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才看到了中美关税下调的新闻,怎么说呢,好像印证了我领导曾经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疾风暴雨不会持久,但后面的就是坦途了吗,前路漫漫。和确定降下来的税一起出现的,是有可能降下来的美国药价。等靴子落地,不知道所谓的处方药和药品价格立即降低30%-80%要怎么理解,总之
刚才看到了中美关税下调的新闻,怎么说呢,好像印证了我领导曾经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疾风暴雨不会持久,但后面的就是坦途了吗,前路漫漫。和确定降下来的税一起出现的,是有可能降下来的美国药价。等靴子落地,不知道所谓的处方药和药品价格立即降低30%-80%要怎么理解,总之不会是一觉醒来药价突然就降低30%-80%。我们的集采大杀器从公布招标文件到集采落地还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立刻下降实操起来难度很大/基本不可能,但背后透露出来的信号可不好。
有人提到了前段时间的美国版的医保谈判落地,药价降低了很多,但药企实际销售却没有等比例下降,压缩的实际是流通环节的费用,和我国的集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个事情有一个区别是我国的集采,至少是国家集采的潜在逻辑是创新药不集采,集采的是有一定竞争的仿制药上市了的品种。而美国的降药价,至少前段时间的谈判(除了胰岛素),砍在了还没有仿制药上市的上市了有一段时间的创新药身上。在往后延伸一下是我曾经的一个比较二极管的观点——创新药需要学术推广,仿制药不需要。药价下降消失的利润,可不是仿制药企业的利润。
再聊一个关于GLP-1靶点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两则信息,第一今天看到礼来公布了一组替尔泊肽的临床结果——SURMOUNT-5(一项开放标签3b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在肥胖或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的超重成人(且不合并糖尿病),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tirzepatide)与GLP-1单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显示,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相比实现了1.47倍的相对体重减轻,在第72周时,替尔泊肽实现平均减重比例达20.2%,而司美格鲁肽为13.7%。替尔泊肽组平均减重22.8kg,司美格鲁肽组平均减重15.0kg。在该研究的关键次要终点中,替尔泊肽在所有减重目标中均优于司美格鲁肽(体重减轻≥10%、15%、20%、25%),替尔泊肽组平均腰围减少达18.4cm,而司美格鲁肽组为13.0cm。
另外一条消息是美国PBM公司CVS Health近期宣布,将于今年7月1日起,将礼来的Zepbound从其“首选目录”中删除,相反,CVS将优先考虑诺和诺德的Wegovy。如果这则信息属实,且会在今年7月落地,那有意思的地方就来了,一面是效果更优,一面是渠道力挺,到底渠道的作用有多大呢。
这里就回到了前面的药价下降/利润下降,上次药价下调主要体现在了渠道,一方面渠道利润的压缩会对医药生态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观察。一方面是利益再分配环节谁会出局,我们简单的理解是效率提升,有利于效率更高的CRO/CDMO,一面是营销效率提升——渠道更高效、管理更高效等等。宽松的好日子结束,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一定是利好我们的Biotech,是适应新价值链/利益分配链的企业。
随想随笔,欢迎交流
来源:狂想回归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