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夫妻抱团养老,3年后2个家庭散伙,哭诉:再不走,家都要没了

B站影视 2025-02-07 11:42 2

摘要:刘阿姨退休后和老伴住在一起,孩子们都在外地上班,工作也很忙,平时联系并不多。

01

抱团养老,抱的是人性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让人唏嘘不已。

刘阿姨退休后和老伴住在一起,孩子们都在外地上班,工作也很忙,平时联系并不多。

家里就剩他们两人,刘阿姨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时常会觉得孤单。

恰好刘阿姨有3个玩得比较好的闺蜜也退休在家,情况和他们类似,几人一合计,觉得可以尝试一下这几年比较流行的新型养老方式——抱团养老。

老伴听刘阿姨说了之后兴趣并不大,觉得每个人的性格爱好、思想观念不同,住在一起后很容易发生问题。

但经不住刘阿姨的一再坚持,最后还是同意了。

就这样,4对夫妻在郊区租了一个大院后就陆续搬了进来,聚在一起养老。

刚开始一切都很好,大家每天约着一起买菜、做饭,闲时打打牌、聊聊天,日子过得热闹又自在。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问题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住进来之前,几人商量好了日常支出AA制,打扫卫生、买菜做饭则轮流着来。

但住在一起后,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有的老人不怎么看电视,洗澡也不频繁,用电用水相对较少,按人头平摊费用时就会觉得自己吃了亏。

有人觉得别人买的菜不合口味,或者买的菜太贵,就开始对买菜这件事推诿扯皮。

还有的老人会在公共区域堆放很多个人物品,影响他人通行和使用,或者未经允许进入他人房间借用物品,让对方感到不被尊重。

有人打扫卫生时总是敷衍了事,地面不拖干净,垃圾也不及时倒掉,影响整体居住环境,引起其他老人不满。

矛盾越积越多,争吵也越来越频繁。

3年后,有两对夫妻因为无法忍受这种氛围,选择了退出。

64岁的刘阿姨回忆起这件事时,哭诉着说:

“因为抱团养老的事,自己和老伴还有子女吵了很多次,说当初就不应该草率地住在一起。再不走,我这个小家也快要散了。”

抱团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有其特有的优势,比如可以增进情感交流、生活上便利互助、能够拓宽社交圈子等等。

但抱团养老,更多时候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

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每个人的性格、习惯、价值观都会暴露无遗。

当这些差异和矛盾无法得到妥善解决时,曾经的美好就会被消磨殆尽。

所以在考虑养老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提前做好规划,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知道后悔。

02

没有钱,谈什么优雅变老

平时上网,总会刷到这样的新闻:

一群中老年人选择 AA 制的方式,一起吃饭、结伴出游,甚至住到一起,开始了轻松惬意的老年生活;

某地8位老人开启 “同居养老” 模式,日常种些蔬菜自给自足,闲暇时聚在一起喝喝酒、下下棋,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六位满头白发的闺蜜,穿上时尚的服装,自信地走上 T 台,她们的抱团养老,诠释出了别样的精彩。

抱团养老的故事备受大家青睐,成为报道的热门话题。

然而,在这些看似新颖潮流的养老模式背后,隐藏着很多现实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钱。

很多时候,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撑,抱团养老的美好愿景往往会化为泡影。

看过一个成都五位50岁闺蜜同居养老的故事,很有感触。

故事主角是成都的五位单身姐姐,她们对晚年生活充满憧憬,一拍即合,合伙购置了一座丽江的老宅,开启了抱团养老模式。

丽江青山绿水、阳光明媚,周边各种配套设施完善,静可寻幽,是个非常宜居的地方。

对老宅完成改造后,房屋面貌焕然一新。

大面积的落地窗敞亮通透,别致的小庭院静谧优雅,室内陈设精致考究,搭配上澄澈开阔的自然风光,宛如世外桃源。

消息传开,网友纷纷感慨:原来老了还能这么潇洒,这就是理想的晚年生活!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她们买的老宅原本破败不堪,根本无法居住,只能推倒重建。

而房子单是装修就历时四个月,一共花费 185 万元,平摊在每个人身上就是37万。

而这还只是前期住房的花费,往后生活中的吃饭、交通、水电等等,更是需要花不少钱。

所以,无论选择哪种养老方式,钱都很重要。

积累足够的财富,晚年才有底气追求理想生活,过得安稳又惬意。

正如王尔德所说:

“在我年轻的时候,曾经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发现确实如此。”

现实就是如此扎心。

没有经济基础,抱团养老很多时候就是一句空话。

在任何时候,学会存钱,为晚年生活未雨绸缪,都是一种智慧。

养成记账的习惯,清楚每一笔钱的具体用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每年的大概收入和开支。

消费的时候要保持理智,不要冲动消费,买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多选择在家做饭,健康又省钱。

远离那些毫无意义的社交活动,不必为了维持表面的关系,而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金钱。

从这一刻起,为自己多存一点钱,给未来多一份保障。

存的钱越多,面对晚年的各种问题时,就越能从容不迫。

03

把身体照顾好,是你后半生最好的投资

国家统计局前段时间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0%。

不管是从实际的人口数量,还是从占比情况来看,我们都已然毫无悬念地踏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

养老问题,成为很多老人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而不管选择何种方式养老,除了金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健康。

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等于零。

只有身体健康,生活自理,才有机会看遍人生的美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还不知道该怎么做,不妨看看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坚持锻炼

苏格拉底讲过:

“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喜欢运动的人,不仅身体强健,大脑也会更有活力,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

中老年人可选择节奏较为缓慢的有氧运动,如太极、瑜伽、慢跑等项目,运动前最好要进行 5-10分钟的热身活动,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

每天坚持花一点时间锻炼,长此以往总会有效果。

第二、健康饮食

蔡澜说:

“好的人生,从好好吃饭开始;好好吃饭,也就是好好爱自己。”

认真对待每一顿饭,就是对自己身体最大的负责。

中国营养学会在饮食上给出了八个具体的建议,大家可以参照:

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3、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6、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7、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8、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第三、好好睡觉

中医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

人这一辈子,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优质的睡眠对于恢复体能、提升脑力、维持健康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保持规律的睡眠,早睡早起,每天尽量保持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

晚饭不要吃太饱,睡前不要看电子产品,每天的睡眠时间尽量保持在8个小时以上。

第四、定期体检

随着年岁渐长,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慢慢退化,免疫力也跟着降低,很容易被各种疾病缠上。

因此,为了及时发现身体的细微异常,全面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唯有身体健康,才能尽情玩乐、没有顾虑。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提前为自己存储健康,享受最精彩的人生。

04

狄更斯在《圣诞故事集》中说:

“没有一个人能够制造那么一口钟,来为我们敲回已经逝去的时光。”

岁月的流逝不可阻挡,衰老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无人能够幸免。

不过,以何种方式度过晚年,却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

懂得未雨绸缪,提前准备,才不至于在晚年陷入窘迫,孤立无援。

从现在起,珍惜每一分钱,坚持锻炼身体,保持生活规律,为未来的日子储备好能量,晚年生活必然能过得有滋有味。

来源:一点书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