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父亲留学归来,带回一个姑娘,要与母亲离婚

B站影视 2025-02-07 22:44 2

摘要:那一年新的文化正在冲击的社会的各个阶层,很遗憾,我和母亲就属于被冲击掉的糟粕。

图片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私聊我删除,谢谢!

作者(知):素问

6岁那年,我和母亲被父亲赶出家门。

父亲留学归来,带回一个姑娘,要与母亲离婚。

我们投奔乡下的奶奶,奶奶一反常态接纳了我们。

我以为奶奶会责怪母亲。

可是她却拿出《新青年》告诉我要认真学习。

1

我和母亲被父亲赶出家门的那天,天空阴沉沉的。

小小的我抱着父亲之前送的娃娃,跟在母亲身后。

那一年新的文化正在冲击的社会的各个阶层,很遗憾,我和母亲就属于被冲击掉的糟粕。

父亲学习了西式知识,意识到他和母亲的婚姻是属于包办婚姻,是封建思想,是落后的,追求先进的他,花了2两块大洋单方面登报解除了他和母亲的婚姻关系,随后拿着报纸便让我和母亲搬出了家。

母亲大了父亲三岁,是双方长辈主持下拜堂成亲的。

自结婚以后,母亲便操持家务,照顾家人,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也算贤良淑德,宜室宜家。

2年前,父亲前往国外留学,母亲把家里的钱财算了又算,全力支持父亲求学,一份掰成几瓣花,一心盼着父亲学成归来,父亲有了前程,她和家也就有了希望。

父亲回来的那天,与他一同归家的还有一位年轻的姑娘。

那位姑娘年轻 漂亮 有文化,是个新派女子,重要的是她已有了身孕。

「淑华,你与我本就是包办婚姻,这是封建思想,是落后的,不能作数的。」

「我与斐君才是自由恋爱,我们都要打破婚姻禁锢,多吸收文明的空气,要勇敢地追求自由,你也该去寻找你的自由。」

母亲是个旧时的小姐,不识字,小脚,和这个时代大部分女性一样,一生以自己的丈夫为天,她的天塌了,她也只能不停的哭,毫无办法。

「世维,我愿意让这位姑娘进门,我不离婚,我愿意与她平起平坐。」

「那怎么可以,斐君不可能做妾,你我均可以自己做主离婚就是。」

「你让我和小禾怎么活啊!雯君小姐,你有文化,可你也不能让破坏别人家庭啊!」

雯君小姐在一旁倨傲的看着我母亲

「你与世维,是包办婚姻,怎么能够作数,我们就是要打破一切旧道德、恶习惯,打破一切非人道的不自然的机械婚姻制度。」

「你说的我听不明白,怎么就不作数啦,我女儿都6岁了,我们该怎么办啊?」

母亲不停地哭诉,

诉说着,她与父亲刚刚新婚时候的甜蜜。

说着父亲当初不顾长辈反对,带着她与我一起来到这里安家,说着她全力支持父亲求学上进。

说着她千方百计筹措学杂费用,维持好这个家。

父母被母亲哭的也许是烦了,说愿意拿出一笔赔偿,坚决让我和母亲离开,我跟着母亲一起哭,抱着父亲不放手。

父亲皱着眉头,企图把我拉开

「小禾,我和你母亲本就没有感情,你不要哭闹。」

「世维,孩子还小,她母亲也没有文化。」

雯君小姐劝他,「只是以后这孩子还得好好教,不然跟她母亲一样连几个字都识不得,就可笑啦。」

父亲若有所思,母亲害怕了,

她怕父亲把我留下,怕我跟在后妈身后讨生活 怕她最后的一点希望也被夺了去。

她同意了父亲离婚的要求。

父亲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报纸,递给了母亲,告诉我们,他已经在报纸上做好了离婚启事,从今以后,母亲便与他再无瓜葛。

