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21000转超高转速,实现高效净须,告别胡渣困扰!未野MRX剃须刀实测

B站影视 2025-02-08 17:14 3

摘要:剃须对于男士来说是个不容忽视的日常琐事,整洁的胡须可以带来良好的形象气质,让人看起来更加精神。想要获得舒适的剃须体验,剃须刀的选择就非常重要,常见的剃须刀无非手动和电动,而电动剃须刀里面,能够清洁彻底,同时操作丝滑的,还非往复式剃须刀莫属。

剃须对于男士来说是个不容忽视的日常琐事,整洁的胡须可以带来良好的形象气质,让人看起来更加精神。想要获得舒适的剃须体验,剃须刀的选择就非常重要,常见的剃须刀无非手动和电动,而电动剃须刀里面,能够清洁彻底,同时操作丝滑的,还非往复式剃须刀莫属。

未野,一个专注于极限运动领域的品牌,致力于为对剃净度、贴合度有着极高要求的运动爱好者提供卓越的剃须解决方案。它摒弃了繁复的广告营销,而是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发烧级的性能和顶级配置上,确保每一款产品都能满足最严苛的标准,赢得了CCTV的展播推荐,还获得了众多专业运动员的力荐。

浓密粗硬的胡须,需选择剃须力强劲、刀头锋利的往复式剃须刀,以确保彻底剃净,最近我也在用一款未野往复式剃须刀,这款剃须刀用料扎实,有着人性化的设计,刀头能精准贴合脸部轮廓,剃须效果出色,而且续航较长、噪音不大,是个特别适合日常携带的小工具。

未野往复式剃须刀的设计非常好看,采用了硬朗的造型,看起来像个小锤子一样,同时机身非常小巧。相比于同类产品,这款剃须刀采用了5刀头的结构,配置堪称豪华,而且动力强劲,剔除胡茬轻而易举,而且手感舒适,十分稳当,湿手操作也很流畅。

在配置上,这款剃须刀的刀头采用德国进口浮动五刀头设计,搭配同为德国进口的598HV不锈钢刀叶,剃须时刀头可随脸部轮廓灵活浮动,很容易将胡须清理感觉,而且剃须效率很高。它的刀叶经过精细工艺打磨,久用不钝,因此即便胡须偏硬的朋友,也不用去频繁更换刀头,而且它还不容易损伤皮肤。

为了实现更好的剃须效果,这款剃须刀的刀头的布局与形状经过了精心设计,以便其全方位贴合脸部,实际使用中,我感觉像是下巴、脸颊,还有颈部等部位,都很容易清洁。它的刀网是0.041mm微米级超薄网膜,超薄贴肤,剃须时与皮肤接触几乎无异物感,而且能够清理大量胡须,同时有效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与伤害,肌肤敏感的朋友也能够安心使用。

具体来说,未野往复式剃须刀采用了的是创新3D浮动刀网与5刀头浮动设计,配合0.5毫米沉浮无死角贴合科技,即便是痘痘边缘等难剃部位,也能够被安全清洁,剃净胡须无残留。

在电机方面,未野摒弃了常见的铝制电机,转而采用纯铜电机,能够实现21000转/分钟的高速运转,带来533万次/分钟的切剃运动。搭配创新的30°锐角薄刃切剃工艺,切割效率极高,即使是大胡子也能迅速剃净,且剃须过程中动力强劲稳定,不易出现卡顿现象,所以即便胡须稍长,也不用担心剃须时会被卡住。

值得一套的是,这款剃须刀还具备V - ZUS 3.0智能引擎算法,它能够让剃须刀根据胡须浓密程度自动调节切剃力度,结合超薄8K顺滑刀面与精密DSE梳理技术,有效减少剃须过程中的摩擦与卡须夹须现象。在用这款剃须刀之后,下巴上不会有泛红出血,非常舒服。

毕竟要想让下巴保持清爽,剃须刀每天都要用一次,最近实际使用未野往复式剃须刀时,它丝滑的剃须体验真的十分突出。刀头贴合脸部轮廓,操作流畅自如,无需用力按压,只需轻轻滑动,就能达到理想的剃净效果。

而且它的震动力度刚刚好,对皮肤贴合度很出色,鼻翼两侧、下颌角等细节区域都可以精准剃净,刀网贴肤不刺激,无刀片割切感,只剃胡须不伤皮肤。剃须后,脸部光滑柔软,胡茬都被清理干净,皮肤清爽无泛红刺激,每天早上不到一分钟就可用获得良好的状态。


净须效果同样令人满意,刀片打磨精细,刮后皮肤光滑细腻,胡须密集区域也能将每根胡须根部剃净。早上剃须后到下午,胡茬不明显,脸部依旧清爽整洁。鼻下、下巴等区域处理毫无遗漏,触摸脸部,非常光滑,让男士们在社交场合更加自信满满。

这款剃须刀续航与便捷性也很让人满意,90分钟的续航能力满足了长期使用的需求,即使在外出旅行或出差时,也不用担心剃须刀突然没电,因为这款剃须刀还有5分钟闪充即用功能贴,短暂充电即可应急,并且它用的是常见的USB-C接口,充电非常方便。

此外,这款剃须刀具有IPX7防水的特性,所以支持干湿两剃,干剃更加的快捷,湿剃更加舒服,这款剃须刀都能轻松应对。同时,剃须刀上面还带有小屏幕,支持剩余电量显示,边用随时掌握剃须刀的电量情况,此外这款剃须刀也有童锁功能,外出携带加上童锁,可以避免剃须刀被意外触发。

综合来看,未野往复式剃须刀在设计与实际使用中都表现出色,令人印象深刻。主要在剃须效果上,它的动力更强劲,能轻松应对各种胡须类型。整体颜值也相当高,赠送的布袋方便日常收纳,外出携带会更加方便。对于胡须比较茂密的朋友来说,未野往复式剃须刀确实非常值得选择。

来源:科技新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