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多一度丨DeepSeek走红付费课程乱象频现,如何避坑?

B站影视 2025-02-08 17:31 3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大模型“深度求索 DeepSeek”凭借其突破性进展迅速走红。但随之而来的各种“付费培训课程”,还有诸如“用DeepSeek月入百万”的“科普文章”充斥社交媒体,山寨网站、山寨账号频现。用户该如何避坑?学习人工智能一定要付费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大模型“深度求索 DeepSeek”凭借其突破性进展迅速走红。但随之而来的各种“付费培训课程”,还有诸如“用DeepSeek月入百万”的“科普文章”充斥社交媒体,山寨网站、山寨账号频现。用户该如何避坑?学习人工智能一定要付费吗?消费者如何甄别纷繁的网课?

避坑一:真假账号、山寨网站鱼目混珠

DeepSeek发声:仅在3社交平台拥有官方账号 请仔细甄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曾在国内外多个社交平台搜索发现,有不少名称与DeepSeek或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名字相同或近似的账号。

DeepSeek在小红书的用户搜索结果,仅第一个为官方账号。新京报记者截图

奇安信XLab 实验室发布报告称,根据其对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3日期间的域名注册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发现在此期间共出现了2650个仿冒DeepSeek的网站。大规模的仿冒域名注册活动从2025年1月26日开始,并在1月28日达到高峰,尽管随后的增长幅度有所减少,但仿冒域名的数量仍在持续增加。

根据奇安信XLab对当前DeepSeek仿冒域名的解析结果,这些仿冒域名的使用用途主要为钓鱼欺诈、域名抢注、流量引导,其中钓鱼欺诈主要通过窃取用户登录凭证、利用相似域名和界面误导用户、诱骗用户购买虚拟资产等手段实施诈骗。

这些网站诱导客户充值;一批声称能靠它轻松赚取百万的“搞钱达人”开始在各大平台涌现,连安装客户端的教程都卖出了上千份;甚至有人推出了所谓“空气币”,宣称“能买DeepSeek内部原始股”,大搞投资骗局。

除了网站外,苹果App Store也出现了多款山寨DeepSeek应用,导致很多用户下载错误,充值后发现被骗。

据了解,在苹果App Store搜索DeepSeek后,会出现DeepSeed、DreamDesk等应用,有用户反馈称搜索DeepSeek时,因为其他App位于搜索结果前列而错误下载,并被误导支付了198元的永久会员费用。

2月6日晚,DeepSeek在官方公号发文称,目前,DeepSeek 仅在以下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唯一官方账号:,小红书:@DeepSeek(deepseek_ai),X (Twitter) : DeepSeek (@deepseek_ai) 。除以上官方账号外,其他任何以 DeepSeek或相关负责人名义对外发布公司相关信息的,均为仿冒账号。

除以上官方账号外,其他任何以 DeepSeek 或相关负责人名义对外发布公司相关信息的,均为仿冒账号。与 DeepSeek 有关的一切信息以官方账号发布为准,任何非官方账号、个人账号发布的信息均不代表 DeepSeek 观点,请大家注意甄别。

DeepSeek 官方网页端与官方正版 App 内不包含任何广告和付费项目。目前除 DeepSeek 官方用户交流微信群外,我们从未在国内其他平台设立任何群组,一切声称与 DeepSeek 官方群组有关的收费行为均系假冒,请大家仔细辨别,避免财产损失。

避坑二:售卖课程 赚会员费

专家:普通人不需要购买

新技术走红,紧随其后的是各种“培训课”泛滥。学习人工智能一定要付费吗?消费者如何甄别纷繁的网课?

“如何用DeepSeek赚到100万”“DeepSeek带你躺着赚钱”......在社交媒体上,诸如此类的“教程”频频出现,在购物平台上,甚至还有不少商家打着“本地部署”的概念兜售DeepSeek接入教程,标价最高达到10万元,最低仅有0.01元。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此外,某热门DeepSeek社区会员费为61元,总会员数超过3600人,在DeepSeek爆红的近一个月里,仅会员费收入就超过18万元。

有消费者发现,目前,不少所谓的培训课程是互联网信息拼凑而成,课程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只是以“人工智能”的名义赚取培训费而已。打开各大社交平台,关于DeepSeek的相关教程层出不穷,从如何使用DeepSeek的基础概念,到教授如何使用指令集、提示词更好地命令DeepSeek,再到如何用其做电商运营赚钱。这些课程的价格从9.9元到599元不等。