我站在母亲身后,看着父亲小心翼翼呵护着那位雯君小姐坐下,脸上露出宠溺的微笑。

以前,父亲每每学习累了,就喜欢抱着我,把我抗在他的肩头,

一边在院子里转圈一边问我小禾好不好玩啊。

然后听着我满意的回答开心之后哈哈的大笑。

父亲再也不会向从前那样抱着我啦。

那我也不要他了。

2

我与母亲就这样草草收拾了行李离开了家

临走的时候,父亲正在厨房为那位雯君小姐烧水做饭,。

以往,父亲从未进过厨房做过饭,母亲总是跟我说,父亲是读书人,读书很辛苦,家里的事就交给她来做。

母亲一个人包揽了所有家务,她舍不得让父亲写字的手去烧火洗衣。

父亲也理所应当的接受着母亲的照顾。

周围的人也曾夸赞父亲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可现在,父亲竟为了那位雯君小姐开始烧火做饭。

原来父亲不是不会,而是不想而已啊!

父亲端着做好的饭,走出厨房,看见母亲和我。

他的面容有一丝丝窘迫,随后又从容地离开。

「这个怎么吃啊?她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走,我的行李的还没有收拾呢!」

「好啦好啦,马上马上,不要生气,我去外面给你买吃的!」

父亲走了出来,犹犹豫豫又似下了一番决心。

「你们收拾好,就抓紧走吧,钱也给了,没必要纠缠啦!」

母亲似乎被刺激了一样不在哭诉,只是一言不发,带上我,走出了家。

我抱着娃娃跟在母亲身后不知所措。

「你父亲,从来没有为我做过饭,连烧火都没有。」

「当初,我与你父亲成亲的时候,我听到他跟你奶奶说都什么时代了,我的新娘还是个小脚,又不识字又守旧。」

「可是后来,你父亲对我也还不错,会帮着我说话,会带着你玩,我以为他已经不在意啦,没想到,这是他心里挥之不去的一个梗。」

我不知该如何安慰母亲,只识过几个字的我,接过母亲手中的报纸。

我甚至不能准确的找出哪一部分是父亲刊登的说明。

那一刻的我,十分迷茫,不明白父亲追求进步,为什么要抛弃我和母亲,他连我们的今后都不再过问。可母亲带着小小的我,又能怎么生活呢?

「母亲,父亲是不是不要我们啦!」

「没有,他只是一时想错了。」

「他就是,我们也不要他啦!」

母亲带着我,准备回到父亲的老家。

「奶奶会不会也赶走我们!」

「不会的。」

「可是以前,奶奶就不喜欢我。」

母亲大概是也对此事没有抱太大希望,不敢花掉仅剩的一点安置费。

她带着我风餐露宿,一路帮人洗衣干活搬东西换口吃的,一路向父亲的老家前进。

等到我们终于到达戴家老宅前,我和母亲早已跟逃难的人没有两样,我局促着躲在母亲身后,不愿意见人。

小时候每当我在这宅子里面奔跑,玩耍之际,路过的奶奶总会骂我赔钱货,骂母亲没用没能生下孙子。

那个时候,我总是偷偷躲起来,看着颤颤巍巍走路的奶奶 想着要是她早点消失就好啦!

奶奶一反常态,没有向以往一样辱骂我和妈妈,看着门前站着的我和母亲,沉默了片刻,便让我们进了家。

我好奇的探头看了看她,她也低头看了我一眼,眼中充满着我看不懂的情绪。

在多年以后,我才明白,那一眼既是惋惜又是羡慕!

