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县城福安养老院的院长李明强,今年45岁,在这个位置已经干了8年。说起这养老院,那可真是我的心血。8年来接待过2000多位老人,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过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去年冬天住进来的张奶奶。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与至亲之人阴阳两隔后的悔恨。
我是县城福安养老院的院长李明强,今年45岁,在这个位置已经干了8年。说起这养老院,那可真是我的心血。8年来接待过2000多位老人,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过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去年冬天住进来的张奶奶。
那是个特别冷的早晨,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停在养老院门口。车上下来一个穿着厚棉袄的老太太,后面跟着个中年男人。这老太太就是张奶奶,今年87岁。送她来的是她的远房侄子张大海,听说是在县城开了个小饭馆。
张奶奶刚来那会儿,整个人都蔫儿着,像是霜打的茄子。每天就是坐在走廊尽头的藤椅上,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一坐就是一整天。其他老人跟她说话,她就笑笑,也不回应。
护工们私下议论纷纷:“这老太太怎么回事?又不是哑巴,咋一句话不说?”
我看在眼里,也觉得奇怪。这么多年了,还真没见过这么沉默的老人。按理说,老年人都爱唠嗑,可张奶奶像是把嘴巴上了锁似的。
一个月后的某天,新来了个护工叫小芳。这姑娘干活麻利,人也机灵,就是总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
谁能想到,就是这个小芳,彻底改变了张奶奶。
那天下午,小芳去给张奶奶送水果。张奶奶还是老样子,坐在藤椅上看照片。小芳随意瞥了一眼那张照片,突然整个人僵在那里,手里的水果盘”啪”一声掉在地上。
苹果骨碌碌滚了一地,可小芳像是没听见似的,直直地盯着那张照片。她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声音发抖:“这…这是1995年春游照,在江城公园拍的…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姑娘…是我…”
张奶奶抬起头,愣愣地看着小芳。屋子里一下子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地的声音。
突然,张奶奶颤抖着举起那张照片:“小…小芳?真的是你吗?”
“妈!”小芳扑通一声跪在张奶奶面前,泪如雨下。
原来,小芳就是张奶奶失散22年的女儿。
那一刻,整个养老院都轰动了。我赶紧把她们安排到会客室,免得打扰其他老人休息。
在会客室里,张奶奶终于说出了这些年的故事。22年前,17岁的小芳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可那时候家里穷,供不起学费。张奶奶的老伴在砖窑干活,一个月才挣200块钱。
小芳不想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跟父母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张奶奶夫妻俩四处找人,累坏了身子。老伴没过两年就走了,临终前还念叨着:“小芳要是回来了,你可得原谅她…”
这20多年,张奶奶一直住在老房子里,就盼着女儿能回来。门口的那棵老槐树,长高了一截又一截,可她还是天天守在那里。
小芳也说出了她这些年的经历。离家后,她去了广东打工。从工厂女工干起,后来自己开了个小店,现在日子过得还算可以。这些年一直想回家,可又怕父母不原谅,就这么耽搁着。
前段时间听人说老家那边在招养老院护工,她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应聘。没想到…
“傻孩子,你要是早点回来,你爸也不会走得那么早。”张奶奶抹着眼泪说。
从那天起,小芳就成了张奶奶的专职护工。我破例同意了这个安排,毕竟是失散多年的母女。
可好景不长,张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没几个月就住进了ICU。小芳日夜守在病房外,寸步不离。等张奶奶转入普通病房,她又辞了工作,专心照顾母亲。
在收拾张奶奶的房间时,小芳发现了一摞发黄的日记本。翻开一看,原来这22年,张奶奶每天都在写日记。
“今天又下雨了,不知道小芳在外面有没有带伞…” “邻居家的女儿结婚了,要是小芳在就好了…” “你爸走的时候,我就想去找你,可又怕你过得不好…”
每一页都写着对女儿的思念,没有一句责备的话。
看到这些日记,小芳整整哭了一天。
张奶奶的病情渐渐稳定下来,小芳就把她接回了老家。那个住了大半辈子的老屋还在,就是破旧了些。小芳请人把房子修整一新,又添置了不少家具。
一年后,小芳在老家开了家小型养老院。张奶奶身体好多了,成了养老院里的”知心奶奶”,常常给其他老人讲自己的故事。
现在养老院里,经常能听到母女俩的说笑声。小芳总说:“妈,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当初离家出走。”
张奶奶就笑着说:“傻孩子,你能回来,妈就知足了。”
那么大家说说,一个女儿22年的离家出走,到底该不该原谅?可是在天下父母的眼里,又有什么过错是不能原谅的呢?也许,这就是世间最无私的爱了。
来源:可怜桃李断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