来自某“教程”声称,第一批人已经用DeepSeek搞到钱了,你刷短视频的时间别人用它赚钱。一个女生是新晋宝妈,教人用DeepSeek做小红书起号收费599,目前卖了20单,赚了将近12000元,她说这是小钱。第二个是给博主写短视频脚本100元一单。2025年不是AI淘汰人类,而是会AI的人淘汰不会AI的人。还有专门的AI训练营,号称可以帮助用户用AI赚取人生第一桶金。

吴女士曾经花199元购买课程,号称“可以教授DeepSeek做自媒体爆款内容”,她说,用过之后才发现,所谓课程教授的内容都非常基础。

吴女士表示,“就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我买的DeepSeek使用课程内容都特别基础,很多是网上能查到的信息,所谓的一些爆款技巧也是很笼统的,没什么参考性,感觉这个钱花得不值。”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互动媒体标准推进委员会副主席、互联网与信息科技专家包冉介绍,普通用户根本不需要去购买所谓的教程,因为DeepSeek不需要再像之前一样打磨提示词。现在各大主流AI都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与其交流。

包冉说:“先说结论,压根没有必要为这些所谓的教程花钱,因为这些教程一不专业,二不专注,三也不尊重开源世界的一个基本的规则。”

他介绍,如果仅仅是教用户怎么登录网页下载App,怎么通过一种格式化的提示词的方式,尤其不适用于DeepSeek。指令集的方式实际上它针对的是初期的大模型,它的数据训练和蒸馏的层数不够,所以说我们还需要更多指示它要怎么做,相当于带着它来做。“DeepSeek的推理能力大大增强,说人话就可以了,不用再去搞一些似是而非的这种结构化的语言,这些内容如果去向普通用户进行收费的话,太黑了。”

包冉认为,目前的大模型归根结底依然是注意力机制。它实际上是经过训练的语料,它训练的是一种不同字词之间的组合概率,这种组合概率只要被自认为是合理的就会被输出。如果是做严肃的工作,比如写论文,一定要做二次的查证。如果你希望它进行代码的编辑,也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和debug。

包冉建议,如果有用户希望将DeepSeek或其他大模型部署在本地,那么学习相关的教程也是必要的。

“DeepSeek爆火,培训课火热”的类似情况并不少见。此前,区块链、元宇宙、ChatGPT等概念大火时,都有过类似培训课程的出现。这背后既有市场需求的推动,也有一些人在追求短期利益,消费者需要仔细甄别课程质量和性价比,避免被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误导。其次,可以通过自学、参与开源社区等方式,来获取DeepSeek相关知识和经验。

图片来源:IC photo

山寨网站碰瓷DeepSeek,散发着一股功利味道

围绕新应用展开的形形色色的碰瓷行为大行其道,显然值得警惕。应该看到,这些仿冒行为,或是挖空心思蹭流量的种种做法,散发的是一种过度功利性的气息,与DeepSeek这样的现象级应用诞生所需要的潜心创新的定力,本身构成了一种巨大的违和感,并且也可能对其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诸如“用DeepSeek月入40万”“怎么用DeepSeek躺着赚钱”等各类吹嘘用DeepSeek实现一夜暴富的文章,也开始被大量炮制出来。这不仅是误导公众,也在实际上增加了DeepSeek乃至各类人工智能产品被社会正确接纳和使用的成本。

更有甚者,还有大量的碰瓷行为,实际是在制造一系列的权益风险。如有报告显示,有人瞄上DeepSeek的黑产,用“山寨”来传播恶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或骗取订阅费用;还有人紧跟技术潮流,推出所谓“DeepSeek加持”的各种高大上功能的空气币(无实质价值的虚拟货币);甚至出现宣称可购买DeepSeek内部原始股的网站……很显然,这些仿冒,已不仅仅是简单“蹭流量”,而是打着DeepSeek的名头搞诈骗,损害企业形象,也给社会制造了一个个权益陷阱。

面对这些风口之下的碰瓷行为,一方面,公众需要提升警惕意识,在使用新应用或是接触相关信息时,不妨多些审慎和求证,防止被仿冒、山寨账号所误导。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新应用诞生后所可能出现的“黑产”和诈骗陷阱,相关部门也需要强化针对性的治理打击。这是深化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应有之义,也是营造健康的创新环境、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极目新闻、南方plus、新京报

编辑 常江

校对 张彦君

来源:上上默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