3

我和母亲就这样在老宅住了下来,母亲没有向奶奶提起父亲登报的事情,也没有说今后该如何,仿佛只要她还住在戴宅的一天,她和父亲的婚姻便没有结束。

回老宅之后,我和母亲住在之前的房间里。

奶奶除了吃饭,从不主动见我们,话也比以往少了很多,渐渐的,我对奶奶也放下了防备。

这一天我依旧在院里玩,由于没有上学,没有玩伴,我便自己在花坛边看着蚂蚁搬家。

奶奶从旁边路过,看了看我,问我想不想上学,我抬头看着奶奶,

「我想识字,我想看懂报纸上父亲说了什么,为什么父亲在上面一说就不要我和母亲啦!」

「那你以后就跟着我读书吧,很多东西,你读了书,就会明白啦!」

「那我要去学堂嘛?」

「不去,哪里面没什么好学的,这里没有新式学堂,等你大一些,我们就去城里上新式学堂!」

至此,我便每日跟在奶奶身边开始学习。

奶奶对我的学习安排,很有规律。

每日早上学习,下午写字运动,每次学习三刻钟便休息一会,每学习5天便休息2天,奶奶称为劳逸结合。

每次奶奶带着我学习书本内容时,她总是教一段 跳一段,有时候念着念着她就不教了,说学习下一段。

休息的时候她总是自言自语,说什么就没有几本能好好教的书嘛。

等到写字的时候,她更是奇怪,她从不动笔,只是找出字帖,让我跟着描。

可我依旧认为她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夫子,因为我偷偷去过村子的私塾,见过里面的夫子上课时的场景,一群小孩跟着夫子一起摇头一起念书,一天下来,除了念书就是背书。

可奶奶教我却不一样,她在念到: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时,说现在是新社会了,离婚不丢人,女人也可以依靠自己,只要我好好学习,将来就不怕被人赶出家门。

当时的我还一度以为她是知道了我母亲的事情,在安慰我,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她既能让我识字,又能让我不受书本内容的影响的办法啦。

识的字多了,我终于认全了父亲登报时的内容。

那张黑白油墨的报纸上的一个角落里,写着:离婚启事:戴世维赵淑华结婚七载,近年夫妻意见不合,双方无条件甘愿脱离夫妻关系,日后男婚女嫁各听自由,永无瓜葛,恐口难凭,特登报声明为据。

「父亲这离婚登报,根本就是单方面的,他没有经母亲和您的同意,也没有写清我的去处,完全就是撇清母亲和我与他的关系。」

「呵,你父亲大概是文明的空气吸多了,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离婚,说好听一点是追求自由,难听一点就是抛妻弃女。」

我抬着头,小心翼翼的看见奶奶。

「那父亲还会回家来的嘛?可是他都抛弃我和母亲啦。」

「那要看你母亲愿不愿意啦!」

在我跟着奶奶学习的同时,母亲也在经历的学习。

奶奶说母亲不识字,责任不在她,而应归于她的父母,所以,就由她教母亲识字好了。

短短时间内,母亲凭借着毅力竟认识了四百多字,让我与奶奶大为惊异,接着母亲在奶奶的教导下不停地读书识字,文化造诣突飞猛进。

等母亲能够干净整洁的书写之后,她在奶奶的鼓励下,终于向父亲写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封信。

