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新、技术赋能 青岛新闻网绘就亚冬会精彩 融媒创新传递青岛声音

B站影视 2025-02-24 19:46 1

摘要: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于2月7日在哈尔滨盛大开幕。这场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的冰雪盛会,不仅是我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生动展现,有力彰显了文化自信,更成为检验媒体融合传播能力的“试金石”。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徐乐园 刘文超 张力伟 宁婧 韩如意

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于2月7日在哈尔滨盛大开幕。这场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的冰雪盛会,不仅是我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生动展现,有力彰显了文化自信,更成为检验媒体融合传播能力的“试金石”。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组建报道团队前往哈尔滨采访的官方媒体,青岛新闻网派遣徐乐园、刘文超、张力伟、宁婧、韩如意5名记者组成前方报道团队。以“短视频+直播”为核心抓手,依托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立足全媒体矩阵,秉持“内容创新、技术赋能、跨界联动”的核心策略,积极开展报道工作。其间,制作短视频20余条,定制视频6条,全网播放量超100万次,相关话题登上同城热搜第二位。其中单条视频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50万次,在传播力、影响力、创新性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为亚冬会注入了青岛媒体人的智慧与活力。

创新内容形式 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 实现破圈传播

青岛新闻网紧扣新媒体传播规律,以“短、平、快”的优质内容成功抢占用户注意力。通过精心策划“冰雪运动+家乡美食”“城市联动+人文特色”等差异化选题,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前方报道团队与后方支援团队紧密协作、高效配合,运用多维度传播策略,实现了亚冬会报道的广泛覆盖与深度渗透。

亚冬会开幕式当晚,前方报道团队兵分两路,同步开展工作。一路记者深入开幕式现场,近距离见证亚冬会开幕式的精彩时刻,及时传回第一手视频素材。另一路记者则在场馆外搭建直播机位,尽管面临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严寒天气、核心区域道路封控以及安保管理严格等重重困难,但记者们还是顺利完成了140分钟的直播。在与青岛第二演播室实现实时联动的同时,还意外偶遇亚冬会组委会委员和印尼代表团工作人员。记者们抓住机会,热情邀请对方品尝白花蛇草水和崂山可乐,积极推介家乡美食,成功制作出短视频《亚冬会组委会委员在哈尔滨偶遇青岛“特产”白花蛇草水“有点甜”“很好我喜欢”“我想去青岛嘎嘎地”》《国际友人在亚冬会偶遇青岛特产崂山可乐出圈美得冒泡泡》,视频内容新颖有趣,得到了各方一致认可,“亚冬会组委会委员品尝崂山白花蛇草水”词条更是登上微博同城榜热搜第二位。

抵达哈尔滨第三天,报道团队在中央大街进行了160分钟的直播活动。通过口播、问答以及“神水”PK等形式,全方位推介青岛的城市魅力和家乡美食(青食钙奶饼干、崂山可乐、崂山白花蛇草水等),并诚挚发出青岛邀约。直播现场反响热烈,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围观,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后方团队积极跟进,精心制作了《我很喜欢青岛这个城市地好景好人也好!听黑龙江小哥亚冬会场外花式夸青岛》《现场听起“哇”声一片!亚冬会场外当清澈的大学生遇到青岛的崂山白花蛇草水纷纷感叹好喝!现场干杯!》等多条直播切片,进一步扩大了传播效果,得到了客户认可,并希望增加直播场次。此外,与哈尔滨当地饮料安格斯的PK环节也获得了品牌认可,当地负责人表示希望加强合作,与崂山白花蛇草水继续打造“CP”组合。

两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3万,成功实现了“破圈传播”与“城市形象输出”的双赢局面,为重大赛事报道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青岛方案”。

以人文视角为切入点 提升亚冬会报道国际影响力

青岛新闻网以“故事化表达、国际化视角、在地化联结”为切入点,深度挖掘亚冬会报道的人文价值,有效提升了报道的国际影响力。

2月8日,在iQingdao的Facebook、Twitter平台以及Eden.Xu的Facebook上,同步发布了一则题为“iQingDao Reporter Takes You to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Asian Winter Games”的开幕式vlog视频。该视频以记者的第一视角,巧妙结合现场观众与嘉宾的互动场景,生动展现了哈尔滨在寒冷冬日中绽放的绝美风光、亚冬会现场温馨感人的瞬间、跨越国界的深厚友谊、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场馆设施以及新颖独特的点亮仪式。这些精彩内容不仅充分彰显了科技与冰雪、艺术与情感的完美融合,更深深触动了全球观众的心弦。

