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解决万事开头难的问题

B站影视 2025-02-07 21:06 3

摘要:使用“多邻国”(Duolingo)每日打卡学语言,正在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种新的风潮。不仅如此,作为一款免费的在线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多邻国”也跻身为全球性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拥有5亿多用户,其中超过1.1亿为月活跃用户,他们每周共计完成约130亿次练习。

Preface

使用“多邻国”(Duolingo)每日打卡学语言,正在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种新的风潮。不仅如此,作为一款免费的在线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多邻国”也跻身为全球性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拥有5亿多用户,其中超过1.1亿为月活跃用户,他们每周共计完成约130亿次练习。

你是否也被手机里那只催你学习的“小绿鸟”硬控了?《卷宗Wallpaper》将从教育机制、游戏化和社交属性三个方面解读多邻国的设计,分析它是如何从现阶段各式各样的开放数字资源和在线学习项目中脱颖而出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2022年发布对于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定义中,提到“该尽可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的需求”。如今,多邻国开发了40余种语言科目,可供用户使用英语进行学习;其中,中国的应用版本中提供了7门语种的汉化课程。用户也可以同时学习几门语言,包括新上线的数学和音乐课程。

*

中国的应用版本中提供了7门语种的汉化课程,包括新上线的数学和音乐课程

尽管内容充实强大,但是功能简洁克制,占用设备终端的储存空间也较小,多邻国就像一台“学习机”,仿佛从模拟时代穿越而来,移植到数字设备上并完成了进化。打开多邻国,应用程序界面呈现出清晰与直观的效果。作为一款将教育功能置于核心地位的应用程序,它提供给用户恰到好处的信息量,营造出明快与平滑的视觉特质,以及明亮与振奋的音效感受。

*

多邻国简洁克制的功能

在互联网数字时代,知识的创造及传播方式究竟如何,而知识的外观又是怎样的?从出现在纸本上再到屏幕上,知识形式本身的革新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迁移,更是将习题作为应用程序而设计:教科书的形式也随着媒介的进步在进行自我迭代。如今,随着技术和产业日新月异的进步,数字教育产品在人机交互的细节设定方面更加充分,使用感受方面更加流畅。

*

多邻国的界面呈现出清晰与直观的效果

以构建每个简单的动作指令作为基础,多邻国的交互设计主打快捷与流畅的使用感受,辅助和引导用户通过点击和滑动完成习题。语言课程设定沿用了教科书和练习册的架构:新的知识按照主题或语法分为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下设大约五组练习单元,按照从入门到精进的难度不断加深;复习内容则包括听力专项、口语专项以及系统生成的个人专属错题本。

应用程序会按照设定的节奏向用户发送学习提醒,鼓励用户随时随地开始学习。在夜间时段,多邻国还会增加通知的推送频率,最新的版本更是将这一天即将结束的倒数时钟直接设置在手机屏幕上,督促用户只需每天学习一个单元所包含的十余道题目,用时大约三到五分钟,即可完成基础的连胜打卡任务,并收获到来自“多儿”的热烈鼓励。

*

多邻国按照设定的节奏向用户发送学习提醒

多邻国的提醒模式旨在促使用户积累更多的“连胜天数”。金色的连胜纪录数字连同姓名和头像一起显示在用户的身份信息中,这体现出多邻国倡导“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勤能补拙、熟能生巧”以及“坚持就是胜利”等在教育中朴素却又至关重要的道理,有助于让学习成为习惯。而这些也是在全球各国的文化中都已然存在的教育理念。正如“练习”作为一种人类行为实践,本质是不断地重复,在熟悉化和陌生化的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

*

金色的连胜纪录数字

多邻国还在题目中保留了少部分的“奇观式例句”。它们的语法规则正确,但内容逻辑有误,既像是系统随机生成的错误(bug),也反映了后现代世界的“抽象”常态:人们截屏将它们社交网络上,满足了大部分年轻用户的反叛心理。

尽管如此,这些无伤大雅的荒谬例句却也反映了一种成熟的教育观念——循序渐进,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微小错误也应该得到包容。然而来自产品开发者的解释则是,有意设置的错句有利于加强记忆,让学习者感受到出人意料,并对那个本不应该出现的单词建立更深刻的印象。

*

多邻国保留了少部分的“奇观式例句”