4

信中,母亲用尽了她目前所学,毫不留情地批判的父亲抛妻弃女的行为,又极尽嘲讽之词祝他下一段婚姻幸福美满。

父亲收到信后不知是出于亏欠还是根本不信是母亲所写,并没有回信。

只是给奶奶写了信诉苦要钱,奶奶嗤笑着把信里的内容告诉了我。

「来看看,你父亲的新婚姻估计并不美满啊!」

自母亲与我离开小家之后,那位斐君小姐,不善家务,又因怀孕,脾气较大。

父亲一边找工作,一边又请了帮佣照顾她,那位小姐热衷各种文化沙龙,聚会,宴会。

父亲又和之前一样,对经济困难的好友经常给予帮助,结果就是父亲提前预支的工资根本不够两人花销,两人为了钱财经常吵架。

父亲希望奶奶能够给与一定支持,让孩子能够平安降生。

奶奶还是给父亲回了信,信里说了什么我并不知道。

只是自那以后,我与母亲的教程便增加了寄回来的一堆《青年杂志》《新青年》。

奶奶总是让我以后好好保存这些好不容易集齐的杂志,等到我学习的《青年杂志》变成《新青年》的时候,奶奶就在我身旁,跟我不时的念叨着

「真好啊,真好啊!见证历史啦!」

「奶奶,是什么历史啊!」

「我们现在经历的一切,都是历史!」

有一次我们依旧在学习的时候,读到一篇《体育之研究》,我第一次见到奶奶激动的哭泣,她拿着报纸不停地颤抖。

「是他,是他,就是那个人啊!」

「他是谁。」

「你以后就会明白了!」

我暗暗记下了那个人的名字。

就这样,我与母亲跟在奶奶身边学习了三年。

这三年里我与母亲跟着奶奶读书、识字、看杂志、讨论外面的事情。

于此同时,奶奶开始带着家里为数不多的佣人开始开店做生意卖起了肥皂等日用品。

她还让我母亲跟着做事,每当母亲显露出唯唯诺诺的样子时,奶奶总是生气的一遍又一遍的教我母亲,要抬头挺胸,要继续读书,要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这期间,父亲来过一次信,他与雯君小姐在一次激励的争吵中,孩子没能平安降生,争吵已成家常便饭。

他十分想念我,又后悔莫及,希望我不计前嫌,能够重新恢复联系。

奶奶把信给了我,让我自己做决定,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母亲一度犹豫不决。

「他毕竟是你父亲。」

「他早就不要我们啦!」

「哎,好吧!」

三年后一天,奶奶告诉我,我们要去城里了。

她已经帮我找好了一家初小,我只要通过学校的测试,便可以直接上初小四年级。

彼时的我,已经被奶奶教导的充满自信,很是轻松的边通过了入学测试。

在高兴之余,我却害怕自己一个人住校。

我告诉奶奶,能不能继续跟着她学习,我不想离开家。

奶奶安慰我,人大了总是要离开家,不过为了方便我读书,她会带着妈妈住在城里的房子。

那时的我,只觉得,要是奶奶一直陪着我该有多好啊!

