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讲卫生的小男孩喝下药水后身体变小,在老鼠王国经历各种冒险,认识了新的朋友,也从邋遢大王成为人人喜欢的小英雄。
《哪吒2》,上映9天,拿到影史冠军。
但他的脚步并未停止,往100亿的目标逼近。
国漫之光,小哪吒,冲冲冲。
借着《哪吒2》的热度,今天咱们来聊一聊童年记忆中的10部高分动画。
看看这其中有没有属于你的童年白月光?
NO.10《邋遢大王奇遇记》(评分8.7)
“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没人喜欢他······”
相信听到这个旋律,很多人脑海中立马会浮现出那个邋里邋遢却又机智勇敢的小男孩。
1987年《邋遢大王奇遇记》首播,此后又多次在央视重播,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不讲卫生的小男孩喝下药水后身体变小,在老鼠王国经历各种冒险,认识了新的朋友,也从邋遢大王成为人人喜欢的小英雄。
这样一个关于成长和友情的故事,即便放到现在依旧充满吸引力。
但不修边幅,一身毛病的非主流“坏孩子”形象,在当时也遭到一些家长的质疑。
但就像导演说的,尽管邋遢大王有很多毛病,但骨子里又有勇敢善良的一面,比那些完美无瑕的角色更有血有肉,更像个“人”。
此外片中对老鼠王国的展现也充满脑洞大开的想象力,比如背上带箭的绿毛鼠,用弹簧尾飞天的红毛鼠等变异鼠类,让人大开眼界。
《邋遢大王奇遇记》原计划拍三部,后续还想展示吸血蝙蝠、外星老鼠等奇异物种。
但最后因为资金不足后续制作不了了之,也让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永远被封印在档案里。
NO.9《十二生肖》(评分8.7)
这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最“少儿不宜”的一部。
故事主要讲的是12个妖怪轮流祸害人间,人类勇士带领12只动物与妖怪搏斗,每消灭一个妖怪就会有一只动物牺牲。
最终人类将12只动物按照牺牲顺序列为十二生肖,纪念它们为保护世界做出的贡献。
这样一个儿童向的神话传说,却用了一种极其血腥惨烈的形式,展现动物们的死法。
比如红脸猴被妖怪直接用手碾死,五彩鸡用尽自己的血为人类解毒,小青蛇被妖怪撕成碎片吃掉。
多少小朋友每晚蹲守在电影频道前等着更新,然后被每集最后小动物的死亡时刻深深震撼。
就像有网友说的,一路走来同行的伙伴越来越少,它们的名字最终享有了镌刻时间的荣耀。
在看似“血腥”的背后,其实传达着爱与守护的来之不易,这也是《十二生肖》真正想传达的意义。
NO.8《黑猫警长》(评分8.8)
1984年,《黑猫警长》在电视上进行了两集的试播出,引发了全社会的热烈反响。
穿着黑白红配色的警服,形象潇洒帅气的黑猫警长一亮相就圈粉无数,成为几代孩子的偶像。
其实原著作者诸志祥在创作《黑猫警长》时,还考虑过“熊猫警长”和“老虎警长”,但熊猫太可爱老虎又太凶狠,最后还是选择了行动敏捷身条细长的猫作为主角。
多年后再看,《黑猫警长》中也有不少暴力甚至惊悚的元素。
比如食猴鹰“生吃”小动物,螳螂妻子新婚夜吃掉丈夫等场面,都是看一遍不敢看第二遍的“冥场面”。
让人意难平的是,第五集结束后明明打出“请看下集”的字幕,但后续故事却再也没了动静。
原来当时面临市场化变革,处于转型时期的上美厂也在积极改革,《黑猫警长》后面的创作也就搁置下来。
直到1993年上美厂推出《黑猫警长》续集,但这一版本的黑猫警长形象完全“魔改”,用网友的话说就是“除了黑其他一无是处”。
2010年,老版导演戴铁郎推出《黑猫警长》重制版,继续影响着新一代的少儿观众。
NO.7《魔方大厦》(评分8.8)
对于很多人来说,《魔方大厦》与其说是动画片,不如说是恐怖片。
故事的主角来克是一个小学生,某天在家里被突然变大的魔方吸入其中,在魔方中的各个城市。
体型巨大的魔方,断胳膊断腿的玻璃人,被关在水晶棺材的来克,几乎每集都会有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情节点。
