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养生要调肝气、升阳气!中医送你4个中成药,给健康开个好头

B站影视 2025-02-09 17:42 3

摘要:如果将全年的养生保健比作盖房子,那么春天养生就相当于打地基,借此时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势,做好春季养生保健,能为接下来一整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将全年的养生保健比作盖房子,那么春天养生就相当于打地基,借此时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势,做好春季养生保健,能为接下来一整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立春后,生机萌发,万物逐渐欣欣向荣。人体肝脏主升发疏泄,喜欢条达而恶抑郁,与春气相通应。所以,中医历来提倡在春季要好好养护肝脏。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根据中医临床辨证,肝脏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肝血不足,肝郁气滞,肝火亢盛、肝脾不和四种证型,今天我就分享四个中成药,帮助大家养肝血、疏肝气、清肝火、调肝脾,给健康开个好头!

1.补肝血——乌鸡白凤丸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中医认为,肝藏血,肝藏魂。肝血不足就会出现肢体麻木、视物不清、手脚指甲干枯易断、月经迟滞、心悸易惊、思虑恐惧、失眠多梦等,这时可以参考使用乌鸡白凤丸来滋阴清热、补肝活血。

2.疏肝解郁——柴胡舒肝丸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能调节人体气机,促进气血流通和调畅情志。当情绪波动,尤其是愤怒时,肝脏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长期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

如果我们肝气不足,或者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升发不及,就会出现胁肋胀痛、咽部异物感、乳房胀痛等临床表现,这时可以参考使用柴胡舒肝丸来舒肝解郁。

3.清肝泻火——龙胆泻肝丸

中医理论中,肝火是指肝经火盛,一般是由于情志不遂,嗜食肥而油腻而化火,长期在体内堆积最终导致肝火旺盛。

肝失疏泄、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导致肝火旺盛,常表现为急躁易怒,头晕胀痛、眼红眼干眼胀、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小便黄、大便秘结等症状,这时可以参考使用龙胆泻肝丸来清肝胆、利湿热。

4.疏肝健脾——越鞠保和丸

《伤寒论》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可见肝在五行中,与脾土是相生相克的关系。

如若肝气不舒,郁而不达,气机不畅,肝气横逆克于脾土,则会导致脾气虚弱,出现胸胁胀满、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情绪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这时可以参考使用越鞠保和丸来疏肝健脾。

下面结合一则医案来看看。

白女士,33岁。自诉三个月前,右眼前有蓝光闪动,目瞬动,蓝光随之亦动。此外,还伴有头晕目胀、情志不畅、总疑心遭人诽谤、两胁胀满、心烦少寐、大便发干等不适症状。

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诊断为“右眼玻璃体病变”。想要尝试中药调理,遂来我处就诊。

刻诊:舌边红、苔腻、脉弦,证属肝经湿热挟肝火上扰,治以清泻肝火,利其湿热,拟龙胆泻肝汤加减化裁。

开方:龙胆草、柴胡、黄芩、丹皮、栀子、木通、泽泻、车前子、当归、赤芍、藿香、佩兰、半夏、竹茹、连翘、夏枯草、草决明、蒺藜等。

按上方服用7剂后,患者头晕目胀减轻、右眼前蓝光有时出现、精神状态较前好转。于是根据患者情况,在原方基础上加菊花、坤草。

续服14剂后,患者表示眼前蓝光消失、头不晕、睡眠正常、两眼仍微有胀感。上方再进三剂,诸症皆安。后随访半年,病情未再反复。

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医讲究辨证医治,文中用药仅作参考,切勿盲目跟风用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来源:脾胃何婉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