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女!《六姊妹》:汤为民到死都不知道,张秋芳把他算计得有多狠

B站影视 2025-02-08 13:07 3

摘要:《六姊妹》原著里,当张秋芳拿出镇医院开出的“处女膜破裂”的检查结果,汤为民连声说是误会,却又不能说出实情。

《六姊妹》原著里,当张秋芳拿出镇医院开出的“处女膜破裂”的检查结果,汤为民连声说是误会,却又不能说出实情。

毕竟,他那个跟家丽“生米煮成熟饭”逼双方父母就范的策略,实在太上不了台面了。

本来,家丽就不同意他这样做,可他自从有了这个想法就像魔怔了一样一意孤行,最后才被秋芳钻了空子。

而意外事故发生后,“受害人”秋芳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的那种神情落寞和羞愧难当,导致家丽都觉得是她“拖累”了秋芳。

至于唯一能为这件事“负责”的汤为民,明知背后有蹊跷,却又百口莫辩:

“这个检查一定有问题,都是赤脚医生,她们懂什么膜不膜,都是乱说,那天我根本,根本就没有进去!”

等回了城,秋芳见家丽和为民闹别扭,就当机立断去找汤婆子哭诉了为民在肥西时对她的“情不自禁”,这才有了汤婆子找刘妈求亲那一幕。

不过,剧里却把书中最能体现秋芳心机的这段给删没了,很大程度减弱了三人之间的情感纠缠。

01、心眼儿多。

自从和家丽跟奶奶来到田家庵,邻居家张秋芳就成了她的参照物。

相比于家丽这个没有一点女孩样的混世魔王,年龄比她大不多却远比她懂事听话的秋芳,简直就是乖孩子的典范。

确切的说,应该是秋芳身上有一种远超家丽、为民等同龄人的成熟。

在家丽还天真地想着要做穆桂英、花木兰那样的女中豪杰时,秋芳已经有了快快长大,好早点脱离家庭的想法。

小小年纪的她,就已经在盘算着,长大要组建一个什么都自己说了算的小家庭,还要拥有一份能让她做自己人生主人的工作。

而当秋芳听到家丽这个何家的长女把自己当半个儿子看,立志长大要帮爸爸和奶奶照顾家里,还忍不住苦口婆心劝她为自己打算:

“我们家还好,你们家那么多姊妹,家庭压力那么重,你是老大,你得承担多少,所以我说,早点长大,早点飞出去,过自己的日子。”

当时,家丽爸妈已经生下第四个女儿家欢了,而张家却只有秋芳一个女儿。

不过,秋芳家里也并不消停。

老张被单位外派巢湖常年不在家,刘妈心态再好也不可能没怨言,才会把她管得很严,尽管她一直表现得很听话懂事,心里其实很不耐烦。

而且,在秋芳看来,她妈嫁人嫁得很失败,尤其是有了弟弟秋林后,她妈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就更显得孤苦了。

这种人生,根本不是秋芳想要的,她要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而不同于只长个子不长脑子的家丽,秋芳的心眼简直太多了,把拈轻怕重这个词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说,大串联时,家丽热血上头地要去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接见,秋芳却以要照顾生病的弟弟为由留在了家里。

这个借口哄哄家丽也就罢了,在老太太何文氏眼里就不够看了:

“怎么她家就一个弟弟就能有事,你屁股后头还有三个妹妹却永远是闲人一名。”

可眼看自己就差把话挑明了,孙女还懵懂无知地认为是赶巧了,老太太忍不住恨铁不成钢地数落家丽连秋芳一半的机灵劲都没有。

当红小兵在外打打杀杀时,家丽和秋芳也被裹挟其中,只不过秋芳还没野几天,很快就被刘妈给圈在了家里带弟弟。

等到学校组织知识青年去古沟下乡体验农业生产,家丽没头没脑地积极响应号召,而秋芳却又以家里有困难规避开了。

可以说,明哲保身这一套,被刘妈和秋芳母女给用得炉火纯青,不是家里有事,就是要带弟弟。

02、回城的隐情。

三个人虽然一起长大,可一向都是家丽和为民打打闹闹,秋芳一直表现得很文静。

不过,从一些小细节里就可以看出,秋芳很早就对为民有意了,正是靠粗枝大叶的家丽打掩护,她才能不惹半句闲话地光明正大地注视着他。

只不过,对方的心不在她身上,根本看不到她的那些好。

一直到家丽因为大老汤兄弟几个整治她爸,要跟为民划分阵营保持距离,秋芳这才开始有点急了。

没看到,为民骑车追家丽,却不小心连人带车摔进个大坑里,家丽连头都没回,秋芳却心疼地说别摔坏了。

甚至,她还怂恿家丽跟为民保持地下联络,至于最后找谁当那个联络员,结果可想而知。

好在,家丽这人豪爽惯了,根本干不来那么细致累人的活儿,又不是没人玩了,非要跟他玩。

家丽跟为民去古沟插队那半个月,秋芳自己不想去。

可是,她又担心他们俩走得太近,才会跟她妈说两人的闲话。

刘妈也是深知何汤两家的恩怨,更知人言可畏,才会委婉地提醒老太太要“小心家丽和大老汤家大儿子。”

