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这一全球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美好祝愿,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情感寄托。随着时代的变迁,过节的形式也悄然变化。从“身边的年味”到“指尖上的年味”,新兴的数字技术正为这个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活力,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春节,这一全球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美好祝愿,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情感寄托。随着时代的变迁,过节的形式也悄然变化。从“身边的年味”到“指尖上的年味”,新兴的数字技术正为这个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活力,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各地独具特色的年俗展示和新春祝福以更生动、活泼的方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直播技术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普及,不仅记录和保存了各地的传统习俗,还让更多人能够分享这些习俗带来的快乐。即使足不出户,人们也能在线欣赏与体验民俗活动,同时了解它们背后的传承历史、制作过程和现代价值。春节期间,各类数字互动活动层出不穷。“云拜年”已成为许多人,尤其是身在异乡游子的新选择。社交平台的吉祥话、支付软件的“集五福”、购物软件的红包雨等活动,以其便捷性、直接性与实时性激发了人们广泛参与的热情。例如,各种形式的“福”字设计结合了传统书法艺术,让人们在玩游戏的同时感受到春节的文化底蕴。数字技术让老照片“动起来”,打破了时空界限,建立情感连接,增强记忆传承。
春节期间的消费方式也因数字技术而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商平台推出的年货节、数字红包、云集市等新型消费形式,既保留了传统年俗的仪式感,又增添了现代科技的高效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商家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消费体验,也为传统手工艺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只需动动手指,各地的美食、美器就能飞入千家万户。此外,人工智能也成为购置年货、安排聚会和推荐菜谱的得力助手,为节日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与温暖。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断层和整体消逝的风险。数字技术的应用能为非遗传承提供重要支持,尤其是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彰显了春节文化的独特价值,也让非遗传承获得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数字技术在真实、完整地记录非遗技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通过高清扫描,为剪纸和窗花建立数字档案;通过3D打印技术,保存冰雕制作工艺;将皮影戏表演制作成动画短片,并在网络平台上传播。这些记录为后人的学习、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为进一步的创新扫清了道路。运用数字技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在一起,创作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比如,传统纹样在表情包等新媒体产品中焕发新生;古老的唱腔融入流行音乐,交织出动人的旋律;可爱的卡通形象在精致的瓷器上或泛舟游湖,或展翅高飞,赋予它们更多生趣。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韵味,又满足了现代的审美需求,让春节文化以更亲切、鲜活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些记录和分享不仅让精彩的非遗作品走进大众视野,也让优秀的非遗传承人迸发出耀眼的光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认可。非遗保护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每年春节期间,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都会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内容,邀请世界各国人民体验与探索。人工智能凭借多语言优势,可以向外国友人详细介绍春节的习俗和相关非遗技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今年,春节申遗成功成为人类共同遗产,中国的社交媒体又吸引了大批国际用户注册,今年的春节通过“云端”进一步突破地域限制,融入更广阔的生活场景,其国际影响力前所未有地提升。春节不仅是让世界看到中国丰富饮食、友善面容、文化魅力的绝佳窗口,更是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契机。
在拥抱数字技术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它保持清醒的认识。数字技术应成为节日生活的助手,但非唯一的主导。在春节假期,我们要警惕对数字娱乐的沉溺,还要避免传统民俗、非遗技艺被过度娱乐化、商业化以及偶像化。如果过分关注数据流量和虚拟互动,会冲淡春节团聚的意义。如果只停留于非遗技艺和民俗活动的表面形式,则会忽视其凝聚人心、祈愿和平、促进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深层文化内涵。
春节等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数字技术为非遗的记录、展示、创新与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但这仅是保护与传承中的一环。要让非遗在守正创新中永续发展,我们还需建立完整的体系,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宣传等多个层面提供支持,保障非遗传承人的权益,保护非遗创新成果的产权。未来“指尖上的年味”将会愈发浓郁。然而,数字技术只是工具,春节文化的核心始终都是人们的情感和记忆,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是人类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望。我们期待数字技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有效的桥梁,让春节文化与时俱进而不失本真,更加多元、更富生机地融入现代生活,通过心与心的真诚交流以及广泛的文化实践,让世界感受这一古老节日的温情与魅力、深意与希望。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