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5年,她一出手就炸翻柏林!内娱欠她的热搜该还了

B站影视 2025-02-24 05:37 1

摘要:当时有媒体嘲讽:「女演员开公司?别又是搞直播带货的幌子吧?」可五年过去,当我们看到《生息之地》里河南老太太用方言哭丧的镜头,才发现这个福建女人早把根扎进了中原大地——就像当年《武林外传》里看似咋呼的郭芙蓉,实则藏着最深的内功心法。

「姚晨这两年怎么神隐了?结果一出手就抱回柏林银熊奖!」这条点赞破10万的微博热评,道出了多少人对姚晨的惊叹。

在这个明星恨不得每天上热搜的年代,这个曾靠表情包血洗全网的「郭芙蓉」,居然默默修炼成了娱乐圈「扫地僧」式的人物。

记得2019年《找到你》上映时,媒体都在吹姚晨和马伊琍的「双女主撕逼戏」,她却悄悄注册了坏兔子影业。

当时有媒体嘲讽:「女演员开公司?别又是搞直播带货的幌子吧?」可五年过去,当我们看到《生息之地》里河南老太太用方言哭丧的镜头,才发现这个福建女人早把根扎进了中原大地——就像当年《武林外传》里看似咋呼的郭芙蓉,实则藏着最深的内功心法。

在戛纳电影节接受采访时,姚晨曾说成立公司是「女演员的自救」。生完二胎后,她发现递到手上的剧本里,母亲角色永远在歇斯底里,就像男性导演对女性「充满不理解的想象」。于是她带着《送我上青云》冲进影坛,让市场看见女性可以既柔软又锋利,既破碎又完整。

都说中年女演员只能演婆婆妈妈,姚晨偏要当「制片人妈妈」。在横店片场,她可以顶着40度高温陪素人小演员NG二十次拍吃西瓜镜头;在创投会上,她又化身「人形测谎仪」,把吹嘘要拍「中国版《寄生虫》」的投机者怼得落荒而逃。

这种「较真」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像个异类,但正是这份执拗,让霍猛导演把压箱底的家族故事交给了她——就像老匠人遇见识货的买家,总想把最好的物件托付出去。

「好演员的眼睛是尺,好制片人的眼光是秤。」

当流量明星在仙侠剧里「批发式演技」时,姚晨钻进河南农村看老太太纳鞋底;当资本追逐大数据选角时,她敢用全素人拍死亡主题——这些「反市场」操作,反而让柏林评委看到了中国电影正在消失的「人味」。就像网友说的:「别人在造快餐,她在熬老火汤。」

看着姚晨捧着银熊奖的照片,突然想起她在《十三邀》里的自白:「活着的意义就是感知,好的坏的都要去经历。」

在这个人人焦虑「过气」的行业,这个44岁的女人用十五年证明:真正的「顶流」不是热搜虚火,而是像《生息之地》里的麦子,在无人问津处默默长出金穗。

或许我们都该学学这种「笨功夫」,毕竟能打动世界的,永远是沉甸甸的生命力。

来源:子墨白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