教育,而非教条。多邻国的在线学习机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参与语言学校的选择,开辟了现行体制之外的另一种颇具实验意义的可能:将普适的教育原则转化为视听、交互和体验组成的简便易用的系统。自从2012年在美国匹兹堡市创立,多邻国团队如今已在美国三个城市和德国柏林、中国北京设有办公室,致力于为全球用户开发更为稳定的免费教育服务产品。

*

多邻国团队在纽约的办公室

创始人路易斯·冯·安(Luis von Ahn)也被称为“验证码之父”,他发明的CAPTCHA验证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识别操作者是人类还是机器。冯·安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引入了“人类计算”(Human computation)概念,指的是结合人类和计算机的优势来完成两者任一一个单体不能完成任务的分布式系统。他据此创立的前一家公司reCAPTCHA正是集合了所有参与人机识别的用户的时间和能力,使每次验证都成为全球古籍档案数字化识别任务的一小部分工作。

*

多邻国创始人路易斯·冯·安

通过设计众包的任务项,集体的力量得以发挥,人类有机会共同破解计算机尚且无法参透的复杂现实问题。此后,冯·安又据此创立了多邻国,期望让用户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相当于完成了翻译工作;并与教育机构合作,邀请教师将多邻国整合到课程中;还推出英语水平在线认证测试服务,为用户提供便捷、经济的选择。这些都是多邻国在2018年之前为解决教育领域的现实问题所设计的形态。

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教授理查德·巴特尔(Richard Bartle)于1980年率先提出游戏化(Gamification)概念,它的原意是“把不是游戏的东西(或工作)变成游戏”。从21世纪初开始,游戏化成为以硅谷为首的众多科技创新企业战略研发的趋势之一。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在应用程序设计层面上积极拥抱游戏化策略,例如运动手表等健身记录设备以及“健身环大冒险”等运动类体感游戏涌现出来,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

学习是一种心流体验,游戏也是一种心流体验。自2018年以来,多邻国将这两种认知模式有效地通过设计结合起来,将游戏机制和学习机制深度融合,呈现为一套能够带领用户执行的操作设定。在学习单元的设置方面,多邻国对于用户的任务引导目标明确,并营造出轻松沉浸的环境。

*

多邻国将游戏机制和学习机制深度融合

作为游戏的学习类产品,中国互联网数字时代的一个原型可以追溯到20年前的学生们在电子辞典中饲养宠物的游戏,另一个原型是彼时流行的“开心农场”等互联网初代的迷你交际类游戏。通过对于游戏媒介的考古,人们能够发现多邻国依然保持着设计的简洁直观性,产品内容的教育性和关怀性、游戏性和乐趣性以及其衍生的社交性。

*

多邻国由“多儿”和拽姐等一系列人物和动物组成的“绿鸟家族”

游戏角色的美术设定风格也呼应了教育对于关怀性的要求。由“多儿”和拽姐等一系列人物和动物组成的“绿鸟家族”,尽管成员设定的性格各异,但他们用语言为用户提供的有效得当的激励机制,也如同宠物般提供了长期的陪伴感。此外,人物的外形也总体呼应了Z世代对于手办的热衷。多邻国在每个部分的新课程部分都设计了一位绿鸟家族成员,像是守在路旁等待着学习者路过这里,送上“快闪小复习”题库限时练习。

在多邻国里,学习被设定为一场旅程,课程按照路线图形式排布,用户完成每一个单元即会获得数量不等的经验值,还可以在每天不同的学习时段之后获得“早起鸟”和“夜猫子”宝箱的经验值翻倍奖励;改正错题、掌握新单词、组队学习、完成限时挑战等不同种类的用户行为关联着各式各样的“成就勋章”。每周经验积分榜设有从青铜到钻石的十个不同等级的排名,位于榜单前列的用户可以获得宝石奖励并且晋级下一个段位序列。

*

多邻国里,课程按照路线图形式排布

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期望来决定参与游戏的程度:轻度用户每天利用3到5分钟保持连胜纪录;深度用户选择在钻石积分榜上拼排名,可以参与积分榜页面提供的单词配对“消消乐”小游戏或经验速升限时挑战,以快速获得经验值而巩固排名。游戏化的产品不仅开启了“乐趣”模式,并且同时导致了“成瘾”效果。在多邻国的游戏化设计中,东亚用户追求学无止境的“做题家”身份和游戏中的“玩家”的身份合二为一了。

