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音响系统中的“全能大脑”——体验飞傲S15台式高清流媒体一体机

B站影视 2025-02-08 10:03 3

摘要:近年来,可以明显感觉飞傲在台式音频设备上投入了更多精力。从K系列台式耳放的更新与系列旗舰产品定位拔高,到涉足音箱领域,无不彰显飞傲持续开拓桌面应用市场的决心。在流媒体数播一体机上,飞傲此前推出的R7、R9以新颖、紧凑的立式设计与“集大成”的功能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近年来,可以明显感觉飞傲在台式音频设备上投入了更多精力。从K系列台式耳放的更新与系列旗舰产品定位拔高,到涉足音箱领域,无不彰显飞傲持续开拓桌面应用市场的决心。在流媒体数播一体机上,飞傲此前推出的R7、R9以新颖、紧凑的立式设计与“集大成”的功能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不过飞傲并没有止步,旗下首台全尺寸台式高清流媒体一体机S15于近期上市,它是飞傲首款面向客厅、听音室场景设计的产品。向来擅长在紧凑型设备中“螺蛳壳里做道场”的飞傲工程师,此次在S15全尺寸、大空间的机身里将如何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这就跟着我们一起去瞧瞧。

规格参数

系统:开放式Android 12+定制横屏系统

存储卡扩展:M.2 SSD硬盘盒+标准SD卡槽

颜色:黑色、银色

主控:高通骁龙660

内存:4GB RAM+64GB ROM(可用约46GB)

蓝牙主控:高通QCC5125

USB主控:XMOS XU316

DAC芯片:AK4191+AK4499EX

屏幕:7.84英寸

蓝牙发射:蓝牙5.0、SBC/AAC/aptX/aptX HD/LDAC/LHDC

蓝牙接收:蓝牙5.1、SBC/AAC/aptX/aptX LL/aptX HD/aptX Adaptive/LDAC

本机解码:384kHz/32bit、DSD256(Native)

USB DAC:768kHz/32bit、DSD512(Native)

USB AUDIO:768kHz/32bit、DSD512(支持DOP/D2P/Native)

前级RCA输出:L+R=4.5Vrms+4.5Vrms(1kHz@10KΩ)

前级XLR输出:L+R=8.9Vrms+8.9Vrms(1kHz@10KΩ)

RCA输出:L+R=2.4Vrms+2.4Vrms(1kHz@10KΩ)

XLR输出:L+R=4.8Vrms+4.8Vrms(1kHz@10KΩ)

频率响应:20Hz~70kHz

信噪比:≥131dB(A计权)

底噪:

THD+N:

尺寸:约430mm×274.5mm×89.5mm

重量:约5647g

参考价格:6999元

一眼看过去,S15与我们以往熟悉的飞傲台式音频设备有着明显的不同——尺寸大不少。S15的机身宽度为台机标准的430mm,能很好地放入市面上主流的内宽450mm~500mm的机架中,并与其中的后级设备组成一套视觉统一的音频系统。和宽度相比,S15在机身深度尺寸上有所控制,不到300mm的深度确保了连接在背部接口上的各种线材有更充裕的操作空间,特别是在连接一些线径较粗、弯曲角度有限的线材时。

从包装箱中取出S15时,便能明显感受到分量相当沉,其净重超过10斤。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其机身采用了多种金属材质,并通过不同的工艺打造而成。机身上下盖采用冷轧碳素钢板,经冲压一体成型,坚固性没得说。因其两面均运用两层喷粉与两次烘烤工艺,所以表面有明显的“亮闪闪”效果,有些类似汽车上哑光质感的珍珠漆,在美观的同时也使得机身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较高的表面硬度。

为了提升产品正面的视觉效果与质感,S15选用16mm铝合金材质并通过CNC加工工艺打造前面板。该面板能够高精度地将上下盖衔接,构建成完整的全金属腔,在50kg扭力作用下依然能保持零变形强度,并为内部电路赋予360度全方位电磁屏蔽功效,有力保障设备内部电路运作的稳定性与信号传输的纯净性。

机身底部有4个厚实的防滑机脚,配合敦实的重量,能够有效防止因震动而引发的声音劣化问题,确保声音的稳定性与高质量。S15有黑色和银色两种配色版本,MC收到的样机为后者,铝合金前面板为银色,上下盖偏灰调,整体视觉效果和谐、统一。

