“吸管大王”成为“企业教练”的经历。这位46年的创业老兵,30年盯着一根吸管,将一家生产吸管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企业,并于2022年投身教育创办双童商学院,助力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他自己理解的企业家精神是运用长期主义笨功夫,承受挫折、穿越逆境、实现韧性成长等。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

上午的领导致辞、发布仪式及主题演讲环节由北大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王贤青主持。他的精彩点评让大家对嘉宾的发言有了不同角度的思考,尤其是对于勇董事长关于如何兼顾AI提效与员工整体就业稳定的“灵魂提问”引发现场观众共鸣。

北大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王贤青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杨杜主持了以“新质生产力的‘破’与‘立’”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行,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锐,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贺天星,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裴建锁等五位嘉宾参与讨论。

圆桌论坛:新质生产力的“破”与“立”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杨杜

“企业管理的哲理观念大多源于用最小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刘永行的一席话获得现场嘉宾的阵阵掌声。在谈到如何让企业保持健康发展,刘永行以东方希望集团为例分享“坚持零负债,依靠滚动发展”的经验,他说:“企业的健康不在于避免所有问题,而在于将损失降到最小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于勇分享了自己对企业家如何应对技术革新的观点:面对新的创新、技术和革命,企业家首先应该考虑如何通过变革提升企业的生产力、效率和产品竞争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往往标志新文明的开始,为劳动者创造新的、更体面的工作机会。企业家应该超越基本生存问题,关注如何利用技术和创新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张锐从两个层面分享了对“破”与“立”的认识。第一,“破”是革新那些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部分,“立”则建立在坚实基础上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方向。第二,“破”与“立”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无数细小的创新积累,逐步形成突破点,最终由量变引发质变。“立”也是逐步推进的过程,从个别小点开始,允许试错和创新,在不断探索中确立新的准则和发展趋势,最终形成全新的局面。

贺天星分享了他如何理解AI时代的“破”与“立”。“如今,我们研发的电动飞行器可以在城市内实现无人驾驶,将原本一小时的车程缩短到十分钟,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整个产业和生存空间的重新定义,这就是‘破’的意义,而‘立’的则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如果这些工具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困扰,便违背了发展初衷。”裴建锁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读: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需要向高端化发展,破除“低端锁定”的困境;智能化发展旨在应对少子化和老龄化的挑战;绿色化发展则是为了突破低碳约束。

杨杜教授在圆桌论坛的总结发言中表示,除了AI(人工智能),另外两个“I”——BI(商业智能)和LI(领导智能)同样重要。企业家要将工具、知识和其他资源有效融合,注重AI、BI和LI三者并行发展,共同推动企业进步。

聚焦宏观大势,资深专家解读企业管理关键词

下午的会议聚焦宏观经济形势及企业管理趋势,发布2024—2025企业管理关键词并予以解读。

统计学者许宪春从统计数据出发,深入分析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三方面政策建议:一是“以旧换新”政策显著激发短期消费需求,如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领域的消费增速明显提升,展现出政策的有效性;二是财政政策更好地承担起稳定增长和优化结构的关键作用,应适度提高财政赤字库,加大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三是改善房地产融资环境、加强政策激励和优化资金监管,缓解房企压力,推动投资端回暖。

统计学者许宪春

北大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赵波发表了题为“2025年宏观动能与企业活力展望”的演讲。他谈到,企业家信心的恢复与增强对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为了激发企业家的投资热情,除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得到平等对待和提供融资便利外,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与努力。政策的稳定性、成本的合理控制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是恢复企业家信心的三大关键因素。

北大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赵波

企业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总编辑,《企业管理》杂志社社长陈静发布2024—2025企业管理跨年关键词,包括“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战新产业、悦己经济、银发经济、出海、降本增效、市值管理”等8个方面。这些企业管理跨年关键词反映了当前企业管理领域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企业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总编辑,《企业管理》杂志社社长陈静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双博士后、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现代化委员会专家委员蔺雷在分享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时谈到,要注重纵向突破与横向突围相结合。纵向突破对应科技革命性突破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横向突围则对应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纵向突破与横向突围将成为2025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式与趋势。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双博士后、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现代化委员会专家委员蔺雷

著名精益管理专家、深圳合众资源·3A咨询集团董事长刘承元重点解读了关键词“降本增效”。他的观点是企业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不应忽略开源发展。要把因降本增效节省出来的资金投入产品研发、品牌营销、装备升级和团队成长等战略,以实现规模和效益双增长。只有让降本增效和开源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企业才有可能从卷成本、卷价格的低水平抬升到卷价值、卷品牌的高水平上。

著名精益管理专家、深圳合众资源·3A咨询集团董事长刘承元

北大国发院管理学教授邓子梁总结了关键词“出海”的八大趋势:数字化与智能化成为中企差异化竞争核心、全产业链协同出海、核心技术外流与竞争风险、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文化软实力输出、连接点国家的重要性凸显、医疗健康产业崛起、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北大国发院管理学教授邓子梁

北京盛景网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合伙人、人工智能创业孵化器(AI Combinator)创始合伙人颜艳春基于三方面趋势,坚信AI+X是一场重塑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的新革命。第一,AI崛起与产业变革。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融合的胜利。第二,AI驱动的组织变革。AI不仅改变产业,还在重塑组织形态。第三,AI智能体将成为下一场伟大革命。AI从规则式、生成式正在加速进化为智能体AI,势必将超越互联网辉煌。

北京盛景网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合伙人、人工智能创业孵化器(AI Combinator)创始合伙人颜艳春

下午的会议由企业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企业管理》杂志社副社长王仕斌主持。他对人工智能、精益管理的独到见解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企业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企业管理》杂志社副社长王仕斌

圆桌论坛环节,颜艳春主持了“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发展”的主题论坛。阿里研究院秘书长汪源、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月强、人民中科(北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侯黎明、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创新官田群喜等嘉宾就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应用场景、技术挑战及未来趋势展开深入交流。

圆桌论坛: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发展

汪源谈到,过去的商业模式是显性的,相关要素一目了然,而大模型存在隐性的不确定性。如何应对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解决数据杀熟等商业伦理问题,将成为企业当前的重点工作,可以从技术开源与开放、共建算法伦理规则和利益网络分配三个方面持续关注。

张月强认为,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对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操作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AI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从与客户直接对话到制定解决方案,几乎涵盖了效率提升、管理增强、数据分析、管理变革等所有关键业务环节。

侯黎明在发言中指出,管理始终以人为中心,技术始终是辅助工具,无论新技术如何发展,人的核心地位不会改变。

田群喜认为,如果说人工智能在1.0阶段更多是解决更加多样化的问题,2.0阶段则更注重To C的惊艳体验。当前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崛起是由数据驱动,应用主要集中在政府与公共业务、营销领域和服务领域,它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更为强烈。

此次2025企业管理年会暨北大国发院商学共创日的举办,不仅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也为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企业唯有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变革和全球化布局,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附】《企业家》杂志“2024年度企业家”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亚玛芬董事会主席 丁世忠

河南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 于东来

西子联合控股集团创始人、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水福

游戏科学首席执行官、《黑神话:悟空》制作人 冯骥

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行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孙永才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

百度创始人 李彦宏

月之暗面Kim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杨植麟

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恭运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张道才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周云杰

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 周剑

360集团创始人 周鸿祎

亿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胡华智

中国商飞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贺东风

波司登品牌创始人、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高德康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曹德旺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双童商学院院长 楼仲平

小红书创始人 瞿芳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数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

来源:科记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