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一上学期属于freshman的入学体验,化学专业的硬菜从大一下才正式开始,同时同学们也会面临一定的人生选择。老师们从过去的经历告诉大家,花园的出路有总体三种:出国读研、国内保研考研、直接工作,其实还有第四种就是大一下申请转专业。
大一上学期属于freshman的入学体验,化学专业的硬菜从大一下才正式开始,同时同学们也会面临一定的人生选择。老师们从过去的经历告诉大家,花园的出路有总体三种:出国读研、国内保研考研、直接工作,其实还有第四种就是大一下申请转专业。
一、 客观来讲泛化学化工行业的在我国的整体出路并不好。
原因如下:一是咱们国家并不是泛化学工业(包括化学制药、新材料、超纯气体、半导体用超纯材料、精细化工、催化剂材料、高端化妆品工业、甚至某些炼化产品比如己二腈)强国。这些高附加值产品技术主要掌握在美英法德意日瑞士等国手中。没办法都怪老祖宗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导性产业,德国美国是引领化学工业的国家,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参见《工业化史》一书(联邦德国学者吕贝尔特1972年德文首版,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版)。咱们国家与这些西方国家相比存在10-20年代差(化学制药工业至少30年代差),而且这个行业已经形成技术壁垒专利壁垒,短时间追赶可以,全面超越几乎不可能。比如德国的几家老牌化工企业拜耳巴斯夫美国的杜邦辉瑞英国的帝国化学都有上百年甚至150年的历史,这些企业经历了二战和历次经济危机和大萧条,已经垄断了全球市场。
我国的大部分化工企业招聘需求是操作工或者市场销售人员,对研发人员基本没什么需求(像万华还有一些做新药研发的有比较多化学研发需求的企业还是太少了),这一点大家可以多刷一刷招聘网站或者学校的招聘网即可知晓。
花园整体的氛围还是鼓励大家从事学术研究,但现在已经不是1950-1990那个人才稀缺的年代了,随着高校扩招,但学术岗位增加得并不多,学术圈已经饱和了。很多地方性的化工研究所研究院和企业的研究院,已经整体改制成为自负盈亏的科技型企业了,这些单位以盈利和短平快的研发(好听一点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人话讲就是山寨+拼凑)为主,很难做长期的基础性长的研发了。听到这里是不是很悲催,没法办法再一次吐槽老祖宗点错科技树和批判腐朽没落反动的大清帝国拒绝全面改革维新。花园老师们的学术成长经历很难简单复制了,他们的很多职业经历已经严重过时了。
二、化工化学行业整体的技术迭代非常慢,个人价值体现不大总体待遇水平不高,还特别辛苦甚至有一定生命危险。
我们还是来翻看1985版《化学工业发展简史》这本小书,简述了很多趣闻轶事。比如化学工业的鼻祖可以算是法国人吕布兰法制碱(1787年),之后许多化学工业产品硫酸、漂白粉等都是围绕该法开展起来的,这些化工产品的目的就是用于纺织工业(这一时期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支柱产业就是纺织产业,化学工业本质就是给纺织工业配套的)。吕布兰虽然为法国生产了很多各类产品,但未能受到当时资产阶级政府的重视,晚年凄惨穷困潦倒流落进入救济院,最后1806年死于自杀。直到1886年法国政府才树立铜像纪念他。墙里开花墙外香,英国是第一个大规模推广吕法制碱的国家,前后延续了一百年左右。比利时人索维尔于1861年取得索维尔制碱法专利,索维尔兄弟倾尽全部家财于1865年投资兴建索法制碱厂并取得成功。但是因为索法原料之一的氨价格昂贵,吕法并没有马上退出历史舞台,直到1915年德国人哈伯发明合成氨工艺后,吕法才被彻底淘汰。1938年我国著名化学工业专家侯德榜研究并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一举打败索法,并出版了《制碱工学》一书。
最近看中国化工报,在部分天然碱资源丰富的国家比如美国,1980年代开始逐渐研发天然碱生产技术,并于1990年代中后期完全替代联合制碱技术,在美国的化学制碱工艺完全退出。可喜的是在我国也发现了储量客观的天然碱资源,未来,相信天然碱加工技术将是我国制碱工业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技术。
总结一下,前后两百多年,制碱工业也仅仅发展出四种主要的生产技术,迭代非常缓慢,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机遇远超过个人努力,而且,投资化工厂的资金需求非常高,已经不是个人或几个人而为之,投资风险也非常高。其它的钢铁、制药、建材等发展莫不如此。
三、建议大家博览群书拓展知识面做好个人选择。
这里再一次提到学习科学史技术史产业史的重要性,可以极大地提升个人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格局。严重推荐吴国盛老师和吴军老师的书《科学的历程》《全球科技通史》。当然如果去二手书网站很多80年代的老书也是不错的:《化学工业发展简史》、吕贝尔特的《工业化史》、郭保章《化学史简明教程》、还有英国学者]T.S.阿什顿《工业革命(1760-1830)》,法国学者保尔·芒图(Paul Mantoux)《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系列)。为了反思下我们的老祖宗同一时期在干了些啥,金观涛先生的《兴盛与危机》《开放中的变迁》也可以对照看。碰巧有趣的是金老师也是
第四、基础课还是要学好保证不挂科。
不同的同学对于基础课的要求可能不同,出国和保研的同学要尽量把基础课学分刷的高一些。对于转系的同学可能要求低些,但也要满足转系的最低要求,提早研究下政策。考研或者准备就业的同学保证70-80分就行,尽量少花时间,把时间用在二学位考研辅导班或者外语学习考证上面,但也不要60分万岁的思想,做事要是要留有余地。数学课推荐几本不错的书:张筑生《数学分析新讲》、《数学分析基础
浅导》、普林斯顿数学三剑客、埃利斯Ellis《微积分》(1990年代江苏科技出版社中译本,比较少,可以看英文版)反正把向量分析、微分方程、傅里叶分析、实数理论集合理论的基础知识弥补一下。
计算概论方面可以学爬虫、matlab这些工具的使用。有机化学课程的邢大本(现在更新为裴巨大)是制定教材,这本书内容过于全面,可能对于初学者不友好。可以看看牛津出版社Claydend的有机化学或者南开大学王积涛张保申教授的《有机化学》比较适合入门,然后再来学习大本巨本。
第五,实验课做好防护戴好防护眼镜(推荐3M)和防护手套(类似医用的那种一次性的,贴合紧密)
祝同学们学习顺利,打好基础。
来源:科勒厨房电器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