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省考可以提前看卷子吗?

B站影视 2025-02-24 12:24 1

摘要:我是19年的福建应届生,想参加19年省考,之前参加粉笔模考都可以提前5分钟看卷子,很快把常识给秒了,不知道省考实际考试时行不行?

我是19年的福建应届生,想参加19年省考,之前参加粉笔模考都可以提前5分钟看卷子,很快把常识给秒了,不知道省考实际考试时行不行?

省考“提前看卷”是潜规则,但得懂规则、会操作!

要不然,轻则几分钟时间无关痛痒,重则按作弊直接赶出考场!

接下来这些是我根据考场规则和实际经验,深入分析出来的,能帮你合理地“抢时间”提高胜率~

1.考场真相:规则与现实间的灰色地带

官方说法:发下试卷后,同学们得先填好个人信息,检查一下有没有印错的地方,这时候还不能开始做题哦。

不过,实际上,监考老师对大家翻翻试卷这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大家别太明目张胆,别挑战规则,一般都没啥问题。

特殊情况:有的考场发试卷时间提前5到10分钟,这样同学们就能赶紧翻翻试卷;但也有的考场卡着点发,甚至开考了都还没发完。

监考老师严格程度也不一样,像深圳、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监考老师盯得比较紧,得小心点儿;其他地方如果周围人都在看题,那咱们也可以跟着看看。

2.学会利用:合法“抢时间”的4个策略~

①先搞定信息填写,迅速进入状态:提前背熟准考证号,拿到试卷后10秒内搞定信息填写,别让自己手忙脚乱。

②找到性价比高的题目:

行测:利用检查时间悄悄看常识题(答案短、不用计算),开考后直接填卡,能省下3-5分钟。

申论:快速浏览材料的开头和题目要求,预估答题方向。

偷偷摸摸的小技巧:

③动作要小:翻页幅度小、用余光扫题,别让监考老师注意到你。

④无声记录:用指甲在选项旁边轻轻划痕标记答案,开考后快速抄写。

风险控制:

如果监考老师明确制止,马上停下来并解释“检查印刷问题”,千万别对着干。

平时练习时把行测时间压缩到1小时50分钟,留出点容错空间。

不过说到底,抢时间只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微弱的优势,真正想上岸,在备考阶段不要寄希望于“抢时间”,合法技巧+科学备考才是稳赢的公式。与其纠结提前看卷的问题,不如现在开始制定计划,用实力碾压对手!

双击点赞,解锁接下来更多的公考“抢分方法”~

一、规划要科学,在备考上“抢时间”

=== 理论技巧阶段===

【行测】

√ 方法技巧:按模块学习言语/判断/资料/数量/常识的解题技巧

√ 每日速算:用练习册去试着运用学到的技巧,每天15分钟提升计算速度

√ 基础刷题:学完每个模块后立即做对应练习,正确率目标:言语75%、判断80%、资料85%(不限时间)

【申论】

√ 题型入门:掌握概括题/对策题/综合分析/应用文/大作文的答题框架

√ 精读训练:每天精读1篇RM日报评论版文章,标注「问题-原因-对策」逻辑链

√ 小题突破:用练习前四小题,重点训练要点提炼能力

=== 专项突破阶段===

【行测黄金三模块强化】

资料分析:限时20分钟/套,重点突破增长率/比重问题,熟练运用截位直除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每日20题保持手感,逻辑判断重点攻克加强削弱题型

言语理解:积累高频实词搭配,中心理解题训练"话题词+行文结构"定位法

【申论分层提升】

√ 上午:限时完成单一题/综合题(15-25分钟)

√ 下午:应用文写作(40分钟)重点掌握调研报告/讲H稿格式

√ 晚上:大作文拆解训练,每周完成2篇完整写作,使用"五段三分法"结构

===真题实战阶段===

【行测冲刺】

√ 严格按考试时间做近5年本省真题(9:00-11:00)

√ 复盘时用三色笔标注:红色(完全不会)、黄色(犹豫选错)、绿色(蒙对)

√ 组建错题联盟:将同类型错题集中突破,例如数量关系中的工程问题专项突破

【申论质变】

√ 大作文升级:打造3套个性化模板(民生/生态/文化类),积累10个本地治理案例

√ 套卷批改:使用粉笔智能批改+人工批改结合,重点优化要点遗漏问题

√ 热点预测:整理近半年本省政务动态,特别关注乡村z兴/基层治理相关素材

=== 临考冲刺阶段===

【行测策略定型】

√ 确定各模块答题顺序(建议:常识→言语→判断→资料→数量)