于是,这才有老太太以老何家家委会的名义,勒令家丽,不许她跟大老汤的大儿子汤为民来往。

很快,就到了知青上山下乡。

家丽和为民都被下放到肥西,秋芳却被分到了肥东,虽说只差一个字,里面却差着整个合肥,秋芳本就对为民暗藏心事,看到通知就更失落了。

可名单都贴出来了,她就算有意见,这下也无计可施了。

不过,当有过几天插队经验的家丽跟她解释清楚了,知青到乡下会分男女宿舍,原先还以为他们俩会混住在一起的秋芳才算有所释怀。

可当她过年时得知家丽和为民都没回家,本就不平静的心里难免又起了波澜。

等到家丽和为民先后被抽调回城工作,秋芳却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回城,不仅刘妈开始着急了,秋芳估计也坐不住了。

要知道,家丽回城的名额是她爸给大队长、小队长送礼换来的,为民能回城肯定也是大老汤找对了门路。

可秋芳爸不在家,刘妈一个女人又跟没脚蟹似的,只能干着急却根本使不上力。

但悬乎的是,为民回城没多久,秋芳就因为表现好而被推荐回城,还被安排在淮河商店做营业员。

在当时,在淮河商店上班,可是个众人羡慕的差事,因为全区最时兴的商品,淮河商店的店员总是最先知晓的。

而且,回城后的秋芳,还一改原先的文气朴素,变得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又是美白,又是烫头的。

结合后来发生的事儿,以及大老汤抹黑家丽时说她靠着无本买卖才回的城,让人不得不怀疑秋芳为了回城到底做过什么?

03、不死心。

秋芳对自己新烫的发型很有信心,可为民跟她擦肩而过时却视若无睹。

她鼓起勇气问他自己身上有什么变动,提醒了两次他都没反应过来,可家丽的发型变动得还没她的大,也没她的时髦,为民却不仅一眼就看出她新换了发型,还不吝赞美。

见此情况,秋芳脸上就有点挂不住。

最后,她还是从秋林这个家丽“被中藏人”事件的见证者嘴里得到了答案:“那是因为为民哥和家丽姐在谈对象。”

本来,秋芳还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直到她妈看了她的日记,开始用家丽和为民的事儿敲打她,并提醒她别陷进去。

“我是提醒你,为你好!老汤家是什么家庭?儿子再好,老子娘不行谁嫁过去就是受罪!你要受罪不要紧,不要连累我们这个家,你爸甩手不管,我不能不问。我是你妈,也是你爸,我的全部考虑,都是为了你以后幸福!”

只是,一心要追求自己幸福的秋芳,只顾得震撼于家丽的大胆,对刘妈苦口婆心让她死心的劝导,硬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再加上,当时何汤两家都极力反对家丽和为民在一起,秋芳那颗躁动起来的芳心就更不可能冷却了。

哪怕她看着为民一心扑在家丽身上,心像被捅了个大窟窿。

后来,秋芳代替家丽跟为民搭档演唱《兄妹开荒》,可为民却“临阵脱逃”,秋芳为此难过了好一阵,同时也算看明白了,为民心里只有家丽。

“她不服,不甘,不痛快,可感情的事就是没道理好讲。她和家丽,还是好姊妹,好朋友。家丽对她也没有变。”

可秋芳这边刚想消停,汤婆子为了拆散家丽和为民,却把主意打到了她身上,以替为民赔罪道歉的名义,把张家母子三人请到汤家吃饭。

饭桌上,汤婆子突兀地为儿子向刘妈提亲。

不说刘妈本就对汤家这个火坑避之唯恐不及,忙不迭地找借口推辞,为民就先揭竿而起愤怒的离席了。

直到看到为民当时那种着急,厌恶,急于想撇清,不愿意跟她扯上关系的表情,秋芳才百分百确认,他是不爱她的,少女时代的梦幻一夕破灭。

“她还恨自己,恨自己忘不了他,戒不掉他,就算他不喜欢她,只要汤家愿意,只要他肯妥协,她还是会答应跟他处朋友。”

正因为这样,秋芳虽然不想勉强他,却仍抱有一种幻想:有朝一日,汤为民会爱上她的。

毕竟,何汤两家的世仇在那摆着呢,家丽和为民从肥西回来后,才一直没敢把两人交往的事儿正式告诉双方父母,只敢做“地下党”。

秋芳也是中了魔,才会认为,就算为民真心喜欢家丽,可只要他没有勇气冲破家庭的牢笼,她就还有希望。

恰好,当汤婆子得知为民又和家丽一起报名,要重返肥西参加“农业学大寨”的学习,又给秋芳做工作让她一起去。

当时,秋芳爸的单位非得让刘妈去一趟巢湖,她就想让秋芳在家看着弟弟,可秋芳宁愿带着弟弟也要去肥西。

最后,秋芳不顾为难和尴尬,考虑再三,还是托了何家老太太照顾秋林,然后报名跟去了肥西!

