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腾讯正以罕见的速度推进AI技术在产品端的规模化落地。2025年2月,腾讯云宣布旗下十余款产品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覆盖开发工具、企业服务、C端应用等多个场景,并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与技术整合,构建起覆盖基础设施、产品矩阵与生态协同的AI能力体系。这一系列
腾讯正以罕见的速度推进AI技术在产品端的规模化落地。2025年2月,腾讯云宣布旗下十余款产品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覆盖开发工具、企业服务、C端应用等多个场景,并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与技术整合,构建起覆盖基础设施、产品矩阵与生态协同的AI能力体系。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腾讯AI战略从技术储备阶段正式迈向应用爆发期。
一、技术整合加速:十余款产品接入DeepSeek,构建差异化能力
腾讯云的技术整合能力成为此次AI落地的核心支撑。2025年2月8日,腾讯云率先上线DeepSeek-R1和V3模型的API接口,并支持联网搜索功能,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该能力的云厂商。开发者通过拖拽式操作即可搭建集智能问答、知识管理和实时搜索于一体的AI应用,将模型调用效率提升至分钟级。目前,腾讯云已开放CloudStudio、云原生构建、HAI等六种接入方式,满足从快速验证到企业级部署的全链路需求。
在产品层面,腾讯通过“双模型驱动”策略实现场景创新。截至2月17日,腾讯地图率先将DeepSeek-R1与地点提取功能融合,支持用户生成个性化旅游攻略;企业微信新版本则引入DeepSeek-R1驱动的智能机器人,在客户服务场景中实现情绪识别与解决方案自动生成;腾讯云AI代码助手通过DeepSeek模型支持代码生成与优化,显著降低开发门槛。值得关注的是,微信搜索已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R1模型,在回答中整合公众号内容与网页信息,并支持社交化传播,探索AI与内容生态的深度结合。
行业解决方案的拓展成为另一重点。腾讯云TI平台宣布支持DeepSeek全系模型的精调与推理,针对金融、医疗等行业推出定制化工具链。例如在医疗领域,通过DeepSeek模型处理非结构化病历数据,结合腾讯云知识引擎构建专科辅助诊断系统;制造业场景中,将设备运维数据与模型预测能力结合,提升故障预警准确率。这种垂直领域的深度适配,正在形成腾讯AI落地的差异化优势。
二、组织架构变革:CSIG整合四大产品线,构建AI战略支点
腾讯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实现资源聚焦。2025年1月起,原属TEG的元宝团队、PCG的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等产品线陆续并入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形成包含AI助手(元宝)、智能工作台(ima)、搜索工具(QQ浏览器)和交互入口(输入法)的四大产品矩阵。这种调整打破了过去各事业群独立发展的局面,使CSIG兼具基础设施支持与前端产品创新能力,为AI应用的快速迭代提供组织保障。
技术底座与产品矩阵的双向赋能机制正在形成。CSIG依托腾讯云构建从算力调度、模型训练到应用部署的完整技术链:底层通过HAI服务提供私有化模型部署能力,中间层以TI平台实现千亿级模型分布式推理,上层通过云开发工具支持小程序等轻量化应用搭建。与此同时,前端产品为模型迭代提供真实场景反馈——企业微信的智能客服数据用于优化DeepSeek对话逻辑,QQ音乐的AI推荐功能则训练模型的音娱内容理解能力。这种闭环体系显著提升了技术落地的效率。
市场反馈验证了战略调整的成效。接入DeepSeek-R1的腾讯元宝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攀升至第三位,仅次于DeepSeek官方应用和字节跳动的豆包;企业微信新版本上线三天内,已有超5000家企业开通智能机器人服务。国际投行瑞银分析指出,微信生态内超过10亿MAU、百万级小程序与DeepSeek能力的结合,可能催生远超预期的协同效应,这种“超级应用+顶尖模型”的组合在全球范围内具备稀缺性。
随着技术整合的深化与组织效能的释放,腾讯正在AI应用赛道上构建起涵盖基础设施、核心产品与生态协同的立体化能力。其快速推进的产品矩阵与持续优化的行业解决方案,不仅为自身业务增长注入新动能,更可能重塑国内AI应用市场的竞争格局。
本文源自金融界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