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DeepSeek今年以来正成为现象级热点。作为智能应用终端较多的家电行业,已经有不少大家电企业官宣接入。在厨电板块,作为行业龙头的老板和方太,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DeepSeek今年以来正成为现象级热点。作为智能应用终端较多的家电行业,已经有不少大家电企业官宣接入。在厨电板块,作为行业龙头的老板和方太,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2月19日,老板电器对外官宣已经接入DeepSeek深度思考模型,并已启动内测。目前,已经完成私有化部署,与自研AI烹饪“食神”大模型实现深度融合,加速AI烹饪场景应用的大规模落地。
同日,方太集团相关技术负责人也明确对本网表示,方太也已经积极落地接入计划。作为拥有“全球首个AI健康烹饪系统”——Healthy CookingGPT膳食大模型的方太,也希望通过DeepSeek的接入,为其高端全场景厨电战略助力。
那么问题来了,老板、方太接入DeepSeek,因其本身就有自研大模型,可借助DeepSeek的深度思考能力再进一步。对更多的厨电而言,这一波DeepSeek的风潮,到底是跟还是不跟?
看看DeepSeek自己怎么说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交给DeepSeek来回答。给DeepSeek的第一个问题比较宽泛,“厨电行业有必要接入DeepSeek吗”?
DeepSeek分别从必要性、适应场景和潜在价值上给出了答案。答案给的也较为详尽,总结起来就是,接入DeepSeek,在增强产品智能功能、推动服务升级、提升用户体验、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和运营效率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助力作用。
DeepSeek尤其强调了适应厨电的场景:
答案中比较有趣的一条理由是,“如果竞争对手已经采用了类似技术,接入深度求索可能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举措”(如下图)。同时,答案也客观指出,对一些数字化水平本身较低的企业而言,是否选择接入,应该慎重对待(如下图):
最后,DeepSeek也算是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对企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对智能化要求不高、本身数字化基础较弱的企业,不必接入:
看看厨电企业怎么说?
行业中的方太、老板,已经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不再赘述。在笔者的朋友圈,更多的厨电业内人士展示了对DeepSeek的浓厚兴趣。不少企业甚至在官方微信号上,用自己与DeepSeek的对话。但不论是实质性的举动,还是追热点式的玩法,企业对DeepSeek的热情度明显较高。
实际上,付诸行动和追热点式的玩法,根本区别在于企业各自的智能化基础以及预算情况。企业如部署满血版DeepSeek模型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这其中,企业级部署需承担GPU(图形处理器)费用、国产替代芯片费用并考虑到多用户并发的压力,“预计要有400-500万元的硬件投入”(知乎高分答案,笔者注)。而接入DeepSeek之后,“模型的微调、专业团队的适配,都是一笔不小开支。没有足够的投喂和训练,即便接入DeepSeek,也难以发挥效力”,浙江一位厨电企业品牌经理说道,“目前还是凑热闹的心态比较多”。
看看智能厨电未来前景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智能家电正式迈入市场启动期,一大批智能硬件脱颖而出。2018年,迈入高速发展期。不少家电企业的智能家居平台、智能服务平台搭建完成从而实现了单品智能向家电互联互通的跨越,产业链逐步完备。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2023年国内智能家电市场规模达3967亿元,2024年保守统计超过4200亿元。而2024年,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家电零售额约9000亿元。两相对比,智能家电的占比已经接近一半。
抛开单品价值不论,厨电板块是家居场景中最多电器的提供者,也是近年来“厨房中心”代替“客厅中心”话题的策动者,理应更为积极地面对这场AI大潮。须知道,这次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卷地而来,其作用并非仅仅体现在加强家电单品的互联互通、人机对话等基础层面。如运用得当,这场赋能可以深入到企业运营每个环节。
一个巧合的事实是,2018春节期间,抖音突然爆火,日活人数由3000万到7000万的暴增。这一次同是春节期间,DeepSeek由1月20号发布到2月1日,日活用户突破3000万仅用11天,全球用户破亿,仅用18天。前者的爆红曾改写了家电行业当时刚刚迭代的渠道格局,而如今DeepSeek掀起的大模型热(包括豆包、kimi等),其解构能力和建设能力显然有目共睹。
如同DeepSeek给出的回答,笔者也更无意贩卖焦虑:是否需要深度接入DeepSeek,各个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根据自身情况。同时,我们的用户是否会在厨房的场景下依赖DeepSeek等智能功能也有待时日。
但是积极拥抱AI浪潮、善于使用AI工具,是任何厨电企业都应该要迈出的步伐,因为谁都能体会到这种趋势的势不可挡。当然,如果志在硬件提供商或未来的代工厂,则另当别论。
来源:艾肯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