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今年正月初二,堵在高速公路上的那一刻,看着手机上十几个未接来电,我突然不想再做那个乖巧懂事的“专职大厨”了。
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因为心疼母亲,我这几年初二回娘家,都尽心尽力给全家人做一桌子好菜。
母亲总说我孝顺,说她享上了女儿福,可却没人愿意帮忙搭把手,都是我一个人在厨房忙碌。
就在今年正月初二,堵在高速公路上的那一刻,看着手机上十几个未接来电,我突然不想再做那个乖巧懂事的“专职大厨”了。
我妈一辈子都在家务中度过。她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从我记事起就几乎没有离开过厨房和洗衣机。
我看着她从年轻到年老,身上的风韵早已被烟火气磨平,岁月也把她的背脊拉得越来越弯。
每到春节,尤其是初二,她就更忙了。每年年初二,亲戚们都来我家,我妈不得不准备大餐招待每一位亲戚。我妈总是跑前跑后,忙得不可开交。
一大早就要准备各色食材,张罗着煎炸烹炒,一天下来,围裙上沾满了油渍。
记得有一年,姑姑们带着孩子们从外地赶回来,餐桌上热腾腾的菜肴几乎都还未端上桌,大家就开始讨论下一道菜怎么安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似乎没有人真正体会到我妈内心的疲惫。
“妈,你歇会儿吧。”每当我这样说,她总是摆摆手:“不累,不累,看到你们吃得开心,我就高兴。”
结婚前,我从未想过母亲身上的担子有多重。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小家,每天忙着上班、做饭、收拾屋子,才真正体会到她的不容易。更别说过年期间,她要准备的可不止一顿两顿饭,而是连续好几天的流水席。
有次春节,我回娘家看到母亲的白发又多了几根,眼角的皱纹也深了些。那一刻,我的心被狠狠揪了一下。
她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厨房里忙活,准备着招待亲戚的菜品。案板上码着切好的五花肉,一旁腌制着几条鲜活的鲫鱼,还有她最拿手的四喜丸子的馅料。
“妈,你这是要准备多少菜啊?”我靠在厨房门框上问。
“也不多,就十个菜八个菜的,亲戚来的人多,怎么也得准备得丰盛些。”母亲头也不抬地应道。
看着她忙碌的背影,我突然觉得鼻子一酸。这些年,她一直这样任劳任怨,把所有的重担都扛在自己肩上。
那天早上,我照例回到娘家。刚进门,就看见母亲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额头上已经沁出了一层细汗。她的右手还缠着纱布——前几天切菜不小心划伤了。
“妈,你这样怎么行?今天我来做饭吧。”我二话不说,拿过她手中的铲子。
“使不得,使不得!”母亲连忙推辞。
“什么使不得,我是你闺女。”我边说边系上围裙,“你就在一旁指导我,保证做得合你心意。”
说实话,我的厨艺跟母亲比还差得远,但这些年跟着她学,总算也能拿出几道拿手菜。红烧狮子头、糖醋排骨、清蒸鲈鱼……每一道都是母亲教会我的。
我先是把提前准备好的食材分门别类地摆好,然后开始着手制作。案板上鱼肉横切,刀光翻飞;锅中油温渐起,香气四溢。母亲在一旁看着,时不时提醒我火候的掌控。
“倩倩,你这手艺见长啊!”二姑尝了一口糖醋排骨,眼睛一亮。
“是啊,这狮子头口感特别好,都赶上你 妈 的水平了。”三姑也笑着夸赞。
我偷偷瞄了眼母亲,只见她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我闺女厉害着呢,现在我也能享享清福了。以后初二就交给她了!”
这话一出,在座的亲戚都笑了起来。我的嫂子王芳却若有所思:“要不咱们轮流来?我也可以帮忙的。”
“不用不用,倩倩做得好,就让她来吧。”二姑连连摆手,“再说你初二不是要回娘家吗?”
