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交易”现象悄然流行?高龄艾滋病逐年增加,问题出在哪里

B站影视 2025-02-24 21:57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田医生科普Talk

编辑 | 田医生科普Talk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大爷大妈的“晚年生活”,你真的了解吗?

你以为老年人退休后就是广场舞、养花钓鱼、跳跳健身操?现实可能比你想象的“刺激”得多!近几年,老年群体的“性交易”现象正在悄然增加,而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比例逐年上升!

别不信!据《中国艾滋病防治报告》统计,近年来50岁以上老年人的艾滋病感染率增长显著,甚至占到新发现病例的30%以上!这可不是小事,咱们得好好聊聊。

很多人以为艾滋病是年轻人的“专属问题”,但事实打脸了。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就俩字——忽视!

防护意识差。很多老年人觉得“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得啥病?”结果呢?安全措施不做,风险全往身上揽!

医疗检查少。年轻人身体不舒服还知道去体检,但很多老人觉得“老毛病了,忍忍就过去了”,疾病发现得晚,治疗也晚,甚至可能已经传染给了别人!

还有一点,很多老年人对艾滋病知识了解少得可怜。你问他们艾滋病怎么传播?可能一半人会信“蚊子叮咬”“握手会被传染”这种谣言,但真正的高危行为,他们却毫无防备!

这事儿说起来,还得从“生理+心理”两方面聊。

生理需求没消失! 别以为年龄大了就没需求了,性欲这玩意儿,和退休金一样,该来的时候还是会来!

但问题来了,很多老人丧偶、离异,或者夫妻间失去激情,怎么办?有些人选择再婚,但有些人就开始“寻找刺激”,而“性交易”就成了一种途径。

还有心理上的孤独。 许多老年人子女忙于工作,自己又缺少社交,孤独感让他们渴望亲密关系。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提供“陪伴+性服务”,他们很容易接受。

再加上,一些不良商家推波助澜。 你可能听说过“老年保健品骗局”,但你知道吗?有些“养生会所”打着“按摩理疗”的旗号,实际上提供的服务可不止是按摩……

你以为老年人就“有心无力”了?别小看现代医学,蓝色小药丸(某些用于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一吃,照样“生龙活虎”!

问题是,很多老年人吃这些药,但安全措施却一点都不做! 有些人觉得“年纪大了不会怀孕”,于是根本不考虑使用安全套,结果呢?艾滋病、梅毒、淋病……全都找上门!

还有的人,年纪大了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再吃这些药,万一血压飙升,直接送进ICU,岂不是“最后一战”?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让老年人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呢?

科普要跟上! 很多老年人对艾滋病的了解,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子女和社区要多做健康教育,让他们知道艾滋病怎么传播,怎么预防,别让无知害了自己!

安全措施不能少! 无论年龄多大,安全性行为都是必须的! 使用安全套是最基础的防护措施,别觉得“老夫老妻”就能大意,该做的防护一步都不能省!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老年人本身免疫力就比年轻人低,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情可能进展更快。定期体检不仅能早发现,还能尽早控制病情,避免传播给他人。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很多老年人沉浸在孤独之中,才会去寻找“另类寄托”。子女多陪陪,社区多组织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圈,比啥都重要!

老年人感染艾滋病,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现实!

年轻人要多关心家里的老人,别让他们因为无知而陷入危险。老年人自己也得提高警惕,科学面对生理需求,理智选择生活方式!

健康这件事,不管20岁还是80岁,都得认真对待!

《中国艾滋病防治报告》,国家疾控中心,2024年

《老年人性健康调查报告》,中国老龄研究中心,2023年

《WHO全球艾滋病防治指南》,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

来源:田医生科普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