√ 完成3次全真模考,训练考场应变能力

√ 整理技巧清单,例如逻辑填空的拆词联想法、图推的对称轴旋转法

【申论终极准备】

√ 背诵5篇不同类型范文,重点记忆开头结尾模板

√ 制作高频规范词手册,例如"共建共治共享"对应基层治理

√ 时政押题,关注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记忆年度核心数据

二、选好关键班课资料,在理解上“抢时间”

班课资料不需要太多,也不要天天纠结,就选一套比较主流的用到底就行。如果不了解的话,我这里把我用的列一下,可参考,也可直接抄作业,保证不踩坑。

★班课——粉笔980、闪能2980

粉笔980

♦内容方面:他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每一部分都是当成重点去讲的,细枝末节也说的很明白。而且老师也很有活力,上课氛围很好,就很适合二战三战的老鸟们用来查漏补缺。

这里解释一下为啥适合二三战的老鸟,是因为小白去跟着学的时候,它家内容多但是条理框架不清晰,过一遍再回顾知识点吸取的又乱又少,导致备考效率直线下降。

♦使用方面:不建议急性子的跟直播,直接听回放会更好。这样拉进度条就能听到没听到的内容,就不用对着回放补自己没记完的笔记了,备考效率会更高。

闪能2980

♦内容方面:它家在省考备考界众所周知,因为跟一遍进面确实更稳。对于小白来说比粉笔提分效果好很多!它家基础知识和粉笔不相伯仲,重点是二阶段的测评提升和三阶段的查漏补缺做的很牛逼,这两部分一个是可以检验出薄弱部分,一个是可以针对提升,再加上后期的模拟冲刺,整个捋一遍后,就不用担心卡分了,不能说是五边形战士,起码四边形都是稳的,就很适合零基础小白去跟学。

但有一点不太好,它家课程界面太直男审美了,确实没有粉笔的小清新好看。真诚建议它家找个好点的美工,好好改一改。

♦使用方面:它家讲义没有粉笔教材细,所以要搭配着粉笔教材来学,不明白的要及时暂停,等学完一个章节就可以跟我一样做题练习,至少十道题起步,不然检验不出来自己的掌握程度。

★教材——粉笔行测的思维+申论的规矩

♦内容方面: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这一套书完全够用。

每个行测模块都是独立成册的,学哪一个模块就用哪一本书就行,非常方便。申论教材也很详细,自己看一遍就能把申论考试的题型了解得七七八八。

而且这两本书后面都有对应的真题作为例子进行讲解,可以对在课上的东西进行巩固,不过书上的语言不够通俗易通,自己看的话很容易掉坑里,用它作为教材跟着老师学习能发挥更大效用。

不过这本书上的申论答题技巧讲得比较少,更多得是申论写作的基本要求,用来了解申论非常合适,其他方面还是要跟着老师学。

♦使用方面:我在前期用教材比较多,主要就是在上课前进行预习和课后的巩固。

★题库——粉笔行测5000题+申论100题、真题卷

粉笔行测5000题+申论100题

♦内容方面:这两本题册里的题都是从真题中抽取的,而且按照类型分成了不同的模块。我这两本题是都刷了好几遍的,为的就是更加熟练有题感。

不过它里面的题是从简单到难排列的,就很容易让我在开始的时候有一种“这么简单”的感觉,然后到后来就越来越难,心态就很容易崩,觉得自己是不是退步了什么的。

♦使用方面:我在备考中期用这套题比较多,就是一天先找一个模块开始刷,刷累了就刷下一个模块,刷完之后对着答案整理自己的错题。

真题卷

♦内容方面:我用的是在粉笔APP上下载下来的历年真题卷,就很省钱~

♦使用方面:我做真题卷的时候一般都是一天一套,按照考试的时间来,晚上再整理整理错题,第二天就进行复盘和专项训练。

★其它——学习Q国APP

学习Q国APP

♦内容方面:这个APP就不用多介绍了吧,申论素材积累就靠他,我主要就是用这个APP进行每天的晨读,锻炼自己言语理解部分的语感和申论大作文的思路。

♦使用方面:每天就是看时评,在吃饭的时候能当电子榨菜用,看D史积累申论和面试的素材。

三、针对性学技巧,在练题上“抢时间”

【行测】

1、资料分析

这一模块的题量不是很大,题目难度也比较适中,我提升正确率和做题速度,做好了这两点:

