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演艺集团董事长周东亮:把好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方向盘”

B站影视 2025-02-08 10:40 2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围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从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4个方面作出部署。作为全国首家国有文艺院团转制单位,“改革”一直是江苏省演艺集团发展的鲜明底色,我们坚持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围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从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4个方面作出部署。作为全国首家国有文艺院团转制单位,“改革”一直是江苏省演艺集团发展的鲜明底色,我们坚持把好文艺院团发展的“方向盘”,奋力拼搏、砥砺前行,以“只有进行时”“永远在路上”的进取精神,围绕院团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传播等方面抓改革求突破促发展,努力开创江苏演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强调要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以“做强集团、做优院团”为目标,明确“全省舞台艺术创作生产引领者、重大主题性创作演出任务承担者、基层文艺院团业务发展示范者”的定位,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艺术创作生产力。

近年来,集团新创复排剧目94台,京剧《梅兰芳·蓄须记》、锡剧《装台》《追梦路上》、歌剧《周恩来》等剧目代表江苏参加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国家级艺术盛事,并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等多个奖项,艺术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获得较大提升。2024年,通过深入调研,在省锡剧团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定位,把院团分为:传承保障类、扶持类、市场经营类,正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实施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在已激活院团艺术生产活力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一团一司”,为省歌剧舞剧院、省交响乐团、省民乐团、省话剧院、省扬剧团配置公司主体,更好促进集团改革发展。

为确保对子公司的管理规范、高效、有序运作,提高整体资产运营质量,集团邀请专家团队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机制,通过下放子公司经营权限,优化对集团下属各院团的分类考核及绩效考核,推动集团从管业务向管资产转型,以资本经营为主,负责对全资、控股子公司经营方向、资产配置、重大决策、重要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通过为院团配备市场化实体、优化薪酬激励机制、迭代专业设备、引进高端人才等措施,建立健全文艺院团市场化主体地位和市场化运营机制,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加强文艺院团自身造血,推动改革发展良性循环,实现双效统一。

加快人才工作机制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加大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导青年艺术人才深入生活、扎根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为出成果、出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以不断涌现的优秀作品记录伟大时代。

人才是第一资源。集团向来重视艺术人才培养工作,先后涌现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4位、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3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21位、全国首批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领军人才1位、“文华奖”个人类奖项获得者26位、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8人次、文旅部“优秀专家”7位、江苏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11位,这些优秀的艺术家都是集团的宝贵财富和发展支撑。

根据每个院团的演员结构和实力,邀请老艺术家、专家、导演量身为青年演员打造新创、经典剧目,创排京剧《花甲知县冯梦龙》、锡剧《英雄儿女》、扬剧《推拿》等,复排京剧《锁麟囊》《骆驼祥子》、昆剧《南柯梦》等;实施江苏交响乐团青年演奏家培养计划,评出优秀青年演奏家并为其举办个人专场;不断挖掘民族乐团青年演奏员的创作活力,鼓励演奏员们“演创一体”;评弹团迎来了首批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的实习生;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继续通过举办“黄孝慈戏剧奖”“演艺之星”两个赛事活动,推出优秀艺术人才,营造比学赶超的艺术氛围,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专业支撑。

加快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工作机制,持续大胆起用新人,培养新人,深入实施名师带徒计划,不断加强梯队建设,使“以老带新”成为常态化机制。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戏曲、民乐、曲艺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要积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2023年,由集团参与承办的“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走进法国巴黎,掀起了一场“昆曲热”。法国《费加罗报》整版刊发专题报道,央视《晚间新闻》《朝闻天下》第一时间进行报道,人民网、新华网等新媒体纷纷报道活动实况,点击量超3.6亿。“推动江苏文艺作品走出去,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有关做法成效,获得2023年度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特别奖。参加中国“金钟之星”民乐团,赴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尼泊尔三国开展“丝路花语”中国民族音乐巡演活动。做好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开展好“文明遇·鉴:中国民乐江苏周”赴德国巡演、锡剧《追香记》“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巡演等活动,用艺术精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江苏文化国际影响力。做好“请进来”这篇文章,在江苏紫金大剧院引进了摩尔多瓦国家交响乐团、美国杨百翰大学歌舞团、俄罗斯远东少儿芭蕾舞团等国外演出,让国内观众在“家门口”也能欣赏到高水平的演出。

为不断深化文化传播与交流,架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连心桥。2024年集团党委决定成立外事部,专门负责对外演出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

此外,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集团用好紫金大剧院、江南剧院等院线,将优质演艺资源直达基层观众。在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全力打造“夜游天目湖”“金陵梦华”等文旅新品牌,以大型主题式与小型分散式演艺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景观与街区中。在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积极探索投资市场化新机制。通过一系列举措,努力找准改革发力点,不断优化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来源:群众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