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档的电影院里,人潮涌动,座无虚席。观众们怀揣着对新年的期待与对电影的热爱,涌入这个光影世界。《哪吒2》的海报在影院大厅格外醒目,哪吒那威风凛凛的形象,手中燃烧的混天绫,仿佛在向每一位观众诉说着即将开启的热血冒险。
春节档的电影院里,人潮涌动,座无虚席。观众们怀揣着对新年的期待与对电影的热爱,涌入这个光影世界。《哪吒2》的海报在影院大厅格外醒目,哪吒那威风凛凛的形象,手中燃烧的混天绫,仿佛在向每一位观众诉说着即将开启的热血冒险。
影厅内,灯光渐暗,大屏幕亮起,熟悉的哪吒形象跃然眼前。
当哪吒再次喊出那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 时,整个影厅都沸腾了。
观众们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随着剧情的推进,时而紧张得屏住呼吸,时而被搞笑的情节逗得哈哈大笑,时而又被感人的画面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刻,《哪吒2》不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成为了大家共同的情感寄托,是新年里最难忘的记忆。
望着这热烈的观影场景,我的内心五味杂陈。
为什么是我,一个半路出家的动画人,能够站在这里,见证《哪吒2》的辉煌?
思绪飘回到过去,那段充满艰辛与梦想的岁月如潮水般涌来。
我出生在1980年,一个普通的家庭。
小时候,我对画画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家里没什么昂贵的玩具,几张白纸、几支彩笔就是我最珍贵的宝贝。
每天清晨,阳光洒进屋子,我就迫不及待地趴在画桌前,开始我的创作之旅。
画里的世界充满奇幻色彩,有会飞的大象,有能说话的花朵,还有神秘的魔法城堡。
我常常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仿佛那是我最温暖、最自由的港湾。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实的压力逐渐向我逼近。
身边的人都在说,画画不能当饭吃,学个实用的专业才是正途。
在那个观念相对传统的年代,父母的期望和社会的声音让我陷入了两难。
最终,为了能有一个安稳的未来,1998年,我带着对绘画的不舍,踏入了医学院的大门。
大学生活忙碌而充实,但我对绘画的热爱从未熄灭。
每当夜深人静,同学们都已进入梦乡,我还会悄悄拿出画本,在微弱的灯光下画上几笔。
那些画作,承载着我对梦想的坚持,也成为了我枯燥学习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2001年,大三那年,命运的转折悄然降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一款动画制作软件。
当我第一次用它制作出一个简单的动画短片时,内心的震撼无法言表。
原来,我可以通过动画,将脑海中的奇幻世界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
那一刻,儿时的绘画梦想被重新点燃,而且燃烧得更加炽热。
但这个发现,也让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
一边是已经投入了多年心血,眼看就要毕业就能拥有稳定工作的医学专业;另一边是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动画领域,一旦选择,就意味着要放弃现有的一切,重新开始。
那段时间,我失眠了,无数个夜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内心的两个声音不断争吵。
经过长时间的痛苦挣扎,2002年,我终于下定决心,听从内心的召唤。
我要放弃医学,去追寻我真正热爱的动画事业。
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包括我的家人和朋友。
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放弃一个前途光明的专业,去选择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
但我知道,有些梦想一旦错过,就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2004年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进入医院工作的机会,进入一家广告公司。
在这里,我开始接触到各种与设计、视频制作相关的工作。
虽然工作很辛苦,经常要加班到深夜,但我却乐此不疲。
我努力学习各种软件,从平面设计到视频剪辑,每一项技能我都认真钻研。
我知道,这些都是我通往动画梦想的基石。
在广告公司工作的日子里,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动画创作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广告公司的工作虽然能让我接触到一些创意工作,但始终无法满足我对动画的热爱。
于是,2005年,工作刚满一年的我,毅然辞去了这份稳定的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动画创作。
刚开始创业的日子,艰难超乎想象。
我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全靠母亲那微薄的退休金支撑。
为了节省开支,我和母亲租住在一个狭小的出租屋里。
房间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台电脑。
我们的生活非常简朴,每天的饭菜都是最普通的蔬菜,很少吃肉。
衣服也是穿了多年的旧衣服,破了就补一补继续穿。
创作过程更是充满了艰辛。
我常常为了一个画面的效果,反复修改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为了一个情节的合理性,绞尽脑汁,彻夜难眠。
有时候,连续几天的努力都得不到满意的结果,那种挫败感让我痛苦不堪。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动画。
2007年,命运再次给了我沉重一击。
我的父亲突然离世,这让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那段时间,我整天沉浸在悲伤里,创作也完全停滞了。
我觉得自己的世界崩塌了,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母亲看着我消沉的样子,心疼不已。
她强忍着自己的悲痛,安慰我说:“孩子,你爸一直希望你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不能放弃啊。”
母亲的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黑暗的世界。
我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带着父亲的期望和母亲的支持,继续前行。
经过三年半的艰苦努力,2008年,我的第一部动画作品《打,打了个大西瓜》终于诞生了。
这部只有16分钟的动画短片,却凝聚了我无数的心血。
为了制作这部短片,我累计绘制了超过2万张原画手稿,每一张都饱含着我对动画的热爱和执着。
当我第一次看到它完整地在屏幕上播放时,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所有的艰辛、痛苦和付出,在这一刻都变得值得。
《打,打了个大西瓜》一经推出,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它获得了超过30个国内外专业奖项,包括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电影节 “最佳动画短片” 等重要国际奖项。