04、生米煮成熟饭。

临行前,秋芳就想明白了,既然为民真是她自己想要追求的,那就应该去努力争取。

所以,她在落后几天赶到木兰村后,没有先去找家丽,而是火急火燎地去男知青住处打听了为民的去处。

而为民刚从女知青小宋未婚先孕逼男方家同意她进门一事上受到启发,约家丽在麦场把“生米煮成熟饭”,来逼双方父母同意他俩在一起。

结果,秋芳找到为民的时候,天上的云正好遮住了月亮,为民误把她认作了家丽,不顾她的反抗就一把把人搂了过去。

直到后到的家丽在后面喝止,为民才发现自己扑错了人,却想不通太子为何变成狸猫了?

第二天,家丽陪秋芳去真卫生院检查,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面对一直说是误会的为民,秋芳只是低首,垂泪,无言,还是家丽看不过去,喝断了他接下来那些露骨的言语。

等三人回了城,大老汤又和何常胜联手演了一场互殴大戏,两家的关系更是势如水火,前一刻还在海誓山盟的情侣,转眼就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最震撼的还是三天后,刘妈带着秋芳爸的骨灰从巢湖回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她爸多年来对家庭的背叛。

老张犯了错误跳楼自杀,名声也搞臭了,刘妈又成天在家摔摔打打,秋芳受够了那种家庭环境,觉得一刻都待不下去。

所以,她才会主动找到汤婆子,哭诉为民因“情不自禁”和她在麦秸垛发生的那件事。

很快,汤家就去张家提了亲。

那会儿,刘妈正因为丈夫的背叛沦为街坊四邻的笑柄,这个时候汤家还愿意结亲,无疑是对刘妈的巨大支持。

“汤家愿意结亲,一来为她减轻负担,二来姐姐嫁得好,以后能多帮衬帮衬兄弟。她将来还是指靠儿子秋林。”

所以,她明知女儿的话里有水分,还是接受了汤婆子的好意,没问两个当事人的意见,两家大人就把婚给订下来了。

对此,秋芳当然求之不得,可为民也不出意料地对这种包办婚姻表示出了强烈的反对,大老汤把他锁了三天,他就幼稚地绝食了三天。

这种时候,就显现出秋芳的成熟来了:她早就知道成人的世界,胡闹并不能得偿所愿,她更相信铁杵成针滴水穿石。

所以,她才会故作大度地安抚为民,说什么她已经把那事儿忘了,就算他不同意这门亲事,他们还是好朋友。

转头,她却又找上家丽,先是诉苦卖惨博同情,再以十几年的友情恳求她去劝为民放弃他俩的感情:

“家丽,我没得选择,检查你也知道,还有那天晚上的事,我没得选择,我必须跟为民结婚。……关键是,家丽,我也爱为民,只是因为你在前头所以我想先来后到我不能说所以我一直没有说。但现在我不能不说了,为民妈来提亲了,不管为民怎么想,我必须给出我的回答。……家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只是说如果,如果你不能跟为民在一起,我愿意照顾他。……家丽,我从来没求过你,这是我今生对你的最后一个请求。”

秋芳这一大通道理说下来,家丽就算有点恨她,却也不得不承认,她有一点说得对:既然两个人没有可能,为什么不勇敢放手?

再说了,秋芳敢于如此追求自己的渴望,也正是建立在“家破人亡”的基础上,不然的话,刘妈肯定会反对到底。

家丽固然羡慕秋芳能有这样的自由,可真让她以此为代价换来婚姻自由,她也是绝对不愿意的。

要知道,何家才刚刚得到周全,一定不能破,肥西那段往事注定只是个旧梦,这小小的田家庵区,才是她的整个世界。

所以,她沉思许久,才决定“成全”秋芳,既然这一切注定要结束,就让她亲手结束吧!

当然,家丽做出这个决定时,就意味着她和秋芳的友谊也即将不复存在。

后来,当为民以去皖南泾县援助陈村水电站建设为理由拖延结婚,秋芳再次哭着请家丽“帮忙”劝他时,她才会云淡风轻的拒绝了她。

人家只是不愿计较,可并不是真的傻,更不会随便她算计和利用的!

话说,为民这个当事人,难道不知道自己被秋芳算计接盘了吗?

我看他心里未必没数,要不然也不至于家丽都结婚了,他都不接受秋芳。

可当他断了一只脚,秋芳还对他不离不弃,又千辛万苦考上大学当了医生,尽心尽力把他家给撑了起来。

与其说是他不愿相信和计较,不如说是他和整个汤家都离不开她了!

而一辈子为老汤家辛苦操劳,又何尝不是秋芳付出的代价?!

来源:头号剧委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