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里是缅甸佤邦,他们说汉语,用人民币,却不在中国版图。它们踢正步、穿军装,号称缅甸最强武装,却不向缅甸政府纳税。因其经济文化与中国高度相似,被称为缅甸小中华。那么这盘踞在中缅边境的国中之国的佤邦,与中国关系到底有多密切?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视频了解一下,佤邦在深
这里是缅甸佤邦,他们说汉语,用人民币,却不在中国版图。它们踢正步、穿军装,号称缅甸最强武装,却不向缅甸政府纳税。因其经济文化与中国高度相似,被称为缅甸小中华。那么这盘踞在中缅边境的国中之国的佤邦,与中国关系到底有多密切?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视频了解一下,佤邦在深山密林中,依托学习中国,打造出的硬核自治王国的综合实力。
佤邦地处中缅边境,在缅甸内部,属于掸邦。位于掸邦东北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即北佤和南佤。总面积约为3.5万平方公里,人口在60万左右。
北佤东北部与中国云南为邻,控制着502公里的国境线。北面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相邻,南面与南佤之间隔着东掸邦,西面与北掸邦为邻。南佤东面与老挝接壤,南面与泰国为邻,北面则是南掸邦。
从地理位置来看,佤邦虽然属于掸邦,缅甸也称其为掸邦第二特区,但实际上佤邦属于高度自治。此外佤邦最为响亮的名头,当属缅甸小中华。
之所以有这个名号,除了佤邦是缅北华人主要聚集区之一外,还和佤邦全面学习中国有关。佤邦的日常生活仿佛就是中国社会的翻版。
汉语是官方语言,人民币是法定货币,教育使用中国教材,老师用中文授课。中国网络覆盖全境,电话归属地显示为云南。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也会在当地隆重庆祝。
看到佤邦与中国的联系,再看到佤邦与缅甸对峙的关系,不禁有人好奇,为何缅甸佤邦却和中国的关系极为密切呢?除了距离极近因素外,还和历史因素有关。
连同佤邦在内,包含果敢等地的缅北地区,曾是中国故土。在我国唐朝时期,缅北等地,属于南诏国,宋朝属于大理国。以藩属国领土的形式,接受我国中原王朝管辖。元朝打败南宋后,佤邦等地,即缅北直接成了中国领土,一直延续到明清两朝,皆是如此。
只不过清朝后期,对边陲之地的领土,并不看重,恰逢英国登陆印度,四处扩张殖民地。缅甸也在输掉英缅战争后,变成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英国通过武力迫使清朝,放弃对缅甸的宗主国地位,缅北也因此被英国抢走,变成缅甸的一部分。更是在抗战时期,英国在1941年,利用滇缅运输线是国际社会支援我国抗战的唯一路线,迫使民国政府将佤邦划归缅甸。
英国将已经脱离我国管控多年的佤邦,彻底纳入缅甸版图的举动,无疑是正式宣告,佤邦彻底离开我国版图。不过佤邦与中国的关系,却始终没有中断。
这是因为佤邦的主体民族佤族与中国云南省佤族同宗同源,语言、服饰和婚俗至今,仍保留高度相似性。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在1960年通过中缅划界谈判,佤邦正式归属缅甸,成为掸邦第二特区。
但佤邦一直以来,致力反抗缅甸政府,成立独立自主的政权。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佤邦充分利用与中国渊源极深的关系,通过学习中国,获得了极强的综合实力。
在缅甸诸多民族武装中,掸邦的影响力最强。对于缅甸政府来说,做梦都想削弱掸邦影响力。于是缅甸政府利用果敢的内讧,曾一度收回果敢。但却不敢对佤邦下手。主要是因为佤邦不同掸邦其他民族武装。通过全方位学习中国,佤邦获得了极强的军事力量。首先在上世纪末,佤邦通过向北佤移民,稀释原掸族人口比例,强化佤族实际控制。其次佤邦联合军成立之后,内部极为团结,打造了3万多正规军,6万多民兵。拥有火箭炮、装甲车以及防空导弹等重武器。
此外,佤邦还实行全民皆兵制,18岁到45岁男性,需要接受军事训练。形成平时务农,战时为兵的动员体系。
还充分利用山地地形,与缅甸政府对抗。通过多年作战,获得了极强的实战经验。所以,虽然缅甸称佤邦为掸邦第二特区,但以佤邦的综合实力,俨然已成国中之国。
综合来说,佤邦与中国的密切关系,既是历史血脉的延续,也是现实利益的捆绑。通过学习中国,让其获得了极强的发展机遇和综合实力。而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地缘屏障,不但可以让其在缅甸内战中自保,还能扩充地盘。最终获得了不同于果敢的结局。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来源:三维地理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