S15正面最吸引人眼球的无疑是超出同级产品的7.84英寸彩屏,车规级选材在可靠性上无疑更有保障。屏幕支持触控操作,同时两侧各有3个虚拟键——一侧为返回、Home和工作模式键,另一侧则是上一曲、播放暂停和下一曲键。按键区域同样采用黑底,这样在息屏状态时可与屏幕形成一块黑色的整体,确保视觉统一。

屏幕和按键区两侧各有一个旋钮,皆可旋转、按压操作,其中一个控制电源、输入选择等,另一个控制播放、暂停与音量。

后者下方还各有一个USB HOST接口和USB DAC输入接口,配有防尘盖,与前面板同色的设计使得盖上防尘盖后看起来像两个按键。2个旋钮都有一圈工作状态指示灯,亮度、颜色等皆可调节,在实用的同时也增加个性化的视觉效果。

考虑到客厅、视听室应用环境下台式设备的更换周期较长,加上全尺寸机身所带来的充足布局空间,所以飞傲在S15的接口设计上可说是“能给的都给了”,以确保S15能在较长时间中占据玩家机架的一席之地。

先来看看最重要的音频相关接口。S15提供了2组RCA线路输出接口、1组XLR平衡线路输出接口、同轴输入/输出接口各1个、光纤输入/输出接口各1个和AES输入/输出接口各1个。其中2组RCA输出接口均采用铜镀金插座,配以无氧铜独立连接线,可设置固定幅度或可变幅度。XLR接口采用NEUTRIK郁金香型端子设计,具备抗氧化、耐插拔等特点。同轴输出增加了隔离型数字变压器,增加输出能力的同时杜绝地线环路的干扰。S15的光纤、同轴和AES输出的格式可以自行设定,如设定为源码模式,获得最高384k采样率及DOP输出;设置兼容模式,通过降低采样率至最高192k和D2P输出,以实现更好的兼容性,通过不同设定来适配后级。

除了前面板的USB HOST接口和USB DAC输入接口之外,背部也提供了1个USB-C 3.0接口和1个USB HOST接口,前者用于传输数据,后者可支持外接各种拓展设备。R9上就已引入的HDMI输入和HDMI输出/ARC接口,在S15上自然没有缺席,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S15在客厅环境下的实用性。用户不仅可以用S15连接电视机、投影机,还可以接上蓝光播放机、游戏主机,将其HDMI信号中的音频分离出来通过S15进行解码,再同步转发给音箱或功放,或是通过HDMI ARC功能将电视机的声音回传进行解码。

S15新增了1个HDMI I2S输出接口。I2S(Inter-IC Sound)是一种数字音频接口标准,用于芯片间的音频数据传输。它将音频数据信号(包括时钟信号)分为三条线来传输,分别是声道选择(WS)、串行数据(SD)和串行时钟(SCK),能够有效且精准地传输音频数据,特别适合传输高保真音频。HDMI I2S是利用HDMI接口来传输I2S信号,这种方式结合了HDMI接口的高带宽和I2S高质量音频传输特性,为数字音频设备之间的连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由于使用HDMI接口传输I2S音频信号,其引脚的具体分配可能会根据设备的设计和功能有所不同。比如有些设备可能会将I2S的SD、WS和SCK信号分配到HDMI接口的特定保留引脚或者利用HDMI标准引脚中的一些未被视频信号占用的引脚来传输I2S信号。因此飞傲为S15的HDMI I2S接口提供了4种不同的pin脚序列定义,用户在搭配相应设备时,可先查阅相关手册获得设备的引脚定义和使用方法,再到S15的系统菜单中选择对应的pin脚进行适配。

S15背部的Wi-Fi和蓝牙天线延续了此前产品上出现过的六边形低可视设计,并提供了百兆以太网口,提供给用户更稳定的网络连接选择。将S15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5GHz频段,可以看到近场连接速度为433Mbps,比有线网口速度更快。所以如果应用环境无线网络较好,建议用户优先通过无线连接。在K19上首次引入的TRIGGER功能也出现在S15上,后者提供了1个TRIGGER输出接口,可联动其他12V TRIGGER设备同步开关机。由于有充足内部空间,所以S15直接内置了定制的35W低噪声线性电源,确保本机的供电纯净度。背部有电源线接口和电源开关, 此外还设计有外壳接地柱和接地开关,底部则提供了230V和115V电压选择开关。

S15自带43GB左右的实际存储空间,并提供了多种存储空间扩展方式。前后面板的USB HOST接口可以连接移动硬盘、闪存盘,背部的SD卡槽最高可支持2TB SD卡。此外,S15背部还有一个硬盘槽,附件中提供了一个USB 3.2接口的M.2 SSD硬盘盒。硬盘盒的盖子通过4颗螺丝固定,拆下后便能在里面插入M.2接口的SSD,最大支持2TB容量。

