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AI如何揭露AI伪文:医疗篇(1)

B站影视 2025-02-24 18:31 1

摘要:下面这篇文章,正常人一看上去就知道是博眼球、赚流量的伪文。原因无他,看其遣词造句就知道了。可是,真的就有那么一些轴人,对AI顶礼膜拜,认定文章是真实的,并疯狂转发。

下面这篇文章,正常人一看上去就知道是博眼球、赚流量的伪文。原因无他,看其遣词造句就知道了。可是,真的就有那么一些轴人,对AI顶礼膜拜,认定文章是真实的,并疯狂转发。

对于这样的轴人,没有医疗专业知识的人说服不了她。而对于有医疗专业知识的医生来说,她又会觉得文章写的AI影响到医生的饭碗,医生肯定不承认。对于拥有这样脑回路、在新冠时期可能会喝消毒剂灭菌的人类,用AI帮助她揭示真相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先看看伪文是怎样写的:

{{凌晨三点的上海瑞金医院ICU警报刺耳,25岁程序员王磊多器官衰竭,情况危急。主治医生陆鸣面对这个奇怪的“肺炎”病例非常棘手——所有检查结果都显示细菌感染,但用了最好的抗生素48小时,病情毫无好转。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医院新引进的AI医疗系统“医智星”发出警报,诊断结果显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概率高达91.7%。这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罕见病,它巧妙地伪装成普通肺炎,瞒过了经验丰富的医生。

AI系统迅速行动:它调取了全球数据库中743例SIADH病例数据进行比对,并在王磊的CT影像中精准定位到一个0.03立方厘米的异常区域,同时,还给出了一个成功率达82%的限水治疗方案。

呼吸科主任张岚亲眼见证了奇迹的发生。停止输液四小时后,王磊的尿液比重开始回升。AI系统还找到了导致王磊患病的关键原因:连续熬夜编程后大量饮水(3升矿泉水)。

“医智星”系统已经成功识别了98.6%的疑难杂症。它就像一个强大的“医学侦探”,拥有海量医学数据作为支撑,能够发现人类难以察觉的疾病线索。这次成功抢救,也让人们开始思考AI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以及医生在AI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王磊的情况逐渐稳定,而“医智星”系统则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

我们请出AI进行解读:

第一种解读:根据提供的检索结果,该文章存在以下造假嫌疑:

根据提供的检索结果,该文章存在以下造假嫌疑:

虚构的AI系统名称

文中提到的"医智星"系统在医学文献库和AI医疗报道中均未出现,目前公开资料中并无该系统的实际应用记录。上海首家全AI医院使用的是"Medical"大模型,而非"医智星"。

夸大的诊断精度

文中声称AI系统"精准定位到0.03立方厘米的异常区域",但根据医学影像诊断规范,CT影像的分辨率通常为0.5-1毫米(即500-1000立方毫米),0.03立方厘米(0.03毫升)的异常区域远超现有医疗设备精度,属于技术夸大。

矛盾的医学逻辑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典型表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而文中描述患者因"连续熬夜编程后大量饮水(3升矿泉水)"导致发病,这与SIADH的病理机制(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不符。过量饮水直接导致的是低渗性脑病,而非SIADH

虚构的临床数据

文中提到的"成功率达82%的限水治疗方案"缺乏临床研究支撑。SIADH的标准治疗方案是限水+补钠,但疗效受病因影响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成功率数据

。此外,"医智星"系统"已成功识别98.6%的疑难杂症"这一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医学统计规范。

可疑的医院背景

上海瑞金医院近期确有AI医疗系统应用案例,但公开报道中未提及"医智星"系统或相关病例。文中虚构的"主治医生陆鸣"和"呼吸科主任张岚"在可查的医院公开信息中均无对应记录。

综上,该文章属于典型的"科技谣言",通过虚构医疗案例和夸大AI技术能力,制造"人机协作奇迹"的假象。建议读者以权威医学期刊和医院官方通报为准。

不过还有一个什么D包的解读,就有些模棱两可了:

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这篇文章完全真实或完全虚假,但从严谨角度看,存在一些疑点和难以证实的表述:

数据及细节精确度过高诊断概率:“医智星” 诊断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概率高达 91.7%,这一概率数字过于精确,在实际医疗场景中,AI 诊断结果通常是一个大致的可能性范围,很难精确到如此具体的百分比。异常区域:称在 CT 影像中精准定位到一个 0.03 立方厘米的异常区域,如此精确的体积描述在实际医疗诊断中不太常见,一般医学影像报告不会精确到如此细微的体积数据。病例数据量:提到 AI 系统调取全球数据库中 743 例 SIADH 病例数据进行比对,具体到 743 例这个数字,给人一种过于确切的感觉,实际医疗数据统计通常是一个大致范围。成功率:给出的限水治疗方案成功率达 82%,同样,治疗方案的成功率在实际中很难精确到如此具体的数值,受到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成功率通常是一个较宽泛的估计。医学逻辑方面误诊原因:文章中仅因使用抗生素 48 小时无效就判断不是细菌感染,进而认定是被罕见病 “伪装”,这一判断过于简单。在实际医疗中,抗生素治疗无效可能有多种原因,如细菌耐药、药物剂量问题、合并其他感染等,不能轻易排除细菌感染而直接归结为罕见病。病因单一化:将程序员患病原因完全归结为连续熬夜编程后大量饮水(3 升矿泉水)过于绝对。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病因复杂,可能由肿瘤、肺炎、脑外伤、脑炎等多种原因引起,单一因素导致的可能性较小。系统能力夸大识别率:声称 “医智星” 系统已经成功识别了 98.6% 的疑难杂症,这一表述有夸大之嫌。目前医疗 AI 技术虽然有一定发展,但要达到如此高的疑难杂症识别率是不太现实的,医疗情况复杂多样,任何 AI 系统都难以做到如此高的精准度。

来源:经济和资本市场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