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一步,用“忻”守护:口服GLP-1RA越早干预,越早获益

B站影视 2025-02-24 18:48 2

摘要: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健康挑战,其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领域,早期筛查与诊断作为关键的起始环节,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患者,避免因无知而错失宝贵的治疗时机。近年来,国内外指南不断更新与完善,对高危人群的筛查策略进行了优化。在治疗方面,创新药物研发为糖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健康挑战,其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领域,早期筛查与诊断作为关键的起始环节,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患者,避免因无知而错失宝贵的治疗时机。近年来,国内外指南不断更新与完善,对高危人群的筛查策略进行了优化。在治疗方面,创新药物研发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问世,不仅打破了肽类物质不能口服的传统认知,更以其强效降糖、改善体重、恢复β细胞功能等多重优势,为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选择。本刊特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冯波教授就糖尿病早期防治等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国际糖尿病》

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至关重要。最新公布的2025 ADA指南和2024 CDS指南,是如何强调早期筛查和诊断的?

冯波教授

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尽管药物不断更新,但达标率仍然较低,究其原因,许多患者缺乏早期筛查和诊断,未能及时知悉患病并接受治疗。早期筛查能帮助及时发现病情并开始治疗,对提升达标率至关重要。对此,国内外指南都做出了明确推荐。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的《ADA糖尿病诊疗标准(2025版)》[1]对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前期均有详细说明,并新增了T1DM的筛查流程。但整体而言,无论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前期患者,首先需要关注高危人群(具有肥胖等风险因素的人群),不论年龄大小都需要筛查。此外,曾患糖尿病前期人群也需定期筛查。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2]也指出,所有高危人群都应筛查糖尿病,若筛查结果正常,每3年复查一次;若处于糖尿病前期,需每年筛查。同时,将筛查年龄从40岁降至35岁,因中国研究显示35岁以上人群筛查成本效益比更高,能有效预测和降低糖尿病风险。鉴于既往许多患者仅关注血糖控制,忽视了并发症演变,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也需定期筛查代谢情况和可能的合并症。对此,CDS指南也有所强调,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国际糖尿病》

在诊断方面,去年3月IDF发表立场声明,首次正式提出负荷后1小时血糖作为高血糖诊断的新标准。您如何评价这一推荐的临床意义?是否会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

冯波教授

2024年3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首次公布将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1小时血糖(1h PG)作为高血糖定值[3],这具有重大意义。既往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空腹血糖(FPG)和OGTT餐后两小时血糖(2h PG)来划分高血糖、血糖正常和糖尿病,而OGTT 1h PG的引入打破了这一传统。原因在于,OGTT 1h PG血糖曲线变化快,且OGTT 1h负荷出现时间较OGTT 2h更早,可更早预测患者未来患糖尿病及并发症风险,有助于早期筛查,避免出现高血糖才被发现。研究也发现,与FPG、OGTT 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OGTT 1h PG在预测糖尿病及相关风险因素或并发症方面可能更有价值。

过去对血糖高但未达糖尿病标准的患者是否干预存在争议,但近年来的循证证据提示,若患者同时存在风险因素,则需要早期干预,以减慢其向糖尿病发展的速度,甚至使患者恢复正常血糖。因此,OGTT 1h PG评估为我们提供了早期干预的有力依据,防止患者血糖升高发展至糖尿病。IDF的这一指导意见虽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但目前还需各国学会在本国人群中进行验证,若适用,相信不久后该项指标也会在国内应用。

《国际糖尿病》

除早期筛查和诊断外,早期治疗也至关重要。对于早期T2DM患者,口服GLP-1RA司美格鲁肽片展现出怎样的应用优势?

冯波教授

GLP-1RA口服制剂的出现是一个跨时代的变革。国内虽然已有GLP-1RA长期使用经验,但过去只能皮下注射,因为肽类物质很容易在消化道被分解失活。如今新上市的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打破了这一限制,为肽类口服制剂的研发带来了新机遇。

司美格鲁肽从注射制剂到口服制剂,仍沿用原来的机制,保证了其强效降糖作用。司美格鲁肽片的上市前临床研究PIONEER系列研究纳入中国在内的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的T2DM患者,涵盖不同病程、既往未用药的新诊断患者以及需要联合用药的患者[4-15]。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片强效降糖,能够显著降低FPG、HbA1c和餐后血糖,同时增加血糖达标时间,提升血糖控制质量。在中国人群研究中发现,其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或单药治疗均表现出良好的降糖效果,达标率高[14,15]。

但需注意的是,对于病程

综上所述,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的出现,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武器,为患者和医生带来更多选择,尤其对血糖的长期平稳控制极具价值。

结语

糖尿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治疗手段的创新是提升患者达标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早期筛查能及时发现患者,避免因不知患病而错失治疗时机,国内外指南均强调高危人群筛查的重要性,并不断优化筛查年龄等标准。在治疗方面,GLP-1RA口服制剂的上市是重大突破,打破了肽类物质不能口服的传统认知,其强效降糖、改善体重、恢复β细胞功能等诸多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在早期使用对患者达标更有利,对长期血糖稳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ADA. Diabetes Care. 2025; 48(Suppl 1): S1-S352.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 网络预发表.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1203-00705

3.Bergman M,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4 Mar; 209: 111589.

4.Aroda VR,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 42(9): 1724-1732. PIONEER 1

5.Rodbard HW,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 42(12): 2272-2281. PIONEER 2

6.Rosenstock J, et al. JAMA. 2019; 321(15): 1466-1480. PIONEER 3

7.Pratley R, et al. Lancet. 2019; 394(10192): 39-50. PIONEER 4

8.Mosenzon O,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7(7): 515-527. PIONEER 5

9.Husain M,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381(9): 841-851. PIONEER 6

10.Pieber TR,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7(7): 528-539. PIONEER 7

11.Zinman B,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 42(12): 2262-2271. PIONEER 8

12.Yamada Y,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0; 8(5): 377-391. PIONEER 9

13.Yabe D,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0; 8(5): 392-406. PIONEER 10

14.Wang W, et al. Diabetologia. 2024 Sep; 67(9): 1783-1799. PIONEER 11

15.Ji L, et al. Diabetologia. 2024 Sep; 67(9): 1800-1816. PIONEER 12

来源:国际糖尿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