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8日上午9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泰安市岱岳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岱岳区政协委员、岱岳区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鹤群的提案是《强化供给激发活力推动全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月8日上午9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泰安市岱岳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岱岳区政协委员、岱岳区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鹤群的提案是《强化供给激发活力推动全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岱岳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发展,强化业态升级、项目建设、主体培育、宣传营销“四轮驱动”,串联特色文化、乡村休闲、红色主题、动感体验“四类路线”,举办天平湖新青年音乐节,乐迷人数达到了5.2万人次,成为泰山文旅新燃点。承办《启航2025》央视元旦跨年晚会,大汶口文化、石敢当文化等多项岱岳元素走向全国观众视野,全网话题阅读量超过50亿次,“大美岱岳、敢当故里”的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但工作中还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市场主体活力不足,老项目生存发展压力大。二是产品业态供给形式单一,仍然以传统的观光型项目为主。三是宣传营销创意策划能力不够强,缺乏对全区文旅品牌形象的整体策划打造。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攥指成拳,凝聚发展合力。一是“一股绳”推进。紧扣全区“112275”工作思路,从战略高度和全局层面更加重视文旅消费,发挥文化旅游政府资金奖补、消费补贴杠杆撬动作用,加大对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文创旅游商品等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实现主体有动力、市场有活力,形成本土骨干文旅企业强支撑、优势文旅企业集群创新活跃的良好局面。二是“一盘棋”发展。树立“+旅游”思维,进一步打破边界,全域协作,跨界融合,推动商务部门商贸美食、水利部门水库水利、林业部门林业湿地、教体部门赛事研学、文旅部门文化文物等资源,拥抱旅游、拥抱发展,促进产业融合、部门融合、区域融合,不断催生新项目、新业态、新模式。三是“一张网”服务。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优化交通网络,推动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景区厕所、停车场等升级改造,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水平,做强“岱岳服务”品牌。
二、创新求变,强化文旅供给。一是空间上塑形。做大“天平湖、石敢当文化园、温德姆酒店、刘老根大舞台”城市中心,做强泰山九女峰岱岳西门户,做活大汶口文化南部文旅,做通泰山东麓岱岳乡村田园东大门,做亮大汶河滨水休闲廊道。与泰山呼应形成倒“T”字型发展格局,实现“一河延展”,构建文旅产业发展空间体系。二是思维上变革。走“轻资产运营之路”,聚焦动能转换、产品焕新,聚焦培育新业态新场景和微改造精提升项目,不断开拓微度假、轻休闲、烟火气等新兴市场,推动大项目思维向好项目思维转变。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加强文化馆、图书馆、非遗馆、美术馆等场馆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三是产品上突破。推进场景革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逐一挖掘打造,努力构筑一批沉浸式体验互动场景,推出一批具有岱岳特色的独特卖点。深挖大汶口文化、泰山石敢当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推进非遗、文创商品特色化、品牌化。大力发展以泰山黄精为代表的康养旅游,以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博物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黄前下港片区发展为代表的深度休闲度假旅游。优化旅游住宿结构,做强一批星级饭店、主题酒店,引入度假酒店、野奢酒店、精品民宿等多元化住宿类型,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准。
三、各显神通,做足营销推广。一是联合捆绑。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等共同参与的整体营销机制,建立推广联盟等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外宣、招商、文化交流、节庆赛事等活动,开展宣传推广,形成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全域旅游营销格局。二是精准营销。围绕游客需求展开营销,洞察对社会、市场、需求的细节,把定位做准,把产品做精,把内容做足,把传播做宽,让“情绪经济”成为营销增长的“新杠杆”。三是品牌塑造。设立旅游营销专项资金,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在省内高速沿线、重要客源地城市、高铁站出入口等设置岱岳旅游宣传广告。与专业营销团队合作,策划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的文娱、体育、市集、节庆等营销推广活动,充分发挥宣传营销在品牌打造、产品重塑、流量导入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