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多为演《飞行家》着迷,霍华德·休斯的双面人生有多震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2-07 10:43 2

摘要:第一次看《飞行家》,心情很复杂。影片开场,小霍华德站在浴盆里,听母亲诉说外界瘟疫肆虐,生命岌岌可危,这仿佛为他的一生埋下了不安的种子。结尾,他在庆功宴上神经官能症发作,躲进狭小阴暗的厕所,对着镜子喃喃自语,那画面,瞬间将之前营造的辉煌氛围击得粉碎,只剩下无尽的

二刷才懂!霍华德·休斯不是成功学范本,是浪漫疯批梦想家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一部电影,第一遍看完满是疑惑与不屑,可二刷时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看《飞行家》这部讲述霍华德·休斯的电影时,就是如此。

初印象:混乱与不解交织的“成功人士”

第一次看《飞行家》,心情很复杂。影片开场,小霍华德站在浴盆里,听母亲诉说外界瘟疫肆虐,生命岌岌可危,这仿佛为他的一生埋下了不安的种子。结尾,他在庆功宴上神经官能症发作,躲进狭小阴暗的厕所,对着镜子喃喃自语,那画面,瞬间将之前营造的辉煌氛围击得粉碎,只剩下无尽的阴沉与不安。

那时的我,把霍华德当成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士”,觉得他是个纯粹的目标导向者和完美主义者。但他的行事风格,我实在难以苟同。他做事反复无常,毫无章法,看似不够理性,还不懂吸取教训。比如他在听证会上与布议员的辩论,虽说是还原原话,可我只觉得理想主义过头,缺了真实感,丝毫没被打动。

二刷顿悟:梦想家的炽热灵魂

第二次看《飞行家》,我才真正走进了霍华德·休斯的内心,原来他不是什么功成名就的典范,而是一个感情丰沛的梦想家。

霍华德童年处于瘟疫横行的年代,母亲对疾病和不洁的过度恐惧,深深烙印在他心里,让他成年后有了洁癖和强迫行为。可除此之外,他对飞行有着近乎疯狂的热爱。从他继承休斯钻井工具公司后,不惜一切代价拍摄史诗级战争电影就能看出,他志不在经营家族企业。他向媒体公关经理抱怨,若不借电影成名,就得回休斯顿一辈子摆弄钻井工具。这就很明显了,他对钻井毫无兴趣,拍电影是为在好莱坞立足,而好莱坞,是造梦的地方,他要在这里追逐飞行梦想。

他拍《地狱天使》时,看似目标导向、无所畏惧,可当影片首映,他被自己的作品感动落泪,这是梦想实现时的真情流露,和追逐成就的人那种强大感、优越感截然不同。还有他对飞机设计的完美主义,要求磨平机身上的铆钉以减风阻,可试飞时却不顾技术员劝阻,亲自上阵,只因他想亲自体验飞行的快乐。他驾驶飞机翱翔蓝天时,那种满足感是彻底的沉醉,甚至会忘记油耗警告,宁愿迫降也想多享受飞行时光。这足以证明,他的目标导向和完美主义,都只是服务于梦想的工具。

感性人生:事业与爱情中的真性情

霍华德的感性,在生活中处处体现。他不看书,却紧盯工程学期刊上的航天技术研究;买下环美航空,只为不让其妨碍自己造飞机。在和竞争对手的晚餐上,他能毫无保留地分享公司未来策略;听证会上,他的辩论充满表演意识;要求记者撤下前女友丑闻时,他的话语满是共情,而非威胁。

感情生活里,他身边美女不断。他不是因为寂寞才流连花丛,而是在她们身上找寻梦想实现后的自我认同感,说白了,就是自恋。追求凯瑟琳·赫本时,他驾驶水上飞机从天而降,那场面如同精心策划的浪漫捕猎。他们相互吸引,是因为相似,凯能欣赏他的怪异,还能和他共享飞行快乐。可两人也因太过相似、自我而分开,分手后霍华德烧毁衣物,尽显绝望。

艾娃·加德纳则不同,她主动接近霍华德,却始终保持分寸。我觉得她是目标导向型,接近霍华德是为事业助力。当霍华德神经官能症发作,凯无力帮助,而艾娃却能帮他克服恐惧,让他重新振作,在听证会上精彩辩论。

《飞行家》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一个不被世俗定义的灵魂。霍华德·休斯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梦想的力量可以超越理性,感性的活法也能铸就非凡人生 。

来源:木木说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