再加上诡异的人物形象和阴气森森的配乐,整部动画透着一种说不出的诡异。
但在暗黑气质之外,《魔方大厦》其实有着非常强的现实隐喻,特别是对教育问题和儿童成长的思考,放到今天依旧非常有意义。
可惜的是,由于后续资金不足再加上创作人员流失,《魔方大厦》拍了10集就草草结束,来克也被永远“困”在了魔方大厦里。
NO.6《舒克和贝塔》(评分8.8)
和《魔方大厦》一样,这部也是改编自作家郑渊洁的童话。
拍摄这部动画的起因,是编剧姚忠礼在给儿子讲《舒克贝塔》时,4岁的儿子听得热泪盈眶,问爸爸能不能把舒克贝塔改编成动画片。
姚忠礼心头一动,儿子这么小都能被这个故事感动,拍成动画肯定能得到更多孩子喜欢,于是便和上海美术制片厂提议将其改编。
《舒克贝塔》最大的颠覆,是让传统印象里肮脏丑恶的老鼠变成正面的英雄,撕掉它们“坏蛋”的标签。
就像郑渊洁说的,出身不可以选择,但道路可以自己选择。
舒克的隐忍和智慧,贝塔的率真和成熟,两只原本和“力量”搭不上边的小老鼠,用性格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
但13集的体量也只是拍出了原作小说的一小部分,因为后续故事里,舒克贝塔开始开公司、结婚生子,成人向的内容不再适合拍成动画。
《舒克贝塔》问世四十年后,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导演了《舒克和贝塔:五角飞碟》的电影,但3D的画风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风采。
NO.5《镜花缘》(评分9.0)
对于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观众而言,不少动画都给他们留下过难以磨灭的阴影。
除了上面提到的《十二生肖》《魔方大厦》,这部《镜花缘》同样也是很多人不愿回首的童年阴影之一。
《镜花缘》改编自清代作家李汝珍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秀才唐敖科举失利后,跟随大舅哥一起出海,游历了不少奇特的国家。
它就像是一部扩写版的《山海经》,各种稀奇古怪的国家充满猎奇色彩又新鲜有趣;
但它又有非常成人化的寓言意味,充满对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射。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动画版最大的惊悚点就是人物的的木偶形象和诡异的音效。
尤其是《两面国》那一集,一面温和一面凶狠的“双面人”让多少孩子看完吓得睡不着觉。
如果按照原著来拍完全可以拍个百集系列片,但《镜花缘》只拍了四集便石沉大海,成为上海美术厂又一部“未完无续”的作品。
NO.4《葫芦兄弟》(葫芦娃)(评分9.2)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还没有动画系列片,只有《哪吒闹海》这样的长片,以及《三个和尚》这种短片。
随着《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等国外动画系列片的引进,我国也开始了系列片的创作。
作为80年代最早一批的动画系列片之一,《葫芦兄弟》无论动画技术还是故事水平都是其中代表。
《葫芦兄弟》延续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用剪纸工艺来呈现动画形象,片中的大部分场景都是上美厂的工作人员手工制作。
昔日中国动画的鼎盛靠的不是科技与狠活,而是实打实的高端手艺。
1991年的续集《葫芦小金刚》保持了前一部的水准,七个葫芦娃合为一体的“葫芦娃究极体”令人眼前一亮,给这一系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时至今日,《葫芦兄弟》仍在不断圈粉,很多当年的观众更是从中总结出一套“成人世界法则”。
比如“扣帽子”“穿小鞋”等细节让人细思极恐,也让这个故事有了更丰富的解读空间。
