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21日,在2025年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2025 GDC),模速空间发布新定位——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孵化器。从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到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孵化器,模速空间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这背后,有一支专业的年轻团队在默默努力,是他们助推模速空间跑出了“
2月21日,在2025年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2025 GDC),模速空间发布新定位——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孵化器。从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到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孵化器,模速空间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这背后,有一支专业的年轻团队在默默努力,是他们助推模速空间跑出了“加速度”。
打响新定位 专场活动燃爆2025 GDC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模速空间专场活动赢得了整个行业、开发者、科技爱好者、KOL达人的聚焦与关注。模速空间专场在穹顶艺术中心的线下体验活动吸引了超万人参与;在线上,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官方媒体报道等收获了千万级曝光量。
这背后,是模速空间全体团队的全情付出。为了打响这个新定位,推动模速空间迈入全球化竞合舞台,深化上海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在接到活动任务后,模塑空间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全力推进策划、活动、宣传、招商等工作。此次活动规模大、内容丰富,需要协调的资源和环节众多,团队成员加班加点、高效协作,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多重困难,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圆满完成此次活动。
38个昼夜 把“施工图”变成“实景画”
敢打硬仗,是这个团队的特色,从模速空间成立之初,就已经初露锋芒。
2023年9月,模速空间在徐汇滨江横空出世。而当决定在徐汇滨江的龙台路上设立时,近一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还是毛坯,初始运营团队也人数寥寥。带着使命聚集在一起的这个团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团队工作到凌晨是常态,以“最快速度、最高标准、最优功能”,攻坚全国首个、上海唯一的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模速空间的建设和运营,只用了38个昼夜,就把“施工图”变成了“实景画”,让企业可拎包入住,在人工智能新赛道跑出了大模型产业集群的“加速度”。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的聚集高地,企业招引尤为重要。团队在筹备模速空间载体建设的同时,同步快速组建招商专班,通过多地联动,在100天内招引了50余家创业团队快速聚集。揭牌一年多来,已集聚百余家大模型创新企业。以模速空间为范本,撬动西岸大模型科创街区160万平方米载体产业升级,打造产业发展“核爆点”。2024年10月,以模速空间为核心,产业生态集聚区升级“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先导区”,截至2024年底,区域已有255家大模型企业、34个备案大模型、100余家投资机构成功落地,进一步推动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以专班式服务 助推企业快速成长
如何助推入驻企业发展壮大?模速空间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的初心,搭建算力调度、开放数据、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综合服务一体化的五大功能平台,以专班式管家服务,针对性地解决大模型初创企业成长发展中的系列难点、痛点,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月21日,全国首个算力生态平台“模速空间算力生态超市”正式揭晓,作为建设方和运营方的无问芯穹正是首批入驻模速空间的大模型企业。在这里,无问芯穹从刚开始7个人的公司,成长为行业独角兽。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模速空间,我们不仅得到了‘拎包入驻’般的便利与服务,更获得了大模型产业集群协力发展的资源优势,为我们在人才团队建设、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以及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注入了‘加速度’,让无问芯穹得以稳步快速地成长。”
发展至今,模速空间逐步组建起26人专业运营团队,35岁以下青年20人,服务于社区百余家创新企业,已获上海市级高质量孵化器、上海五一劳动奖状、人工智能领域首个“上海品牌”等荣誉肯定。
据悉,模速空间目前已推出6万平方米载体,5期同步建设中,未来将加快建成1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今年底,大模型企业数量预计可达600家。这个定位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在规模、内涵、整个生态系统建设和生态活力上又有了新追求。
记者:王永娟
编辑:宁平英
校对:孙清渠
来源:上海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