就这样,我成了初二掌勺的“专职大厨”。说实话,这活儿确实不轻松。每次要准备十几道菜,从早忙到晚,腰酸背痛是常事。但看到母亲能够坐在饭桌前,跟姑姑们说说笑笑,我觉得再累也值得。
只是渐渐地,我发现这个“专属任务”似乎变了味。亲戚们理所当然地等着我来做饭,却鲜少有人来帮忙。每次我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时,外面的说笑声总让我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但过年嘛,我总安慰自己,大家开开心心的就好。何况母亲也曾这样默默付出了几十年,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每逢初二,我总是早早就开始盘算:荤菜素菜要搭配得当,大鱼大肉不能少,应景的年味小炒也要备上几个。更重要的是,还得考虑到长辈们的口味和健康需求。
去年初二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清晨六点,我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天还没亮,寒气就顺着窗缝往里钻。我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开始收拾第一道菜的食材。
“闺女,要不要我帮你洗菜?”母亲站在厨房门口,欲言又止。
“不用,您歇着吧。这些年您也累够了,该歇歇了。”我笑着回绝,心里却暗暗叹气。每年这个时候,母亲总想来帮忙,可她的腰伤一直不见好,我哪敢让她动手。
案板上,刀起刀落。锅里,油烟缭绕。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额头上的汗水直往下淌。
外面客厅里早已经热闹,姑姑们的说笑声,表兄弟们的玩闹声,此起彼伏。
“倩倩啊,今年还是你掌勺,我们就放心了!”二姑坐在沙发上,举着茶杯笑眯眯地说。
“就是就是,上次吃你做的红烧肉,我念叨了好久。”三姑也跟着附和。
我从厨房里探出头,挤出一个笑容:“马上就好,您们再等一会儿。”
转身的瞬间,笑容消失了。每次都是这样,亲戚们觉得我做饭是理所当然的,却从来没人想过来帮把手。就连盘子都懒得收,全都堆在厨房的水槽里。
丈夫小李站在一旁帮我淘米,小声说:“要不今年咱们多叫几个菜回来得了,你也别这么累。”
我摇摇头:“算了,都这么多年了。再说叫外卖,亲戚们肯定有意见。”
其实心里早就有了怨气,可每次看到母亲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我就什么都说不出口了。记得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默默地付出,从不计较。
今年的初二,注定是不平静的。
早上8点,我就收拾好了所有食材。丈夫小李早早把车子发动起来,等着载我去娘家。
“今天走高速吧,应该会快点。”我看了看导航,建议道。
谁知刚上高速没多久,前方就堵成了长龙。远远望去,警灯闪烁,似乎是发生了事故。
“怎么回事?”我探头张望。
“前面好像撞车了,看样子挺严重。”小李皱着眉头说。
车子走走停停,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看着手机上的时间,心里越来越着急。往年这个时候,我早就该在厨房里忙活了。
“叮铃铃”,电话响了。是母亲。
“闺女,你们到哪了?马上就九点了。”母亲的声音里带着焦急。
“妈,前面出车祸了,现在路上特别堵。我们动都动不了。”我解释道。
“这可怎么办?你二姑三姑都来了,就等着吃你做的饭呢。”
我还没来得及回话,电话那头就传来姑姑的声音:“让倩倩快点来啊,我们都饿了。”
挂了电话没多久,叔叔又打来了:“都九点多了,你看看几点了,让长辈们饿着多不好。我们可都是专门来吃你做的饭的。”
我深吸一口气,刚要解释,“闺女,你是不是不想做饭,故意找理由?大家都等着呢。”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我压抑多年的情绪,我把手机调成静音,可未接来电的提示仍在不断跳动。十分钟,就接到了十几个电话。
“老婆,你脾气太好了。”丈夫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他们都把你当免费厨师了。”
我望着窗外,突然感到一阵疲惫。记忆中那些温馨的团圆场面,在这一刻变得讽刺起来。是啊,如果没有我,他们是不是就真的没办法吃上一顿饭?
终于,两个小时后,前方的事故现场清理完毕,车流开始缓慢移动。
“前面路口调头吧。”我突然开口。
“啊?”丈夫愣了一下。
“回家。今年,我想做顿饭给自己吃。”
这一刻,我仿佛听见了枷锁碎裂的声音。
车子缓缓掉头,手机还在不停地震动,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我什么时候到。我看着那一串未接来电,心里五味杂陈。
“你说,我是不是太任性了?”我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轻声问丈夫。
“不会啊。”丈夫握着方向盘,语气坚定,“你已经付出太多了。这么多年,过年过节的,别人都在享受,就你一个人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他们有谁体谅过你?”
我沉默了,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往年的场景:案板上堆积如山的食材,灶台上腾腾的热气,满屋子飘散的油烟味……而我像个陀螺一样,在厨房里不停地转圈。
每次端菜出去,看到的都是大家其乐融融的场面,可从没人问过我累不累,渴不渴。
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母亲。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挂断了。紧接着,一条微信跳了出来:“你怎么回事?大过年的,让这么多人干等。亲戚们都说你不懂事。”
这句话就像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我压抑多年的委屈。眼泪不受控制地滚落下来,模糊了视线。
丈夫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有时候人就是这样,越是默默付出的人,大家反而越不珍惜。”
我擦了擦眼泪,打开手机相册。里面存着去年初二的照片:满满一桌子菜,亲戚们举着酒杯推杯换盏,唯独没有我的身影。因为那时的我,还在厨房里准备最后一道汤。
“他们以为我是铁打的,可我也会累,也会委屈啊。”我喃喃自语。
回到家已经是中午了,推开门,屋子里冷冷清清的,但莫名觉得舒心。
“要不要一起做顿饭?”丈夫笑着问我,“就咱们两个人的。”
我点点头,系上围裙。这一次,不用考虑十几个人的口味,不用掐着点赶着做,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做饭,丈夫负责打下手,我专心掌勺。很快,一桌清淡可口的饭菜就做好了:清炒小白菜、红烧排骨、番茄蛋汤……虽然比不上往年的阵仗,但每一道都是用心之作。
“这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丈夫夹了一筷子菜,由衷地说。
正吃着,母亲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这次,我深吸一口气,接通了。
“你到底什么意思?大过年的,让长辈们等这么久!”母亲的声音里带着愠怒。
“妈,”我平静地说,“这些年,您辛苦了。但您有没有想过,我也很累?为什么做饭一定要我来?为什么大家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我的义务?”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母亲的声音:“既然你觉得辛苦,以后你就别做了,我一个人受累就行。”
“妈,您还是不明白。”我叹了口气,“我不是不愿意做,我是希望大家能理解:这不是我的义务,而是我的心意。如果连这份心意都被当成理所当然,那还有什么意义?”
挂了电话,我望着窗外。今天的选择也许会让很多人不理解,也许会被说不懂事、不孝顺。但有些改变,总要有人先迈出第一步。
那些积压多年的委屈,在这一刻似乎都化作了前进的动力。我相信,这个春节过后,一切都会不一样。因为我终于学会了爱别人的同时,也好好爱自己。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来源:林深史见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