我的名字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我终于在动画领域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在《打,打了个大西瓜》获得成功后,2009年,我与朋友合伙开了工作室,后来成立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
我们的团队从最初的几个人,慢慢发展壮大。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筹备时,团队已经扩充到了超过500人。
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都怀揣着对动画的热爱和梦想。
我们一起熬夜加班,一起为了一个剧情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一起为了一个画面的完美呈现反复尝试。
每一个项目,我们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
2015年,我决定挑战自己,开启动画长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作。
为了这部作品,我们团队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
剧本创作阶段,我们耗时2年,查阅了大量的神话典籍,反复打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故事,传达出一种打破成见、勇敢做自己的精神。
角色设计上,我们对哪吒、敖丙等角色进行了大胆创新,让他们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和价值观。
画面制作更是精益求精,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特效都经过无数次渲染和调整。
整个制作过程中,仅特效镜头就超过了1400个,占全片镜头总数的80%以上。
为了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团队成员常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不合眼。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终于上映了。
上映前,我的内心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我不知道观众是否会喜欢我们的作品,是否能理解我们想要传达的情感。
当影片正式上映,看到观众们被哪吒的故事深深打动,听到他们由衷的赞美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斩获了50亿 + 的票房,成为了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也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的作品。
那一刻,我知道,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中国动画电影也迎来了新的曙光。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并没有让我满足,我深知自己还有更大的梦想和追求。
2020年,我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始《哪吒2》的创作。
这一次,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观众对《哪吒2》的期待非常高,我们必须要做出一部超越前作的作品,才能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筹备阶段,我们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市场调研,收集了超过10万条观众对于第一部的反馈意见。
我们深入分析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为《哪吒2》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剧本创作耗时3年,团队反复研讨修改了50余次。
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转折都经过精心雕琢,力求在延续第一部热血与温情的同时,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惊喜和感动。
为了让角色的成长线更加合理,我们还构建了详细的角色心理变化图谱,深入挖掘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在画面制作上,我们投入了比第一部多50%的制作成本,采用了最新的动画渲染技术。
光是渲染农场的服务器就调用了数千台,累计渲染时长超过500万核心小时。
影片中哪吒与敖丙的最终对决场景,绘制了超过5万张原画,特效镜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00多个,占全片镜头总数的85%。
每个特效镜头的平均制作周期达到了20天,我们力求每一个画面都能达到极致的视觉效果。
配乐方面,我们邀请了国际知名的音乐团队操刀,为影片量身打造了15首原创音乐。
从激昂的战斗旋律到温情的情感烘托,每一段音乐都与画面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我们希望通过音乐,进一步增强影片的情感共鸣,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
2025年,《哪吒2》终于在万众期待中上映。
上映第一天,票房就逼近5亿,这个数字让我激动得手都在颤抖。
随着影片的热映,好评如潮水般涌来,差评极少。
上映9天,《哪吒2》成功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预计票房更是达到了95亿。
站在影院的角落里,看着观众们沉浸在影片的世界里,脸上洋溢着各种表情,我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我深深明白,是热爱支撑着我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只有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才能真正激发内心的潜力,让人甘愿忍受一切困难,付出全部的心血去创造。
我要衷心感谢我的母亲,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始终坚定地站在我身后,给予我支持和鼓励;感谢我的团队,每一个成员都为了共同的梦想全力以赴,付出了无数的辛勤汗水;感谢所有支持我的观众,是你们的喜爱和认可,让我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未来,动画行业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我们去探索。
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守热爱,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创作出更多精彩绝伦的作品,为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我也希望,通过我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人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要轻易放弃。
因为,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来源:八万里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