进了学校之后,我才发现,奶奶教我的东西,比起学校里的更为先进。

我入学时,任课的老师一边教我们,一边与我们一起学习新式标点符号的用途。

可是这些标点符号我在年初的时候奶奶就已经都教给我了。

5

1924年,我刚刚从高等小学毕业,奶奶和我商议这今后该去哪里读中学。

母亲希望我去教会女子中学,认为从那里毕业之后,好找婆家。

我则希望能够直接上城里的女子中学,因为我的很多同学们都是去的这个学校,

奶奶却很纠结,迟迟没有决定。

随后的一天,奶奶说,我们去大城市,还不等我和母亲反应过来,奶奶利利索索的把老宅和城里的房子铺子都处理掉了,

安置了为数不多的佣人后,带着我和母亲去了大城市,母亲一度以为我们是去投奔父亲,既忐忑又兴奋。

到了大城市之后,奶奶的表现的跟已经来过无数次一样,带着我和懵逼的母亲,找旅舍,租房子,开铺子。

安顿下来以后,奶奶一个人去转了一圈,回来告诉我,有男女同校的中学,问我要不要去,我说要去。

母亲却有些不愿意,认为男女同校,会被人说是伤风败俗。

在一旁犹犹豫豫的让我换一个学校,我不为所动,因为我知道奶奶这么做肯定是为我好。

这一天,我回到家,发现父亲来了,他是一个人来的。

见了我,脸上露出讨好的微笑。

「小禾回来啦?来爸爸这里。」

我不为所动,他尴尬的看向了奶奶。

奶奶朝我挥了挥手,让我去后院,我乖巧的答应了,转身离开。

却又躲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她们讲话。

在他与奶奶的对话中,我得知了他的近况,他与他的雯君小姐不断争吵,花销又颇大,生活难以为继。

他只有卖掉当初那套小房子,租房住。

可是父亲依然没有能挽回他与雯君小姐的婚姻,雯君小姐有一日趁他上班的时候,自己离开啦。

这次收到奶奶的信,他就立马找了过来,希望奶奶能够跟他一起住。

「母亲,你一个人在这里生活,我放心不下,你跟着我走吧!」

「哪里是一个人啦,不是还有小禾和她妈妈和我一起的嘛?」

「我就是觉得,我跟小禾妈都离婚了,她还一直跟着您,也说不过去啊!」

奶奶却突然很是生气。

「你一个登报就离婚了,你让她们母女怎么在这个世道活下去,小禾当初也就才6岁,跟着她妈妈一路乞讨回去的,你还有没有一点良心!那是你的女儿!」

「我给了小禾她妈妈安置费的,是她自己不用,我是做的不对,我对不起小禾,我也希望她们能原谅我。」

「那你是希望和小禾妈妈复婚?」

「那到没有,我跟她没有共同语言,看到她找人写信骂我,我知道,当时的我做的是有点不对,我只是希望她和小禾不要恨我。」

奶奶听完,对父亲说的话嗤之以鼻。

「你知道嘛,小禾现在在上中学啦,小禾妈妈也识字念书了,那封信,当初是她自己写给你的,现在她是我聘用的人,帮我做事。」

奶奶说完离开了屋子,离开的时候正好走到我藏身的地方,把我揪起来,一起带走了。

父亲一脸不可思议,毕竟才几年过去,母亲怎么可能从一个文盲变成一个知识分子。

但是又在见到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母亲时,他的怀疑动摇了。

至此之后,父亲常常过来,对我和奶奶嘘寒问暖,若是母亲在场,也只与他谈论奶奶与我的情况,不做过多的言语。

父亲常跟奶奶说,他静下反思,才知道自己当初错的离谱,十分对不住我和母亲。

母亲对他的指责,没有说错,他都意识到他的错误了。

6

面对父亲的回头,母亲开始还受宠若惊,后面不知怎么地也就淡了。

母亲自接手奶奶交代的生意以来,已经越来越娴熟,从她的身上,似乎也看不到之前的影子了。

有一天母亲回到家,告诉我和奶奶,她要帮朋友打一个官司。

她之前交好的一个朋友文化不高,丈夫是名文人,那人的丈夫和一名才女好了,现在要离婚,又不愿意支付赔偿费用,所有母亲要帮她打官司。

奶奶看了看满脸气愤的母亲。

「想去就去,帮一帮人也挺好。」

「那个男的是世维的朋友。」

「那又怎么样?」

「我怕我不行。」

「不管行不行,既然决定了要去帮忙,那就去帮,不要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几年你的学习就没有停过,你不比人差。」

母亲得到了鼓励,更加卖力,每天跑报社、跑书店看最新的婚姻条款,跑法庭打听类似情况。

开庭的那天,我和奶奶都跟着母亲去了,父亲作为男方朋友,也出席了。

开庭之后,那位文人,将他与情人的爱情故事,描绘的凄美婉转,令人怜惜。

同时他又振振有词讲述包办婚姻的不幸,婚后夫妻二人几乎没有交流。

他成了一个渴望爱情,希望能摆脱盲婚哑嫁下不幸的可怜人。

母亲听完后,强忍住眼中的泪光,平复下情绪后,把精心准备的稿子,放在了一边,开始空口陈述。

「你既然不喜欢包办婚姻为什么要同意结婚?既然已与妻子相顾无言,为何还与她生儿育女,你可以追求爱情,那她怎么办?她除了家庭,从此就是一无所有,你连该给的赔偿都不给,你就是自私,就是无情。」

母亲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慷慨激昂地将对方的陈述一一反驳,当她一句。

「行苟且之事,冠深情之名。」

说出后,在场的人全都沉默了。

「最后请求法官依据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议决案保护妇女,诉请对方支付抚养费与赔偿费。」

自那天之后,母亲在文人圈子里一站成名,男人们怕她给自己家中没有文化的妻子撑腰,有类似情况的女人们则纷纷上门各种求助。

父亲则在震惊之后,消失了许久,。

或许母亲的那半个小时,既是在帮助朋友,也是在为当年的自己出一口气,当初若是母亲有文化有能力,她也不会轻易被离婚。

当父亲再次来到时,他已经不敢再直视母亲了,以前还时不时希望母亲能够原谅他的心思已经消失了。

奶奶好笑的问他惊不惊讶,他的前前妻,已经成长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不再受人压迫。