*

多邻国的游戏化设计中,“做题家”身份和游戏中的“玩家”的身份合二为一

然而,作为一款以教育为主旨功能的应用程序,引导用户在排行榜上展开竞争、晋升段位和追求荣誉,这并不是开发者的初衷,胜利的快感只是为学习者付出的艰苦努力所提供的一种代偿和抵消机制。在现阶段众多占用人们碎片时间的产品中,多邻国作为“一股清流”存在着:不同于其他社交网络制造焦虑,它的主要模式是生产性的,而非消费性的,“每天学到一点点”的朴素的收获乐趣反而对抗了焦虑。

在大部分社交网络致力于营造用户的“消费者”人设价值之外,多邻国则提供了另外一种用户身份认同,那就是“学习者”。和其他的游戏产品一样,多邻国也可以作为社交货币,如同MBTI和星座,见面就问候“你在多邻国上的连胜纪录保持多少天了”,能够更好了解身边朋友作为“学习者”这一面向的性格。

如同玩游戏组队接受任务挑战,多邻国在2024年年中推出的“友情连胜”功能,需要由用户主动向平台好友发送邀请,希望两人能够共同坚持每日打卡,以续写连胜记录。

这改变了过去单一由程序自动推送通知,对用户坚持使用的行为进行督促的提醒模式;进而,丰富了用户在现实生活层次的社群关系连结,让学习者增加了更为真切的“社交压力”。

*

多邻国在2024年年中推出的“友情连胜”功能

此前,多邻国中国办公室曾在北京组织了一场小型的线下聚会,邀请用户填写问卷报名,经后台工作人员的筛选后可以参加。如同从前的“英语角”那样,这让多邻国app回归了它作为学习爱好者线下社区的属性。多邻国也进一步发展了用户的小众兴趣,甚至让影迷和文学爱好者有机会“学习”到虚构的语种——《权力的游戏》中的高等瓦雷利亚语以及《星际迷航》外星人讲的克林贡语。

自2022年以来,多邻国全新增加了科目——数学和音乐题库,将学习领域扩展到语言之外,鼓励各国家各年龄的学习者接受挑战。不仅如此,开发者团队也积极扩展针对方言和冷门语种的课程,起到了保护全球多元文化生态的作用,2022年推出的粤语课程就吸引了一大批中国用户注册使用。

*

多邻国全新增加了数学和音乐科目

尽管社交网络属性仅仅作为多邻国的附加属性存在,但它却依然对连接线上空间和线下世界做出了一份贡献,并且正在跨越国界与代际:在旅行时,听到异国他乡的陌生人正在用多邻国的清脆音效,能够获得全球知识青年的团结感;一位阿姨退休后开始用多邻国学粤语,满足了她年轻时学唱香港流行歌曲的心愿。

在过去十年间,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同时互联网和数字资本也经历了空前发展。在第一批进入手机应用市场的初创科技公司中,许多都已经被收购、兼并或停止提供服务,而多邻国却坚持了它作为学习效率工具的初衷,并且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的用户。

尽管对于使用多邻国语言学习效果的评估论文仍然较少;以及有用户表示在多邻国软件上做题通关之后,不算是真正学会了这门语言,但是可以帮助更多人实现“入门”,解决“万事开头难”的问题,让语言学习的门槛降低,在技术进步的趋势中知识更加易得,这也回应互联网建立时的初衷,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现阶段多邻国正在完善它的AI学习模型,并已在欧美区提供了MAX付费套餐,MAX用户可以和“多儿”“拽姐”们在线对话,讨论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细节。

*

多邻国在欧美区提供MAX付费套餐,MAX用户可以和“多儿”“拽姐”们在线对话

如今,随着更多人工智能应用的出现,知识的获取也许真的变得像呼吸一样简单,但语言学习就像养一盆会说话的仙人掌——光有智能浇灌系统可不够,还得每天亲手转动花盆让它均匀生长。毕竟AI能替用户翻译「我想吃西班牙海鲜饭」,却没法替学习者完成与巴塞罗那老太太唠嗑的终极浪漫啊!

所以说,你的多邻国打卡坚持多少天了?

撰文:YLAN

编辑:piiper

排版:Benin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卷宗Wallpap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