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在工业机器人使用方面已超越德国。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指标。IFR表示,韩国以每万名员工拥有1012台机器人位居世界首位,自2018年以来增长了5%。2023年在机器人密度方面排名第三,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领先于德国和日
(记者 林碧涓)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在工业机器人使用方面已超越德国。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指标。IFR表示,韩国以每万名员工拥有1012台机器人位居世界首位,自2018年以来增长了5%。2023年在机器人密度方面排名第三,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领先于德国和日本。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正在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缩小与海外领先企业的差距。
(图片来源:摄图网)
工业机器人进程加速
在偌大的工厂车间内,机器人有条不紊地搬运箱体、高效分拣物品;精准装配台前,机械手按需抓取配件自动装配……自动感知、自动加工、自动物流等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工厂车间的“无人化”,大幅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
“机器人”一词最早诞生于19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晚于国外,大致分为技术探索期(1970—1990年)、产业萌芽期(1990—2009年)、产业发展期(2009年至今)。经历了30年左右的技术孵化,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由技术探索延伸至产业落地,迎来市场爆发期。
中国是工业机器人全球最大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75 亿美元,在全球机器人产业当中的占比为41%;预计2022—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75 亿美元,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当中的占比为53%;预计2022至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CAGR为15%。由此可见,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CAGR远高于全球。
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我国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国家。《2023-202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深度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元。
工业机器人密度攀升的背后,多方齐发共促发展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的体现,也是中国在全球工业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逐步占据领导地位的标志。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增长的背后,是多方因素驱动的成果。
一方面,市场需求成为推动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以及消费升级压力的日益增大,制造企业以拥抱自动化升级趋势,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另一方面,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注入了 “强心剂”。作为我国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支撑,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近年来,为加快制造强国步伐,我国发布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工业机器人发展。《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意见的提出,进一步拓展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同时,为激发企业研发热情,广东、山东等多地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机器人产业的研发和创新;通过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成本,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此外,本土品牌的崛起,进一步增强了工业机器人市场活力。中国工业基础深厚,老牌企业在小型机器人领域已经做出成绩,并向中大型机器人领域渗透,与此同时,新兴企业的加入进一步扩大了本土机器人市场,产业良性竞争不断推动国产机器人技术的迭代升级。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中,专利总量达到25000多件,有效专利8000多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表现较为突出,专利总量达到13800余件,有效专利达到了7200件左右。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全球视野下的机遇与挑战
虽然中国在机器人密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韩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需要承认的是,虽然中国是工业机器人的全球最大市场,但国产厂商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仍以国际品牌为主。”中科光电创始人、董事长吴易明表示。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日渐壮大,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逐渐增强,但总体仍不足,表现为技术水平偏低、风险点偏多。在关键零部件方面,国产关键零部件性能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大,高端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风险。此外,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指ABB、发那科、库卡和安川电机)在产业链上基本已打通,控制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四成左右份额,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仍然任重路远。
这要求中国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品性能稳定等方面继续努力,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国产化替代。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配合进行资本并购相应标的等,加快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和本体的关键技术。
产业还需进一步挖掘需求潜力,拓展创新应用场景。纵观我国当前工业机器人产业,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下游,而需求量大、利润可观的中上游环节,暂时处于追赶的位置,占比上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与此同时,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作为其载体的人形机器人的迭代和落地。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非常广泛。
总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发展大潮,只有不断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来源:通信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