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被困病房17年,家庭伤痕难愈,谁该为社会性死亡买单

B站影视 2025-02-24 16:28 2

摘要:201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规定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精神病”的概率。然而,十二年过去,非自愿住院患者的出院问题依旧是难以解开的困境。

“是因为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吗?我没有,我只是得了精神病。”唐阳的这句话,道出了无数精神障碍患者的无奈与痛苦。

当年的门诊病例

201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规定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精神病”的概率。然而,十二年过去,非自愿住院患者的出院问题依旧是难以解开的困境。

唐阳曾经住所附近的老房子,他自己的房子已拆迁,只有老邻居对他有点印象

唐阳,在重庆的一家精神病院(A 院)度过了 17 个除夕。2008 年 4 月 30 日,父母以拜访亲戚为由,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他骗到 A 院强制住院。入院 4 个月后,他就已符合出院标准,但家人至今未接他出院。多年来,唐阳多次尝试与家属、院方、社区沟通,均没有结果。

唐阳小时候的日记

唐阳曾经也是一个阳光、勇敢、勤奋好学的男孩。他出身于高知家庭,父母均毕业于四川大学,父亲在军区工作,母亲是大学老师。唐阳从小爱读书、看报,关心时事,还喜欢和同学下棋、游泳、打乒乓球。初中三年,他是班长,成绩始终年级第一,数理化竞赛也经常获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成都七中。

唐阳小时候的日记

然而,成都七中汇聚了全省的尖子生,激烈的竞争给唐阳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高三备考时,他的状态急转直下,变得邋遢,还经常与家人发生矛盾。父母请专家诊断,他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单纯型,这种类型较为少见,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且需终生服药,愈后较差。

唐阳高中时候,老师在他本子上的留言

起初,父母隐瞒病情,骗唐阳吃药。高考前,母亲带他去针灸治疗,他才得知自己患病。高考时,唐阳虽然超过二本线 3 分,考上了杭州的一所二本院校,但大学期间,他贪玩且未坚持服药,病情愈发严重。

大学期间和毕业后,唐阳的行为愈发失控。他与父母冲突不断,对母亲大打出手,还伤害过父亲。父亲曾多次带他四处求医,但唐阳的暴力行为让父亲心寒。2008 年,在巨大的精神负担和未知的恐惧下,父母将他骗进 A 院。

唐阳在精神病院应父亲的要求写的检讨书

在 A 院的 17 年里,唐阳渴望自由。他交了很多朋友,病友们都认可他的谈吐和知识。但医院的生活让他窒息,白炽灯 24 小时常亮,医护人员管理模式不合理,打架斗殴时有发生。住 A 院四个月后,医生就告知他已符合出院标准,可他给父母写信、联系父亲,通过各种人劝说父母,都没有得到回应。亲戚们害怕惹怒唐明德,也不愿插手。

唐阳的日记,字里行间对于精神病的恐惧

医院方面,唐阳曾经的主治医生陈鸣表示,他早已“临床治愈”。医院也希望他能出院,因为占床影响新患者收治,但医院认为这是家庭矛盾,不便过多参与。按照“谁送来,谁接走”的潜规则,唐阳无法自行签字出院。他曾以“非法拘禁”报警,民警也未插手。

唐明德拒绝接儿子出院,他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没有能力看住唐阳,让他按时吃药。唐阳曾多次进出精神病院,承诺好好吃药却未做到。唐明德还担心出院后唐阳出事,他身边就有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伤害家人的例子。唐阳则辩称自己只有一年停药,是为了工作。

唐阳写的保证书

唐谦博,唐阳的弟弟,面对哥哥的处境也十分为难。母亲在世时,哥哥的住院事宜由母亲负责,2023 年母亲因癌症去世后,他不得不“接棒”。他知道哥哥多次联系他,但他始终没有去见哥哥。他并非不想承担责任,只是目前小家庭离不开他。他开车往返深圳和成都,需要时间放空思绪,面对家庭的困境。

唐阳短暂的超市工作,现在该超市已经停业

唐阳确诊时,唐谦博还不理解“大灾”的含义。哥哥患病后,邻居的议论给他带来了负面影响。与成绩优异的哥哥相比,他成绩一般,父母对哥哥更为重视。小时候,新衣服总是哥哥先穿,穿不下再给他。直到哥哥患病后,他才得到父亲买的新衣服。兄弟俩感情生疏,即便就读同一所学校,也基本不一起上学。唐谦博曾看过心理医生,他认为哥哥患病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各占 50%,父母关系不好也对他们产生了影响。

唐阳早已规划好出院后的生活,他想投靠病友解决住宿和工作问题,最大的心愿是结婚。但家属和老师都认为他的计划不切实际,院方安排保安或临时工岗位更为合适。

唐阳的父亲曾经希望落实唐阳的工作,写的报告

唐阳的遭遇被报道后,网友谴责家属“没有人性”。但上海心声公益秘书长二坤认为,不能将家属和患者对立起来。目前国内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普遍较差,家属不仅有严重的病耻感,还面临巨大的照护压力。

2020 年,心声公益启动“羽翼计划”,并发布了相关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大部分照顾者存在重度照顾负担,生活质量差,健康状况不满意,还存在焦虑和失眠等问题。从事身心障碍者平等权利研究的黄裔发现,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家属面临更多考验。患者的异常行为会给家属带来隐性压力,导致信任关系难以重建。而现有政策缺乏针对残障人士家庭成员的支持,社会组织对照护者的心理疗愈和家庭关系重建方面的支持也很少。

去年,唐明德为唐阳做了民事行为能力的司法鉴定,结果显示唐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唐明德被指定为监护人。即便唐阳对鉴定结果存疑,在国内现有的司法环境下,成人监护制度限制了他行使法律权利。但唐阳仍决定放手一搏,联系律师,希望成为“精卫第二案”。

唐阳的日记本

17 年来,唐阳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病友。曾经他会为病友重获自由高兴,如今却满心失落,觉得自己像是被判了无期徒刑。他渴望自由,渴望回归正常生活,然而现实却让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精神障碍患者的出院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困境,更是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课题。只有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给予患者和家属更多的理解与帮助,才能让像唐阳这样的患者真正有机会回归社会,拥抱自由。

呆在这个精神病院17年,唐阳几乎没有走出过这扇大门

来源:瓜瓜吃上一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