离开你之后,她过的相当好。

父亲也只是唯唯诺诺说到以后没人敢娶母亲了。

母亲听完第一次当场将父亲怼了回去,用奶奶的话说 who care。

我在一旁,笑的十分大声。

笑父亲曾经看不起母亲,笑父亲如今又畏惧母亲。

奶奶还在在一旁惆怅。

「还以为你父亲要上演追妻火葬场呢,没想到你父亲直接追过头,成了没笼头的野马——悄悄儿跑了。」

「小禾啊,你要好好学习,长久以来,女人们精神饱受压抑、扭曲,形成了软弱、自卑和依附心理,失去了独立精神。只有等到将来有一天,中国妇女能真正撑起了自己的“半边天”的时候,她们才能解放,等将来那一天来到时,你要替我多看几眼啊!」

7

就这样,我和奶奶母亲,便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磕磕绊绊的生活了下来。

奶奶凭着敏锐的商业知识,母亲凭借着她的展示的能力,将我们家的小卖部渐渐换成了大卖部,从一家变几家。

奶奶总是精力充沛的不停奔走,哪怕我跟她说,我们赚的钱已经足够勉强生活,等到我以后毕业了,就能养她了。

她听完只是笑了笑说,趁她还能动,要多多赚钱,多多的囤东西,将来会有大用处,我问她什么用处时,她却不再回答我。

中学三年级那会,不知道为何,学校里的老师接二连三突然就消失了。

前一天还在给我们讲课,第二天就不见了,学生们议论纷纷。

剩下的老师也只是告诉同学们那些老师有事离开,其他并不多言。

我回家告诉啦了奶奶,她听我说完以后自己一个人偷偷躲起来哭了许久,一边哭一边说“胆小鬼,你就是个胆小鬼!”

父亲又带着他的新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来了,他们邀请奶奶一同前往租界生活。

奶奶拒绝了,却又愿意拿出钱,为父亲在租界买了一套小房子。

奶奶跟我念叨着,不管在那个时代都躲不开要给儿子买房的命运。

几日后,父亲揣着奶奶给他的钱离开了。奶奶望着父亲离开的身影自言自语到:

“好了你的东西都留给你的儿子啦,你安心吧!剩下的可都是我自己赚的啦,你管不着啦啊!”

有一天晚上,奶奶把我叫了过去,我们两坐在租来的小院里聊天。

奶奶似乎很是为难,在进行了几个毫无意义的对话之后。

她像是做好了决定一般,对我开口到。

「小禾啊,你现在也上中学啦,这里不比在家里那边,有什么事情我未必能第一时间帮你,所以在学校,你可以看看帮忙,但是一定不要参与,有些事,大人去做就好了。」

「你还小,你目前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只有学好了知识,在将来才能为这个国家,为自己做出贡献,你们才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明白嘛?」