该视频一经发布,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热烈反响。仅在iQingdao与Eden.Xu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就获得了超过50万次的浏览量和超过1万次的互动量。网友们纷纷点赞、评论和分享,表达了对亚冬会开幕式精彩瞬间的赞赏和感慨。

此外,该视频还受到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转发。巴基斯daily CPEC官网、美通社等知名媒体平台纷纷转载,进一步扩大了视频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同时,亚冬会主裁判Florian、加勒比地区太阳网首席记者Gail、格林纳达一等秘书长西娅等国际知名人士也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账号转发了该视频,进一步提升了视频的曝光度和认知度。据统计,视频的总点击量已超过100万次,互动量也超过了1万次。

聚焦青岛力量 深挖赛事背后故事 展现城市文化魅力

青岛新闻网聚焦亚冬会中的“青岛力量”,深入挖掘赛事背后的故事。青岛短道速滑运动员公俐在亚冬会赛场上表现出色,以“一金一银”的优异成绩,成为赛场上最耀眼的“青岛力量”。在女子1500米决赛中,她顶住巨大压力,成功摘得银牌,实现了山东运动员亚冬会奖牌“零的突破”。而在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公俐迎来了真正的高光时刻:面对韩国队的强势压制,她在最后一圈弯道处外道加速,以“生吃对手”的震撼动作完成反超,助力中国队夺冠,为青岛斩获亚冬会历史首金。赛后,青岛新闻网记者对其进行了独家采访,制作了短视频《青岛新闻网独家专访“就那一下子”青岛姑娘公俐的亚冬会夺冠瞬间》《独家!亚冬会斩获1金1银青岛选手公俐谈冬奥会目标:“单项冲奖牌!接力冲金!”》。公俐接受采访时的金句“就那一下子”,也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引发热议。

青岛选手李文龙在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同样表现出色,展现出了出色的协作能力,最终以一枚铜牌为山东代表团再添荣光。他的稳定发挥与强烈的团队意识,得到了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张晶的高度评价,被赞誉为“新生代选手的标杆”。记者在赛后第一时间联系到李文龙,采访到了运动员赛后最真实的感受和心声。

此外,青岛新闻网提前筹备,独家对话短道速滑国家队器械教练潘洪峰。作为一名来自青岛的“磨刀师”,潘洪峰为观众揭秘了冰刀打磨的毫米级精度要求,以及极寒环境下器材维护所面临的挑战,让观众深刻看到了金牌背后“毫厘之争”的科技力量。

同时,青岛新闻网还推出了文旅专题策划《因雪结缘跨越山海青岛新闻网情人节策划青岛和哈尔滨这对cp磕到了》,通过巧妙对比两地特色文化符号,深入诠释了“好客山东”与“冰雪黑龙江”的精神内核。

前方报道团队进行精心谋划,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严寒环境中,将服、化、道提升到最高等级。拍摄团队在中央大街进行了四个多小时的外景拍摄,将青食钙奶饼干、崂山可乐、崂山白花蛇草水等独具青岛特色的特产,与哈尔滨当地特产巧妙结合,推出了《青岛公主打卡哈尔滨钙奶饼干不语,只是一味地“夹心”》《青岛记者变身家乡推介官邀请各地媒体朋友品尝青岛神水》《怕不是来了个假哈尔滨青岛神水居然随处可见》《你的亚冬会能量加油站钙奶饼干邂逅哈尔滨特产居然可以这么好吃》《当亚冬会遇上青岛味道青岛新闻网记者私房好物开箱跨越山海为尔滨带去家的味道》等一系列精彩产品。这些尝试是青岛新闻网对于传播形势的勇敢探索,也让其在当今媒体传播环境中拥有了十足的底气和信心。

青岛新闻网亚冬会报道的成功,源于对“用户思维”的精准把握与“在地化叙事”的深度开掘。从一块饼干、一瓶白花蛇草水的“小切口”入手,巧妙与亚冬会主题相结合,形成了百万级播放量的“大传播”。团队以创新技术为翅膀、以城市文化为灵魂,不仅让青岛元素在冰雪盛会中闪耀光芒,更为中国式融媒创新提供了生动鲜活、极具借鉴意义的样本。未来,青岛新闻网将继续深耕“技术+内容+情感”三位一体战略,让每一次重大事件报道,都成为媒体品牌跃升的宝贵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

来源:青岛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