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周(2月17日-2月23日),机器人行业迎来多项技术突破与资本动态。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12.8%,国证机器人指数上涨11.9%,均显著跑赢大盘。FigureAI、1X公司等人形机器人企业发布新型产品,蚂蚁集团等科技巨头加速布局,行业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持续深化
本周(2月17日-2月23日),机器人行业迎来多项技术突破与资本动态。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12.8%,国证机器人指数上涨11.9%,均显著跑赢大盘。FigureAI、1X公司等人形机器人企业发布新型产品,蚂蚁集团等科技巨头加速布局,行业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持续深化。
多模态与柔性硬件推动家庭场景落地
FigureAI发布通用VLA模型Helix
2月21日,FigureAI推出具身智能模型Helix,首次实现家用场景中多模态协同任务执行。在演示中,两台机器人通过Helix系统识别并分类首次接触的鸡蛋、牛奶等物品,完成冰箱收纳、桌面整理等动作。Helix整合视觉、语言与行动模块于单一神经网络,支持数千种未训练对象的泛化识别,仅需自然语言指令即可完成复杂推理。这一突破标志着家庭场景下人机协作能力的显著提升。
1X公司发布柔性关节机器人NeoGamma
1X公司紧随其后推出家用原型机NeoGamma。该机器人采用编织尼龙外壳与低减速比关节设计,硬件可靠性较前代提升10倍,噪音降低10分贝。其腱绳驱动的灵巧手支持冲咖啡、洗衣等精细家务,AI系统可精准感知环境风险,紧急情况下允许人类接管操作。目前NeoGamma已进入家庭测试阶段,目标以柔性硬件与安全交互打开消费市场。
天工机器人运动性能突破
国创中心发布的天工机器人实现12km/h奔跑速度,跨越35厘米台阶与雪地复杂地形。其视觉感知系统支持连续多级楼梯无碰撞行走,抗干扰能力提升,大外力冲击下仍可保持平衡,为动态环境下的工业与户外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跨界与资本热度加速行业渗透
蚂蚁集团入局具身智能研发
蚂蚁集团通过上海蚂蚁灵波科技开放人形机器人岗位招募,聚焦系统与应用开发。此前其已投资星海图3亿元,此次入局释放科技巨头加码人形机器人的信号,或将带动行业资源整合与生态构建。
仿生机器人Clone开启商业化尝试
波兰初创公司CloneRobotics推出仿生机器人Clone,采用液压驱动与人造肌肉技术Myofiber,模拟人体下肢结构与动作流畅性。该产品具备家居清洁、社交互动等能力,计划年内限量发售279台,高级版本售价降至2万美元,为消费级市场提供新选项。
融资聚焦规模化生产与技术迭代
全球资本持续涌入机器人赛道:Apptronik获得3.5亿美元融资,谷歌参投,资金将用于扩大AI人形机器人量产规模;星海图完成3亿元融资,蚂蚁集团领投,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研发。融资动态显示,行业竞争正从实验室技术向商业化落地迁移。
(注:本文严格基于输入资料撰写,未引用资料外信息。)
本文源自金融界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