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C、D篇总丢分?3招教你秒懂说明文结构,正确飙升!

B站影视 2025-02-24 23:51 1

摘要:每次学生做到英语阅读的C/D篇,是不是总抱怨文章又长又绕,信息量大到爆炸?明明单词都认识,可就是抓不住重点,做题全靠蒙?

每次学生做到英语阅读的C/D篇,是不是总抱怨文章又长又绕,信息量大到爆炸?明明单词都认识,可就是抓不住重点,做题全靠蒙?

在高考的英语考试中,C篇和D篇阅读理解是许多学生的“重灾区”。这些语篇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到大量的学术性、专业性信息,阅读要求也更高。那么,如何才能帮助高中生提高这部分的阅读理解能力,顺利通过高考的这道难关呢?

别慌!

答案在于——掌握说明文的结构,培养结构化的阅读思维。今天就来3招“结构化阅读法”,拆解说明文的“骨架”,快速抓重点,正确率直接翻倍!

为什么要学结构?高考命题的“潜规则”

高考C/D篇阅读语篇多为说明文。说明文作为一种常见的非虚构类文本,通常会按照一定的结构来组织内容。这些结构元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核心信息,也能够让学生在考试时更加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重点。看似复杂,实则暗藏五大固定“模式”:

命题人最喜欢在这类文章中设置“结构陷阱”,比如:把因果关系藏在长难句里,把对比点分散在段落中

掌握结构=看透命题思路=答案自动浮现!

5大结构+信号词全解析(附真题案例)

1️⃣ 描述结构(Description)—— “是什么?”,即:对某一事物进行详细的描述。例如,某个自然现象或者技术原理

信号词雷达:for example, such as, characteristics, features

真题案例:

"The Amazon rainforest is the largest rainforest in the world. It is home to a variety of wildlife, including jaguars, sloths, and toucans. The rainforest is also known for its vast biodiversity, which makes i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cosystems on Earth."
教学活动:
教师展示描述结构的图示,学生

拆解:信号词: "is home to"、"including"、"such as"提示典型的描述型结构,识别出描述的对象(亚马逊雨林)及其特点(多样的野生动植物、重要的生态系统等)。

2️⃣ 顺序结构(Sequence)—— “怎么做?”,顺序结构按照时间或步骤的顺序组织信息,适合描述事件的发生或过程。

信号词雷达:first, then, finally, stages, process

真题案例:

"To conduct the experiment, first prepare three test tubes. Next, add 5ml of solution to each..."

拆解:步骤词锁定实验流程,题目必考步骤排序!

3️⃣ 对比结构(Compare/Contrast)—— “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似与不同来进行分析。

信号词雷达:however, on the contrary, similarly, differ from, while,

真题案例:

"While solar energy is renewable, fossil fuels are finite resources; in contrast, nuclear power requires complex safety measures."

拆解:对比点常成“双胞胎题”,比如细节判断题必考差异点!

4️⃣ 因果结构(Cause/Effect)—— “为什么?”,常用于解释某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结果。

信号词雷达:because, lead to, result in, consequently, contribute to, thus, purpose, hence, as a result,

真题案例:

"Due to overfishing, many marine species face extinction, which ultimately disrupts the ocean's food chain."

拆解:因果链是高频考点!特别注意“间接原因”(比如which从句)

"Deforestation is a major cause of climate change. As trees are cut down, carbon dioxide is released into the atmosphere, contributing to the greenhouse effect."

拆解:信号词: "cause"、"as"、"contributing to",通过因果图表明确标出“原因”(砍伐森林)和“结果”(气候变化)。

5️⃣ 问题解决结构(Problem/Solution)—— “怎么办?”,文章开头常先提出一个问题,或与普遍认知不同的现象,然后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信号词雷达:challenge, issue, approach, strategy,

真题案例:

"The lack of freshwater in arid regions has prompted scientists to develop innovative desalination technologies."

拆解:问题句(lack of...)和解决方案(develop...)常成“配对题”

3步训练法,从零到精通

✅ 第一步:信号词猎人游戏

教师可以选取一篇说明文,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结构类型,并提取文章中的信号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如何判断文本结构,理解文章的脉络。

介绍五种常见的说明文结构,通过实例来展示每种结构的特点,并帮助学生识别各个结构的信号词。

学生可每天精读1篇高考真题,用荧光笔标记所有信号词,并归类到5大结构。坚持1周,会发现自己能“预判”文章走向!

✅ 第二步:骨架拆解术

使用用万能结构图拆解文章,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可视化文章的主旨、主要观点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

因果结构→画“箭头链条图”

对比结构→画“双气泡图”

问题解决→画“问题树”

✅ 第三步:命题人视角刷题

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并使用所学的结构化方法分析文章内容。学生可以逐步写出自己的摘要或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结构化的总结。

这种训练可以从简单的段落开始,逐步过渡到整篇文章的分析。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能够在高考中更加熟练地应对C篇和D篇的阅读理解,快速识别文章结构,并有效地解答问题。

每读完一篇文章,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以下问题来建立命题人视角:

这篇文章用了什么结构?

出题点集中在哪个部分?

如果我是命题人,会在哪里挖坑?

实战演练

原文:

"Global warming has accelerated polar ice melting, leading to rising sea levels. To address this, scientists propose cloud brightening—a technique that involves spraying seawater droplets into clouds to reflect sunlight."

结构分析:

因果结构(has accelerated...leading to)

问题解决结构(To address this...propose)

描述结构(that involves...解释技术细节)

命题人视角命题预测:

• 细节题:云增亮技术的原理?

• 推断题:为什么要解决极地冰融化?

• 主旨题:文章主要讨论什么?

总结:说明文阅读的核心不是“翻译”,而是“结构狩猎”!

高考C/D篇阅读理解的难度,往往来自于文本结构的复杂性和信息量的庞大。此类语篇教学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通过结构化思维来解读文章,而不是单纯依赖对文本的逐字逐句翻译。只有当学生掌握了这种高效的阅读方法,他们才能在高考中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说明文,稳步提高成绩!

来源:高考好提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