NO.3《神厨小福贵》(评分9.3)
多少人因为它的低劣画风,与这部神作完美错过。
2007年《神厨小福贵》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一时间恶评如潮,甚至有人说它是“中国动画的耻辱”。
此后十多年,它的评分从开始的4.5飙升到现在的9.3,当年被冷落的“遗珠”如今成了中国动画的良心之作。
回头再看,这部动画的立意和深度,超越了大部分国产动画。
故事背景是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和光绪西逃,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也让这个关于美食的故事变得厚重。
虽然大部分篇幅都是关于小福贵如何做出各种“奇葩菜”,但它最终的故事却是走向我们熟悉的历史,以悲剧告终。
特别是最后一集,小福贵的爷爷去世,好朋友小蜜蜂中毒身亡,小飞蝶离开,小李子和“豆芽菜”光绪都成为囚徒。
只有小福贵从乱局中脱身,纵马驰骋天涯,留下一个暧昧不明的结局。
有意思的是,作家余华是这部动画的文学顾问,他的小说《活着》的男主角也叫福贵。
用小人物的故事讲述一个关于历史的悲剧,《神厨小福贵》用动画的形式书写了一部历史正剧。
NO.2《虹猫蓝兔七侠传》(评分9.6)
巧的是,余华也是这一部的文学顾问。
很多人小时候都曾被这部动画燃起过武侠梦。
2006年,《虹猫蓝兔七侠传》播出后迅速拿下同时段收视第一,各种周边产品也在市场卖的十分火热。
制作方宏梦公司趁热打铁,于次年又推出了《神厨小福贵》,两部动画也成就了宏梦公司的巅峰。
在主打少儿向的动画类型里,《虹猫蓝兔七侠传》开辟了中国动画罕见的武侠风。
黑心虎为首的魔教意图称霸武林,虹猫受父亲之托,寻找分散在各地的七剑传人,希望借七剑合璧挫败黑心虎的阴谋。
无论是人物配置还是情节推进,这部动画的水准都不亚于正统武侠剧,各种稀奇古怪的武侠招式也都在各大武侠小说中有迹可循。
勇敢潇洒的虹猫,冰雪聪颖的蓝兔,仗义耿直的大奔,亦正亦邪的黑小虎,每个角色都塑造的有血有肉,群像刻画十分精彩。
但在播出几年后,它却被多位家长联合举报,之后又被各大媒体联名批评“暴力血腥”,之后便遭到禁播,直到近几年才在网站解禁。
其实对孩子来说,他们看到的是并不是家长眼里的负面价值,而是侠客们仗义出手的正直和勇气。
如今豆瓣9.6的评分,是对这部动画最好的正名。
NO.1《中华小子》(评分9.6)
这是中国动画在国外最风光的时刻。
2003年,只有三分钟样片的《中华小子》在戛纳电视节亮相,受到迪士尼、福克斯、美国ABC电视台等世界各大电视网的关注。
凭借短短三分钟样片,《中华小子》卖出4000万的预售高价,之后又销售到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堪称国漫出海的模范。
虽然是中法合拍,但法国投资方没有过多干预,因此《中华小子》得以展现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
17世纪的中国,被镇压千年的黑狐王逃出封印危害人间,小龙、小虎、小兰三个年轻人成为驱散黑暗的最后希望。
《中华小子》就像是武侠故事和神话传说的混搭,特别是息壤治水、刑天舞干戚等神话传说的融入,让整个故事有了更厚重的文化根基。
可惜的是,《中华小子》只拍了26集,三个小伙伴的成长故事就戛然而止。
有人说是因为片中一些画面过于惊悚恐怖,也有人说是法国方撤资接下来的剧情没钱继续拍。
十几年过去,《中华小子》一直没等来结局,有人觉得遗憾,也有人觉得与其狗尾续貂,不如就让它停留在当年。
不得不说,每一部经典动画的背后,都离不开创作者蓬勃的想象力。
但在这个动画市场不断扩容的时代,想象力却在动画片中逐渐枯竭,变成千篇一律的低幼化和模板化。
衷心希望中国动画重拾灵感源泉,以匠人精神认真创作,早日重现昔日辉煌!
最后也默默期待一把《哪吒3》。(撰文:皮皮虾)
来源:香港电影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