①把每个公式和速算技巧记牢;

②学会识别题目中的陷阱。

2、判断推理

判断这一模块可以分为四部分,分别是、逻辑判断、定义判断、。

我做图推题的时候,会重点把握各个图形的规律和图形特征,主要图形位置。样式上的区别。

逻辑判断这块,在加强削弱下点功夫,定义判断找关键词,类比推理把握好语义、语法和逻辑关系。

3、言语理解

言语题的题干老长了,想顺利得分,我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①找关键词、中心句的问题;

没思路的时候,我在读材料的时候就去重点关注重点句的主体,首句涉及的领域,还有高频词。

②提高材料阅读速度的问题;

我是先审清题干,判断好题型,然后边读边画重点,把无关信息剔除,适当略读和跳读,这样就能提高阅读速度了。

4、数量关系

这块儿挺难的,15道题里也就3-4道简单点,大多数人都选择战略性放弃。但这也是个拉分的好地方。

对于数学不感冒的我来说,认真做可能也就对几道,蒙的话也差不多,所以我没有在这一块儿浪费太多时间。

5、常识判断

这块儿,说实话,没啥技巧,全靠平时的积累和运气。我基本没复习,因为它考得太广了。考试时,就随便蒙,20道题5-7分钟就解决了,快得很。

【申论】

1、归纳概括题

要会提炼关键信息,全面、简洁地从材料中找出重点,比如问题、原因、影响、经验等。

我做这种题就三步:

①找关键词:用材料里的高频词、转折词(比如“但是”“然而”)、总结性的话(比如“因此”“总的来说”)来确定重点。

②分类整理:可以按“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或者“主体分类”(政府、企业、个人)来整理信息。

例子:比如总结一个城市交通堵塞的问题,可以从“道路规划不合理”“私家车太多”“公共交通发展慢”三个方面来归纳。

③简洁表达:用“关键词+具体解释”的方式来写,比如“管理精细化:井盖设计有精细纹路,方便区分责任主体”。

注意:别直接抄长句子,要删掉多余的形容词,只保留主谓宾结构。

2、提出对策题

必须保证有实际可行又针对性强,简单来说就是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提出具体、能操作的解决办法,要体现政府的思考方式。

我做这种题一样是三步走:

①直接用材料里的对策:如果材料里有明确的解决办法(比如“加强监管”“完善立法”)直接用。

②从问题推导对策:如果材料里没说对策,就从问题出发来推导。

例子:材料里说“食品安全检测设备不足” → 对策就是“增加检测设备投入,建立区域共享实验室”。

③补充扩展对策:结合常识,补充一些规范的表述,比如“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等。

还有一个高分方法,那就是对策要按“谁来做+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来写,比如“交通部门(谁来做)联合交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用什么方法),减少违章停车现象(达到什么目的)”。

3、综合分析题

答这种题要有辩证思维和逻辑深度。常见的题基本就是词句理解题、观点评价题。

观点评价题:

①表态:明确支持/反对/辩证看待(比如“某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也有局限性”)。

②论证:用材料里的正反论据(比如好处、坏处、案例)来分层次论述。

③结论:重申观点或者提出改进建议(比如“需要完善监管机制,避免一刀切”)。

词句理解题:

①表层含义:解释词句的字面意思。

②深层内涵:结合材料背景分析它反映的问题、趋势或者价值观。

③总结提升:引申到政策或社会层面,比如“乡村z兴需要激活文化内生动力”。

4、贯彻执行题

这种题格式和内容都要好才行,调研报告、讲H稿、倡议书、通知等格式都要回。

不管是啥形式,格式规范基本都是:

正文:开头(背景/目的)、主体(问题/对策)、结尾(呼吁/总结);

落款:单位+日期(右对齐)。

但注意内容要匹配,得根据文种调整语言风格(比如讲H稿要口语化,调研报告要有数据支持)。

举个例子,写“老旧小区改造建议”的提案。

背景:老龄化严重,适老化设施不足;

建议:加装电梯、增设无障碍通道、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结尾:呼吁财政补贴和社会资本参与。

5、文章写作题

关键是结构清晰、论据充分,还要掌握高分框架。

开头:引用政策文件(比如“十四五规划强调…”)来点明总论点。

分论点:用“五段三分法”,每段按“观点+论据+对策”来写。

这就是我复习的全过程了,想要一次上岸,就按照这样的方向努力吧,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结果绝对会让你很惊喜的。

来源:赟赟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