硬盘盒插入硬盘槽时,盒子上的USB-C接口并不是朝内,而是向外,此时通过一根USB-C数据线,与下方的USB-C接口连接以实现扩展。实际试了一下,移动硬盘、闪存盘或M.2 SSD硬盘盒连接到S15上,FAT32、exFAT和NTFS这三类常见文件系统皆可识别。

图片来自飞傲官网

对于S15内部元器件的选用及架构设计,飞傲更愿意在确保各方面性能水准的情况下,选择已应用过、稳定性高的配置。高通骁龙660处理器、XMOS XU316独立USB DAC芯片以及高通QCC5125蓝牙芯片的组合,经过M17和R9的迭代开发,表现已愈发成熟。高通骁龙660处理器足以确保Android系统下各种应用的流畅运行;XMOS XU316使得S15的USB DAC支持的解码规格可达768kHz/32bit、DSD512(Native);QCC5125则确保S15的可支持aptX Adaptive、LDAC等高品质蓝牙音频编码格式。

图片来自飞傲官网

AKM的旗舰DAC芯片组合AK4191+AK4499EX也已在飞傲此前的不少产品上应用过,用在S15上使其具备解码器功能。该组合基于数字/模拟完全分离式结构,并融合DWA ROUTING技术,能改善信噪比,有效降低各种振幅的噪声。S15从DAC解码到前级采用全平衡电路设计,可以显著减少噪声和降低串扰,提升线路输出和前级输出的质量。IV、LPF等音频部分还采用低噪声精密运放OPA1612进行高压供电,确保大动态的音频输出。

图片来自飞傲官网

S15上的两颗ACCUSILICON AS318-B系列超低相噪飞秒晶振(45.1584MHz,49.1520MHz)则是首次应用在飞傲旗下播放器这一大品类中。其特点在于具有极低的近端相位噪声和高精度稳定性,非常适合对时钟信号质量有极高要求的音频设备。S15上的两颗晶振经过100%筛选,确保了音频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S15内部的数字、模拟和电源部分采用独立分板布局,其中电源部分还有金属屏蔽罩设计,从物理结构上避免相互串扰,有效保证信号处理的精度和动态。同时通过数模分开供电,进一步避免了模拟、数字电路之间的串扰。

S15的操作系统是基于Android 12进行开发的。虽然已在各类便携音乐播放器以及R系列一体机的研发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系统开发经验,然而我觉得在S15上,其操作系统的开发对飞傲的工程师来说仍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毕竟以往的播放器采用的都是竖屏设计,而S15则采用横屏模式。更重要的是,S15的目标应用场景拓展到了此前产品未曾涉足的领域,如客厅、听音室等用户与设备距离相对较远的环境。这意味着,无论是UI设计的适应性,还是操作逻辑的合理性,都需要进行全新的考量与调整,与以往的产品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S15系统给我的第一印象不错。它采用了深度定制的深度定制数字播放系统,显然针对横屏使用场景的特点进行了精心优化。系统桌面上,一字排开的方形图标设计得十分醒目,每个图标的宽度达到屏幕宽度的三分之一左右,使得用户能够一目了然,屏幕左下角还有快捷入口,没在桌面上的应用会放到这里。尽管图标下方配有文字标识,但字号相对较小,仅适合在近处操作时查看。在客厅或听音室等用户距离S15超过1米的环境中,图标的识别度依然非常高,用户无须靠近即可轻松辨认相应功能。

S15系统的整体开放度是比较高的。虽然不能像手机那样随意安装各种Android应用,但它预装的应用市场已包含了常用的音乐类App,包括网易云音乐、腾讯音乐、喜马拉雅和Apple Muic等,目前有16个应用,未来随着固件升级应用数量应该还会增加。桌面上的图标可以自定义,用户可以将自己常用的应用放到桌面,或者更靠前的位置,方便日常使用,打造符合个人习惯的个性化桌面。

在流媒体数播一体机的应用场景中,聆听储存在本地设备或局域网NAS中的高品质音乐,是众多音乐爱好者常见的使用方式。《飞傲音乐》App无疑是听音首选。其界面是专门针对横屏模式精心设计打造的。不仅UI设计精美,而且能够迅速便捷地直达各类本地音乐分类播放以及设置的入口,极大地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与流畅性,让用户可以轻松找到自己想听的音乐类型并进行个性化设置。同时,它还支持UPNP、SMB和WebDAV等多种网络协议,使得播放NAS上的音乐变得轻松自如。

