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家必备的“神器”,如今却悄悄失宠

B站影视 2025-02-24 18:14 1

摘要:十年前,智能音箱鼻祖——Amazon Echo 横空出世,当时这款产品一举占据了整个音箱市场的销量,根据数据机构统计,2016 年,亚马逊 Echo 卖出了 650 万台,如若放到当时中国 13 亿的人口里面,相当于每 200 人就有一台 Amazon Ech

十年前,智能音箱鼻祖——Amazon Echo 横空出世,当时这款产品一举占据了整个音箱市场的销量,根据数据机构统计,2016 年,亚马逊 Echo 卖出了 650 万台,如若放到当时中国 13 亿的人口里面,相当于每 200 人就有一台 Amazon Echo。

而如今,这个曾被捧为“智能家居 C 位”的智能音箱,却只能待在家里的某个角落,剩下吃灰的份,这是近年来不少消费者与业内人士对智能音箱的印象。

本应成为电子产品的未来之星,然而为什么现在的智能音箱,完全混成了“电子鸡肋”呢?

智能音箱卖不动了

2015 年,智能音箱销售量仅有 1 万台,而到了 2018 年,仅半年销量就已经卖出了 467 万台,规模实现了同比的三倍增长,前后过了不到 5 年,销量规模更是达到了几百倍的增长,这样的热潮足以说明当时智能音箱热潮上升之快。

但智能音箱的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智能音箱的盛况并没能持续太久,同样是不到 5 年时间的 2021 年,智能音箱销量开始下滑。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智能音箱销量只剩 1570 万台,同比暴跌 25.6% ,销量连跌四年,市场规模竟缩水到 2021 年的一半。

然而暴跌的不仅是销量,更有厂商。在智能音箱最火的 2019 年,国内品牌多达上百个,但如今,国内市场却只剩下“三足鼎立”的格局——小米、小度、天猫精灵,这三者包揽了全国 96% 以上的市场份额。

虽然整个市场已经剩下三个玩家,几乎形成垄断地位,但在整体市场都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只有小米以 43% 的份额,成为行业领导者,而百度和天猫精灵,很明显正面临挑战,特别是天猫精灵,虽然曾经创造过日销百万的巅峰成绩,但如今市场份额仅占 19.7% ,在市场竞争上完全没有优势。

从“顶流”到“过气”,智能音箱的坠落速度堪比娱乐圈塌房——昨天还是“万物互联的希望”,今天却成了“吃灰神器”。市场变化如此之快,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智能音箱会突然被抛弃?

消费者抛弃智能音箱

对于智能音箱,曾经用过的消费者可有太多话要说了。

首先是智能不足,这一点是很多消费者对智能音箱的共识。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 AIOT 的接入方式之一,曾被寄予厚望。

但按照目前的语音识别来看,整体的体验都不太友好。半夜自动开启,突然回应“我在”,也有突然放音乐或者突然大喊“蓝牙已连接”的,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对于如梦者来说都只会产生惊吓。

试问谁家音箱半夜突然放音乐不会被突然惊醒,然后满身冷汗?这样的桥段,百分百可以复刻当年的“午夜凶铃”。

其次,作为智能音箱,它的听歌功能更是一言难尽。

绝大部分厂商对它的定位,更多集中在“智能”家居上,而不是“音箱”。这就导致它本身在音质上就很少会有相应的好配置。

而且绝大部分音乐资源也都是要收费,我们要想听点什么,就要有相应的会员,免费的要不就是试听版,更多的是要版权要收费,这样的“万物互联”,对于消费者来说完全没有意义。

例如说天猫精灵,要想在上面听歌,竟然要充两个会员——一个是天猫精灵的超级会员,另一个则是音乐软件的会员。

就算是免费的歌曲,通过智能音箱播放也还要购买天猫精灵会员,这样的双重强制收费,很难说厂商不是在把消费者当韭菜在割。

对于消费者来说,智能音箱早就过了那个用户尝鲜的阶段,而现阶段用户更注重的是产品体验和性价比,但现在的各个方面都在表明,智能音箱市场正面临着被消费者抛弃的境地。

资本不待见智能音箱

而一旦消费者不买账,行业内的厂商就只会更加冷落。

智能音箱曾是被寄予厚望的业务,2018 年和 2020 年,为了抢占这个智能家居的入口,阿里就曾经给智能音箱总共投了 130 个亿,凶猛的价格战曾经将售价压到百元以内,原本卖 500 的产品,100 元亏本卖,为了搭建天猫的 AIOT 生态,阿里可是下了血本。

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自从天猫精灵在2020 年卖出千万以后,智能音箱的盛况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同样的,为了能尽快掌控 AIOT 的关键市场地位,百度和小米也投入过上百亿进入市场拼搏,虽然这些都曾经将整个市场催热,但和阿里一样,面对越来越低迷的市场,三巨头都犹豫了。

犹豫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智能音箱市场的低迷,更在于 AIOT 的整体停滞不前。

AIOT 是业内公认的未来生活之一,而智能音箱曾经作为 AIOT 生态的入口,各大厂商自然抢的头蹦血流。然而来来回回这么多年过去了,AIOT 的发展却依然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而智能音箱似乎也不再是 AIOT 的唯一入口。

所以目前来看,并不仅仅是智能音箱这个产品产品没达标,而是在 AIOT 整体生态未成熟的情况下,智能音箱作为生态入口似乎走的太快了,技术未得到突破,市场依然无法认可。

而且目前无论是手机还是智能屏幕,都可以实现类似智能音箱的功能,而且体验甚至比智能音箱更好,总的来说,智能音箱目前的定位与市场表现确实非常尴尬。

幻想与现实

曾几何时,多少人幻想过家里的各种家居家电都能通过智能音箱控制,无论是查询天气还是网购、出门行程安排,智能音箱都能像个私人助理一样帮忙安排。然而这样的幻想至今仍未实现,美好的万物互联依然处在空中楼阁。

尽管 AI 大模型每年都在快速进化,智能音箱依然有着发展前进的希望。然而在短期之内,仅靠智能音箱单个硬件难以带动生态,不完整的 AIOT 生态仍是用户体验不好的关键,智能音箱的未来,或许我们只能更多地寄托在 AIOT 的发展上了。

来源:科技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