我答应了奶奶一定活好好学习,心里却隐隐不安。

紧张的氛围一天比一天凝重,有的人上班或者出门以后也没有能再回来,奶奶守在店铺里,只开了半扇门,看着门外匆匆而过的人群总是沉默不语。

这一天,我正在屋里写字,听到后门有打开的声音。

我起身走出屋子一看,一个人正靠在墙角边,他的腿上正在流血,我看着他的脸,认出了他。

他是住在前一条街,听说是大学里的老师,大家都叫他张老师,由于还未婚,引得附近几条街的中年女性,都想给他介绍对象。

我也在母亲和奶奶对着他路过时背后讲的八卦中,知道了他。

我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既担心巡捕房的人马上就过来,又不忍心喊破目前的状况。

我转身立马去前面找到了奶奶,把她拉到了后院。

奶奶一看,立马将人搀扶到她的房里,又让我清理好门口和院里里的血迹,前院店面里来了人,奶奶又匆匆过去了。

我拿起扫把和水清扫了起来,还不等我清扫干净,我就听见前面传来几个不太和善的声音。

8

「你家后院是不是通向巷子里!」

「是啊是啊,几位长官,要不要看看我家的东西,可都是好东西啊!」

「你家几口人?」

「我家就我儿媳和孙女,儿子另娶了,不和我们住一起!我老婆子命苦啊!官爷您说说这明媒正娶的,怎么到现在就是包办婚姻啦!我儿子怪我啊!我命苦啊!」

「好啦好啦,我们不管这个,你家后院在哪里,让我们去看看!」

我紧张的抓着扫把拼命清扫,正当我以为来不及的时候。

母亲过来,迅速抓起了她养的一只鸡,利索的割开,丢在我面前,鸡血一下溅的到处都是。

母亲生平第一次凶了我:“傻站着干嘛啊,抓鸡啊!”

我与母亲便一起又把鸡抓了起来,刚刚抓好的那一刻,后院里哗哗的进了一堆人,奶奶立马开口呵斥到。

「让你们杀只鸡都这么没用,这血弄的到处都是!哎呦作孽哦,怎么就遇上你们两个这么没用的人啊!」

「长官您看,这就是我家后院,家里人都在这里啦。」

说完,几个人分别走向我们的屋子。

「哎呦,这是我们女人的房间,你们进去干什么啊,哎呦哎呦,你们看我的房间就好了,我是老婆子,无所谓啊,我儿媳和孙女的房间就不要进去了,我儿媳以后还得嫁人,孙女还小啊!官爷,让人知道了,我们怎么有脸啊!......」

母亲也跟着哭了起来,嚷嚷着。

「我男人要是知道了,他会骂我的,呜呜呜!」

那几个人大概是被奶奶和母亲的哭声哭烦了,在房间里面转了两圈就出来了,带头人立马带人从后院出去,又前往下一家去了,留下一路狼藉的东西。

随后,我们三人默契的不再提起那位张老师,仿佛他从未来过,只是在吃饭的时候,奶奶会提前端走一碗吃的。

半个月之后,街上的人渐渐的开始多了起来,奶奶也不再多准备一碗饭出来。

我知道,张老师肯定离开了。

当天晚上,奶奶把我叫到她的屋子,打开她的衣柜,又将衣柜里面的木板拉开,我看见了里面有一个只能容纳一张小床的暗室。

这一天那位老师突然又回来了,他带来了一个人,偷偷的又进了我家院子。

他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只是拜托奶奶照顾好他带来的人,等着其他人来接走他就行。

好运似乎并没有再次降临在他身上。

第二天,奶奶在街上看见张老师被一群人押走了!

奶奶又偷偷躲起来哭了许久,我与母亲,只当没有听见她的哭声。

之后,家里总是来来往往着不同的人,靠着店铺,并没有引人注意。

母亲在一次和我的聊天中跟我说,也不知道奶奶什么时候和那些人认识的,只要对方的请求,奶奶能帮都一定会帮。

也亏的奶奶一个老太太,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之后,我大学毕业,奶奶强行要求我出国留学,店铺也交给了奶奶的朋友们。

就这样,我和母亲跟着奶奶又踏上了去往国外的路程。

9

在国外的几年,我努力的学习在国内学不到的知识,读书时间一延再延。

1937年的一天奶奶突然告诉我,她要回国一趟。

我坚决反对,国内形势一天不如一天,炮火连天,我怎么安心她一个人回去。

奶奶说她要去见她的故人,再不见,以她的年纪怕是见不到了,而且她回去会找到我父亲,让我不用担心。

我说我跟她或者我母亲跟她一起回去,她强烈反对,甚至一度绝食逼我放她离开,我没办法,只能拖几个回国的朋友帮忙照顾她任由她的离开。

战争的发生,让我和回国的奶奶失去了联系,我在国外忧心愁愁,辗转打听到了父亲的消息。

父亲跟着学校到了西南边去了,但是奶奶并没有和他在一起。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收拾行李,准备立马回国。

