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从家里的药箱里翻出了一些消炎药,想着吃了药很快就能好起来。然而,吃了消炎药之后,她的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在接下来的三四天里越来越严重。流鼻涕的情况更加频繁了,嗓子疼得连吞咽口水都变得困难。更糟糕的是,她开始发起了高热,体温一度飙升到了 39℃,全身的肌肉也
55 岁的姜女士(化名)起床后就感觉鼻子不太舒服,不停地流鼻涕,嗓子也有点干痒,还有些轻微的疼痛。她没太在意,觉得这就是普通的感冒。
她从家里的药箱里翻出了一些消炎药,想着吃了药很快就能好起来。然而,吃了消炎药之后,她的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在接下来的三四天里越来越严重。流鼻涕的情况更加频繁了,嗓子疼得连吞咽口水都变得困难。更糟糕的是,她开始发起了高热,体温一度飙升到了 39℃,全身的肌肉也酸痛无比。
姜女士这才意识到,这次的 “感冒” 好像不太对劲。在家人的陪同下,她急忙去了医院。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诊断,姜女士得的根本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甲流。
在生活中,像姜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但他们不知道,这些看似相似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感冒、流感、肺炎等不同的疾病。而这些疾病在治疗方法和预防侧重点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不能正确区分和应对,不仅会延误病情,还可能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感冒、流感、肺炎这三种疾病在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区别,避免在生活中犯同样的错误。
在季节交替的时段,或是气温骤变的日子里,我们身边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有人不停地咳嗽、打喷嚏,还有人发起了高烧,精神萎靡不振。面对这些类似的症状,多数人第一反应往往是觉得自己得了普通感冒,便随意买点感冒药服用,想着休息几天就能康复。
然而,这些看似相同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截然不同的疾病,感冒、流感和肺炎就是极易让人混淆的几种。这三种疾病的严重程度有着天壤之别,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
判断失误的话,不但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因为治疗不当,给身体带来更严重的伤害。因此,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我们维护自身健康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正确认识感冒。
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引发的。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这些病毒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们就像伺机而动的 “敌人”,时刻寻找着入侵人体的机会。
当我们因为过度劳累、熬夜、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免疫系统对病毒的防御能力就会减弱,病毒便会趁虚而入。
病毒首先会感染鼻腔、咽喉等上呼吸道部位的黏膜细胞,在细胞内大量繁殖,破坏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感冒初期,患者通常会出现打喷嚏的症状。这其实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过打喷嚏将病毒和一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紧接着,鼻腔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导致鼻塞、流涕。
鼻涕刚开始可能是清澈的水样,这是由于病毒刺激鼻腔黏膜分泌了大量的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鼻腔黏膜会受到细菌等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鼻涕就会变得黏稠。
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轻微的咳嗽。这是因为咽喉部的黏膜受到病毒刺激后,引发了反射性咳嗽,试图清除咽喉部的异物和分泌物。
此外,患者还可能感觉到咽干、咽痒或有烧灼感。
这是因为咽喉部的黏膜在炎症刺激下,局部神经末梢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感冒引起的发热情况相对较少。
即使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 38℃,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相对较弱。而且这种发热持续时间较短,一般 1 - 2 天就能自行退热。
还有,感冒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逐渐清除病毒,多数患者一周左右就能自愈。不过,在患病期间,这些症状虽然不算严重,但也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比如影响睡眠质量,导致食欲下降等。
第二,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性最强,也最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流行。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极强,它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病毒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
而且,流感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传播。比如患者触摸过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其他人再接触这些物品后,又触摸自己的口鼻眼,就有可能感染病毒。
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迅速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在细胞内大量复制,并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会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因此,流感患者起病非常急骤,往往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达 39℃甚至更高,而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会持续 3 - 5 天。
除了高热,患者还会伴有明显的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会导致体内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头痛和肌肉酸痛。同时,炎症反应还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的症状。
呼吸道症状相对全身症状可能会稍轻一些,但也会出现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流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流感病毒感染会破坏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使细菌更容易侵入肺部,从而引发肺炎。
此外,流感病毒还可能侵犯心脏、神经系统等其他器官,导致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流感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第三,肺炎。
肺炎,是一种涉及终末气道、肺泡以及肺间质的炎症病症。它的致病因素极为多样,不仅涵盖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各类病原体的侵袭。还可能因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非感染性因素诱发。由于致病源的差异,不同类型肺炎的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也各有特点。
就拿细菌性肺炎来说,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较为常见的致病菌。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体吸入含有这些细菌的空气后,细菌便会在肺泡内迅速大量地繁殖。在繁殖过程中,细菌会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会对肺泡壁及其周围组织造成严重的破坏,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患上细菌性肺炎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以及咳痰等症状。
其中,咳出的痰液一般呈现黄色脓性。这是因为在炎症反应的过程中,大量的中性粒细胞会聚集在肺泡内,这些细胞会积极地吞噬细菌,但在吞噬过程中,它们自身也会死亡。死亡的中性粒细胞与坏死的组织细胞等物质混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种具有特征性的脓性痰。
病毒性肺炎则是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肺泡上皮细胞后,会在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痰可能相对稀薄,因为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的渗出相对较少。
而且,肺炎患者除了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这是因为炎症导致肺泡的气体交换功能受损,氧气不能充分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也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引起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同时,炎症刺激胸膜,会导致胸痛。
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导致低氧血症,出现口唇发绀等症状。
肺炎的诊断相对复杂,除了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外,还需要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病变情况,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此外,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痰培养等。
血常规可以了解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痰培养则可以明确病原体的种类,为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总之,感冒、流感和肺炎虽然症状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病因、症状、诊断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呼吸道症状,不要盲目自行判断和用药。应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专业诊断,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能让我们的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治疗方面,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别慌,接下来医生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抗病毒治疗,因为大多数感冒病毒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目的是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促进痰液排出;多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力。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
例如,伪麻黄碱可以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塞症状;氯雷他定可以阻断组胺的作用,缓解流涕、打喷嚏等过敏样症状;右美沙芬则可以抑制咳嗽中枢,减轻咳嗽症状。
流感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和复制,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肺炎患者的治疗,则需要根据病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如果是细菌性肺炎,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以确保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
病毒性肺炎则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必要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病情严重的肺炎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措施,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保证身体的氧供。
还有,在预防方面,虽然感冒、流感和肺炎的预防方法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各自的侧重点。
对于感冒和流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勤洗手可以有效地去除手上的病毒和细菌,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因为病毒和细菌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人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
再者,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当人体接触到流感病毒时,这些抗体就可以识别并中和病毒,从而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建议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等易感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而预防肺炎,除了要注意个人卫生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等,可以接种肺炎疫苗。
肺炎疫苗可以预防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病原体引起的肺炎,降低感染肺炎的风险。
总之,感冒、流感和肺炎虽然都有呼吸道症状,但它们在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差异十分显著。我们在面对这些疾病时,一定要保持警惕,确诊疾病后对症治疗,方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支原体肺炎近期高发家有孩童多留心[N].家庭医生报,2024-11-11(001).
2、吴佳佳.流感药物有必要囤吗[N].经济日报,2025-01-19(005).
3、黄飞.流感季节,这些人群更要当心[N].青岛日报,2025-01-21(008).
#天南地北大拜年#
来源:康复科医师安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