此外,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用户还拥有切换到VU表等可视化音频效果,这些独特的视觉呈现为用户带来了更佳的视听双重体验,进一步增强了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沉浸感和趣味性。

我在S15上使用部分流媒体音乐App播放音乐时,由于没有经过特别优化,所以其播放界面会显得比较空,专辑封面也较小,视觉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飞傲专门设计了S15专属的“正在播放”应用。它其实是一个定制界面,封面、音乐、规格以及播放进度等都针对横屏显示做了优化。它会获取其他App所播放的音乐信息,并显示在相应位置,同时用户也可在该界面切换VU表,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在播放流媒体音乐时界面的视觉效果。

S15支持多种操作方式。前面提到的触控操作并搭配屏幕两边的旋钮,仅适合凑近了操作,上手容易,不过横屏用触控操作还是有些麻烦,特别是如果S15还放在机架上的话,就可能得勾着腰或蹲着操作。所以我会更喜欢另外两种操作方式——用遥控器和手机控制。S15标配了一个蓝牙遥控器,各种常规操作都能通过它实现。用来调节音量、切歌,或将正在播放的歌曲⼀键添加到“我的最爱”都很方便。除了音乐播放相关控制之外,遥控器还提供了飞鼠手势控制。

不过真正能够让用户轻松坐在沙发上,对S15进行各种操作的方式,还是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特别的是,S15具备两种控制方式——同屏控制(横屏)和独立控制(竖屏)。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前者更为熟悉。在同屏控制时,手机将完全同步S15的显示内容,在手机上怎么操作,S15的屏幕就怎么操作,就跟直接在后者的屏幕上操作一样。实际体验中,在手机屏幕上操作后,S15的屏幕会更快响应,反而是手机屏幕的显示会慢一点,但延迟并不多,整体的操作流畅度没问题。

独立控制则比较新颖,手机显示的竖屏操作界面,与S15上的横屏显示互相独立。但用户在手机上播放音乐、设置、安装App等,都会在S15上实现同步操作。我个人更常用同屏控制一些,操作所见即所得。

飞傲也将各种应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归纳为相应的工作模式,这是从飞傲便携音乐播放器上传承过来的功能。在S15上,工作模式达到了11种,算是目前飞傲具备该功能的产品中数量最多的,包括了安卓、纯音、USB DAC、蓝牙接收、AirPlay、同轴解码、Roon Ready、光纤解码、HDMI解码、HDMI ARC和AES解码。切换不同模式的方法也很简单,长按电源旋钮1秒左右,便会弹出模式选择界面,点选相应模式皆可进入;也可在安卓模式的下拉菜单“工作模式”或桌面“工作模式”图标中进行选择。

试听体验

作为面向客厅、听音室等应用环境的产品,S15搭配的对象更多是双声道音响系统,所以我们也用它搭配后级功放和2.0音箱进行试听。

该系统原本搭配CD机和蓝牙解码收发器使用,换上S15并播放本机存储的DSD、MQA等高品质音乐文件,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听感更加通透,能捕捉到音乐中更多的细节和动态,声音显得更为真实、细腻,音源品质的提升透过后级、音箱,让听者有感。前胆后石的功放本身具备温暖迷人的音色,在搭配S15后声音的韵味不变,质感变得更佳。

本就力度强劲、深沉的低频,在多了些细节呈现之余,变得更为饱满而凝聚。在弦乐的演绎中,柔美细腻的表达中多了一丝华丽的味道。声场空间保持着原有的宽广与稳定,在一定规模的音乐中器乐、歌者的定位,以及他们的塑形显得清晰、耐听。S15还很好地将这套系统柔美、厚实的中频声音线条展现出来,更多细节增添了人声、乐器的情感表达。

小结

作为飞傲旗下首款全尺寸流媒体一体机的S15,从内到外都有着相当全能的表现。全尺寸、金属材质机身不但带来了扎实的质感与更好的适配性,还通过“全满贯”接口配置,全面适配后级解码器、功放和音箱等设备。7.84英寸超大彩屏、基于Android 12系统定制的横屏开放式系统以及丰富的操作方式,不但让产品更有“智慧”、扩展性无限,也能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流媒体、网络串流、局域网播放、数字转盘……S15完全可以化身音响系统中的“全能大脑”。S15的出现,代表着飞傲向着客厅、听音室等更大空间的应用场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也正因为飞傲S15台式高清流媒体一体机能出色地扮演音响系统的全能角色,所以它获得了《微型计算机》2024年度编辑选择奖的肯定。

来源:微型计算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