母亲这时拿出一封信,说是奶奶留下的如果有一天我们找不到她了就把信交给我。

「小禾: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在国内应该失联了,你不要担心,我那时候应该找到我的同志们啦,我应该在西北那边,近距离经历历史呢,我很开心,能够和他们一起。

以前我总是很小心,怕这怕那的,总想着带着你们能够安安稳稳的生活就好,可是看见周围的同志们接二连三的牺牲,我内心是痛苦的,没有人能比我更清楚,他们面临的是什么。我有试过偷偷帮忙,有偷偷运输物资,可是我改变不了任何事件,我改变不了任何人的命运,我只能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为了理想,为了未知的未来,冲锋陷阵,牺牲自己的生命从容就义,

而我,明明知道一切,却没有胆子说出来,也没有能力能干什么,我钦佩他们,却怕靠近他们,越是和他们接触,我越是痛苦。如今外敌入侵,我想在一件事来到之前,试着去做一做,哪怕我被人当做神经 病,我也想试试,

就算只少牺牲一个人,也证明我做的值了,放心我会在那件事的最后期限内安全离开,你也不要来找我,我还想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哪怕是一点!那我也就没有白来过。

至于其他的,如果我还能活着见到你,我一定全部都告诉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你的知识能够对着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有着很大的作用,记住,学成归来!」

之后战争事件震惊全世界,母亲听完我的转述哭的不能自已。

她已经不再是只为父亲的抛弃哭泣,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同胞哭泣。

再多的担心都只能化作学习动力。

后面的几年,我成了家,也有了孩子,可我完全失去了国内的消息。

我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参与华人的慈善组织,把奶奶留下来不多的钱财和我的工资都换做了物资运回了国。

那怕只是杯水车薪,我也毫不犹豫,哪怕只能多救一人,也是值得。

抗战结束以后,我重新联系上了父亲,他的妻子在一次转移中,为了保护学生牺牲了。

我后来的弟弟也早已参军去了,父亲和奶奶曾经有过一次通信,后面又失联了。

但是父亲告诉我,奶奶的信是从西北来的。

我迅速的回国,前往西北寻找奶奶,却毫无音讯,直到祖国新立,我义无反顾的带着家人回到了家乡。

我继续寻找奶奶的踪迹,终于在一个小山村,有了奶奶的消息。

等我赶到的时候,却只有一座孤坟。

附近村民见到坟前的我,开心地和我打着招呼,说着你终于来了,你奶奶等你好久了啊!

又把一封信递给了我

「小禾: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奶奶已经回到自己的世界去了,你可不要伤心啊!你多活活,说不定那天就会再次遇见我了呢!

是的,我不是你的奶奶,你和你妈妈,估计也早就知道了,不然怎么还会再你父亲面前帮我一直遮掩呢!

我来自未来,未来是一个没有战乱充满和平的年代,女人可读书,可以工作,可以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权利,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不过比起当下,不知道好了多少,

你是不知道我刚刚来的时候,觉得天都要塌了,穿越就算了,还穿到民国,还穿到一个民国老太太身上,我该庆幸我至少还是个相对自由的人,

可是,穿成老太太真的很烦啊,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你和你妈妈回来的时候,我真的还有点开心呢,我可以当老师,给你们上课,教你们知识,让你妈妈变成一个大女主,让你变成天才儿童,我还是有点作用的嘛!

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我胆子小,历史学的也马马虎虎,可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的同志们去牺牲,我既享受了他们带来的和平,那我总是还想尽尽力的,我一个普通人,虽说改变不了什么,哪怕我只是在他们面前多多描绘一下未来,我也是很安心的。

只是我还是有那么一点私心啦,把你带离这里,希望你能安心读书!

你放心,最后的日子,我过的很开心,同志们听我描绘未来也很开心!我觉得我自己没有白来过!

最后,我叫何子涵(真的叫这个名字啦,以后你就明白了,不要笑我哦!)

祝好!」

看完信的我,对着奶奶的坟墓 一边笑一边哭,

「那我就多活活!多看几眼未来!」

(全文完)

来源:小马阅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