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做生涯” 的理解,我最开始认为是给找工作的人做职业规划和咨询,需要了解行业和职业发展的方向,具备沟通表达的能力,要懂一点心理学。类似于给到职场人的心理咨询,帮助客户摆脱职场实际遇到的困境。而真正的生涯规划,远不止这些,基于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场景,职业
开始学习成为一名职业生涯规划师。
对于“做生涯” 的理解,我最开始认为是给找工作的人做职业规划和咨询,需要了解行业和职业发展的方向,具备沟通表达的能力,要懂一点心理学。类似于给到职场人的心理咨询,帮助客户摆脱职场实际遇到的困境。而真正的生涯规划,远不止这些,基于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场景,职业生涯规划师可以作为顾问,或咨询,或教练,也可能在三个角色之间进行切换。
顾问是提供信息,解决客户“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问题。需要有相关领域的经验。比如外企面试问什么?
咨询是告诉对方怎么选,怎么干。需要熟练掌握一定的方法论和决策体系。比如如何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如何发现问题。教练是帮助客户解决“知易行难”的问题,从“知道怎么做”到“真的做到”。和客户一起共同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路线图,提供相关资源链接,跟练和提供反馈。比如找教练学习新技能。总结来说,顾问解决的是信息差问题,咨询解决认知差,教练解决技能差和资源差的问题。
职业生涯相关的理论其实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从1910年工业革命后,社会需要解决大量工厂员工职位匹配的问题,以及1950年二战后,1970年后工业时代,2000年后信息时代,每到社会变革、工业技术革命,生涯理论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分别发展出了“特质论”,“发展论”,“学习适应论”,“建构论”。在今天这个AI 时代,社会会有大量人才需要重新进行岗位匹配,技能升级,也会有很多人面临失业,需要重新做出职业选择,生涯理论将迎来新的变革期,这也就需要更多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并升级新的理论。
作为一名生涯规划师,最基本的是找到客户的实际问题、根本问题,了解规划流程和目标,并掌握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论。
首先,关于个人兴趣和价值观确认。解决问题:很多人对于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情并不清晰。工具:使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和16种职业价值观偏好测试。
第二步,职业定位。解决的问题是:评估一个人目前的职业生涯状况和期望的职业生涯是怎样的?通过职业定位,明确自己适合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想要怎样的职业发展路径。可以从三个角度评估:
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就会厌倦。比如做的工作枯燥乏味,重复性强,得不到学习成长和正反馈。
能力。如果没有能力,就会焦虑。比如能力不够,做不好,每天都被客户骂,被老板骂,压力山大。价值。如果没有价值,就会失落。比如能做好,但是总是得不到认可,看不到短期的涨薪,中期的升职,长期的成长和发展。第三步,确认职业目标。可以是,
专注主业发展。找到产生瓶颈的原因,尝试突破,继续发展
跳槽到同行业其他公司。寻求升职加薪,或者更大的发展平台。跳槽到其他行业,再起炉灶。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开启新曲线。做好主业的同时,发展副业第二曲线。副业能够促进主业发展,至少不阻碍。辞职创业。自己当老板。第四步,进行个人能力和岗位需求比对,找到差距,可以从四个方面,知识,技能,个性,经验将能力和需求进行比对,确认是否适合和满足要求。需求信息可以从求职招聘网站,猎头等获得。对比后,确认岗位是自己感兴趣,能胜任(或提升后有机会胜任),能够找到有价值感的工作,来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
最后,能够指导客户采取行动并持续提升能力,不断地进行复盘和给予反馈。
其实,很多人的人生最大遗憾是从来没有规划过人生,做出主动的选择,从来都是被动选择,被父母逼着学习,毕业被逼着找工作,上班被老板交给任务,甚至被老板辞退,被迫进入中年危机。。。。没有主动选择,并不是我们不能具备“选择”的能力,而是我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敢做出选择,害怕选错,我们习惯了被家长安排,被老板安排,被命运裹挟,因为这样我们心理上“很轻松”,不用承担选择错误后”自责“的后果(抱怨别人或命运)。但我们要清楚,”不选择“比”选错了“更可怕,因为这意味我们将人生交给了别人,也就永远不会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快尽早的觉醒,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如果我们还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要开始小步尝试,快速迭代自己的认知,并开始勇敢做出选择,明确要什么不要什么,并持续的投入进去,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幸福的人生。
而职业生涯规划师就是一个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认清自己和规划好职业生涯的助己助人者。有时我会控制不住自己去想,如果我能在20岁时觉醒,开始主动规划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自己的每一天,该有多好。但人生没有如果!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第二好的时间是现在!只要开始行动,就不晚。
来源:优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