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Rokid(灵伴科技)创始人兼CEO祝铭明在公开演讲中首次演示了RokidGlasses的提词器功能,标志着AI眼镜在应用场景上的创新突破。与此同时,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S-DreamLab启动了对RayBan-MetaWayfarer智能眼镜的
近日,Rokid(灵伴科技)创始人兼CEO祝铭明在公开演讲中首次演示了RokidGlasses的提词器功能,标志着AI眼镜在应用场景上的创新突破。与此同时,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S-DreamLab启动了对RayBan-MetaWayfarer智能眼镜的专项测试,覆盖七大模块超60项指标,旨在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根据Wellsenn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有望达350万台,同比增长230%,行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RokidGlasses: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拓展
RokidGlasses于2024年11月发布,计划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其核心亮点在于深度融合AI与AR技术,首次将提词功能应用于公开演讲场景,用户通过戒指型操控器即可翻页,无需额外设备。这一功能不仅解决了演讲者忘词痛点,还可服务于主持、视频录制等场景,显著提升效率。
硬件配置方面,RokidGlasses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重量仅49克,满电续航4小时,搭载骁龙AR1平台、1200万像素摄像头及蓝牙5.3。其接近传统眼镜的外观设计兼顾了便携性与舒适度。此外,该产品整合了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大模型,支持物体识别、翻译、数学计算等功能,进一步扩展了AI能力边界。
在行业端,RokidGlasses展现出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例如,医疗场景中可通过实时信息提示辅助手术操作,工业场景中可为工程师提供远程协作支持。这一系列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为国内AI眼镜市场注入新动能。
行业规范落地与市场增长前景
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S-DreamLab对RayBan-MetaWayfarer的测试,标志着行业评价体系初步构建。测试覆盖基本配置、交互、续航、安全隐私等关键指标,为产品性能与可靠性提供了量化标准。这一举措将推动厂商技术迭代,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速行业生态成熟。
市场层面,2024年全球AI眼镜销量达152万台,其中RayBanMeta贡献142万台,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小米、三星等大厂入局,2025年全球销量预计同比增长230%至350万台。东吴证券指出,AI眼镜轻量化(重量普遍低于40克)与价格下探(部分产品低至千元内)趋势显著,消费级市场有望快速放量。
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下,AI眼镜在C端与B端均迎来机遇。消费端侧重娱乐、社交与健康管理,企业端则聚焦远程协作、培训与工业运维。行业规范与技术创新共振,AI眼镜正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成为AI终端化的重要载体。
本文源自金融界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