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书 | 朱嘉明著《第三种存在:从通用智能到超级智能》

B站影视 2025-02-24 19:41 1

摘要:本书认为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基于两种存在:第一种是物理性和物质的存在;第二种是精神和意识的存在。2022 年之后,因为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的结合、深度学习的突破、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和应用,人工智能可以处理自然语言、知识表示、合理思考、自动推理,正在实现像人一样思考和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多维度探讨人工智能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专著。

本书认为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基于两种存在:第一种是物理性和物质的存在;第二种是精神和意识的存在。2022 年之后,因为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的结合、深度学习的突破、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和应用,人工智能可以处理自然语言、知识表示、合理思考、自动推理,正在实现像人一样思考和像人一样行动,成为同时具备精神和物理特征的第三种存在。人工智能所创造的第三种存在,是“人工智能 + 人 + 环境”的复杂生态系统。人工智能和人类、人类社会、自然界互为“嵌入”关系。

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深入讲解人工智能的科学原理、人工智能与各类学科的融合历史、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关系。第二章聚焦大模型和大模型应用,以及具身智能作为新物种崛起的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第三章前瞻性地分析人工智能对传统经济学的影响和改变,以及人工智能对经济、金融、区域发展、城市化,特别是教育的冲击和改造。第四章从人文艺术角度,探讨人工智能对人类本身的重新塑造,对科学研究方法、艺术发展、女性意识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科幻小说和游戏的深刻内涵。

本书具有跨学科、讲历史、重实践的特点,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逻辑学、生物神经学及相关硬科技,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模式、经济体系和地缘政治、文化形态产生的持续影响和深层次改变,呼吁强化人工智能治理的国际社会合作,避免人工智能被资本裹挟和自然垄断的恶化。

作者简介

朱嘉明,经济学家,现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20 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 MBA。曾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MIT、曼彻斯特大学、墨尔本大学做访问学者。2000年之后,曾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担任工业发展官员,还曾任教于维也纳大学。2018年以后主要从事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货币金融史等领域的研究。代表著作有《国民经济结构学浅说》《现实与选择》《论非均衡增长》《从自由到垄断中国货币两千年》《书话集》《未来决定现在》《区块链去中心化指数研究:计算方法、技术及其数字经济意义》《元宇宙与数字经济》《历史不会熔断》等。

目 录

第一章 人工智能与哲学

人工智能:科学的科学

20世纪人工智能:一个“形而上”至“形而下”的思想运动

人工智能 vs 自然智能

为什么人工智能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

智能文明时代,人工智能与人类共享宇宙智慧

迈向平行或多维并行的世界

人工智能是否正在逼近奥本海默时刻

与数字人图灵、乔布斯的对话

第二章 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崛起

人工智能大模型

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七个重要时刻

大模型的集群化和“乐高化”

为何大模型将开启数智融合时代

ChatGPT 现象级走红,人类该感到焦虑吗?

开源软件与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的崛起、后果和意义

TopAIGC 共识

关于构建和完善全球数字生态系统的倡议书

第三章 数智融合与经济重构

人工智能对经济形态的深层改造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经济学原理

现阶段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十个问题

推动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双重转型

人工智能让 Web3 从迷雾中走出来

2024 :全球人工智能的前沿、趋势与挑战

重塑未来: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

全球性智能化转型和区域分工

智能时代创新和智能城市 2.0

香港:发挥制度优势,重组产业群

从数字金融到智慧金融

第四章 人类文明与人工智能

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开启向新人类的全面转型

人工智能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新科技形态主导未来 25 年

人工智能艺术:现象、本质与影响

智慧时代的女性力量:挑战、机遇与赋权之路

“科学怪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何在?

“魔兽”的基因:嵌入、遗传和变异

后 记

索 引

精彩试读

人工智能与第三种存在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基于两种存在:第一种是物理性和物质的存在;第二种是精神和意识的存在。进入 20 世纪中后期,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开始形成同时具备精神和物理特征的第三种存在(third being)。第三种存在,相较于第一种存在和第二种存在,具有完全不同的构造、规律和机制。

此时此刻,与划时代的电力或互联网同样重要的人工智能,在构建全新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同时,已经呈现出影响、主导甚至改变第一种和第二种存在的强烈可能性和显著趋势。

…………

(八)

人工智能是一种智慧存在,也是一种物理存在。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还具有创造物理世界的能力。

2024 年初,Open AI 推出作为“物理世界模拟器”的 Sora 模型。Sora 具有深刻“理解”运动中的物理世界的能力,在不违反物理世界常见规律,例如重力、光电、碰撞等的前提下,内置光照、碰撞、动画、刚体、材质、音频、光电等各种数学模型,最终生成在相当长时空范围内的视频,构建和呈现真正的世界模型。在 Sora 实现物理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符合人类思维逻辑推理等“规律”(统称思维逻辑),不违反常识,分析归纳,前后自洽,还要符合物理世界“规律”,例如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力的相互作用定律等。于是,Sora 提供一个逼真且满足人类思维规律和“物理规律”的数字世界,就是第三种存在的一种形态。

到了 2024 年 12 月,World Labs 发布了一个从单一图像生成交互式3D 场景的革命性技术。World Labs 联合创始人贾斯汀·约翰逊(Justin Johnson)对该技术的描述是:基于一张图片或一个片段,创造一个完全模拟的和互动的 3D 世界。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生成 3D 物理世界,物理世界由此得以扩展。

2025 年 1 月 7 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Jensen Huang,1963—)在 2025 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发布 Cosmos 世界模型(Cosmos World Foundation Models,简称 Cosmos WFMs)。该模型经过了 9000 万亿个 token 的训练,数据来自 2000 万小时的真实世界人类互动、环境、工业、机器人和驾驶数据。该模型通过文本、图像和视频等输入以及机器人传感器或运动数据的组合中生成具有“物理感知”的视频,超越数据,让人工智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完美模拟物理世界,实现人类的潜意识推理,加速通用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包括工业仿真、自动驾驶、机器狗、仿真数据生成等场景,推动智能科技和物理人工智能的民主化。世界模型被视为下一个重大突破。

进一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改变牛顿的一元经典时空,创造具有相对论意义的多元时空。因为只有人工智能可以直接证明:“存在之间一切作用(实现)效度都是(实现的)信息与主体相关项的比值,而公因内容无意义。”因为,人工智能体系具有接受多元主体的空间,且“主体之间可建构集合关系,主体之间不可替代”。换一种表达方式,人工智能框架在不排斥牛顿定律的同时,还可以容纳和证明相对论。

人工智能的技术演进,不可避免地发生与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ER)技术的结合。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可以打破物理空间限制。人们可以通过穿戴设备置身于虚拟环境中,或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中,实现虚拟与现实间的系统互动;还可以借助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通过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创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无缝连接和操作。2024 年 8 月,中国游戏行业推出的《黑神话:悟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实现了场景与角色的高度互动,完成了视觉与体验的革命,证明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重新塑造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类正在进入这样的历史阶段:一方面要面对“自然实在”的所谓物理世界;另一方面在物理空间的“后面”,存在着更为丰富的虚拟世界。或者说,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都是世界存在的状态,既是平行的,又有可能是联通的,甚至是一体的。通过扩展现实技术实现的虚拟世界,或者元宇宙,也是第三种存在的一种形态。

编辑:李梦琳

校对:于 宇

审核:范 伟

发布:奚宇航

GPU算力按需租用

A100/H100 GPU算力按需租用,

秒级计费,平均节省开支30%以上!

来源:大数据文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