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独有偶,不论从作者身处的北京和周边地区,还是从各媒体报道、网络传播得知,这一波亮灯工程显然是全国性、高强度的一盘棋设计。从时间上倒推,从去年中秋、国庆双节开始,作者就观察到大量建筑开始安装、开启彩灯、光带,甚至一些非夜晚经营的门店匾额也“被”灯火通明起来。
作者:金仲兵
警惕发力过猛的大同文旅经济,莫适得其反
央广网消息:2月3日,山西大同古城一网友发视频称,因店铺未按要求在夜晚开灯,被多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强行开灯。
监控视频显示,几名消防员剪断门锁后,另有7人入店开灯,后由两名荧光绿制服人员使用U型锁锁门。
2月4日,当事人称,此事目前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大同市平城区委办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此事,确实不合适,正在处理。
大同日报消息,春节期间,当地政府倡议大同古城内沿街商户尽量延长营业时间,夜间开启店铺灯光,让城市夜晚璀璨绚丽。
为此,工作人员在节前专门上门,要求店铺亮灯以烘托节日气氛,节中的2月3日再次有人上门催促,可见力度之大。
一般认为,事是好事,若操作不当,发力过猛弄巧成拙,好心就办成坏事,不但扰乱市场和民心,也让大同文旅的形象受损不小。
无独有偶,不论从作者身处的北京和周边地区,还是从各媒体报道、网络传播得知,这一波亮灯工程显然是全国性、高强度的一盘棋设计。从时间上倒推,从去年中秋、国庆双节开始,作者就观察到大量建筑开始安装、开启彩灯、光带,甚至一些非夜晚经营的门店匾额也“被”灯火通明起来。
可以想像,像大同古城这样以“倡议”为名,出台隐形强制政策的地方并不是少数,而敢于抵制的如本文店主,后果就是被强行闯入。
如果,店主正在店内并暴力抵抗,又会是什么后果呢?
从天际线工程到亮灯工程,以运动开始,以闹剧收场
稍微扩展一下,前些年北京的天际线工程,都还记忆犹新吧?那时候,各种楼顶霓虹彩灯被认为挡了仰望天际的视线而惨遭拆除。固然,那时经济尚且看似安好,但随后三年大疫下来,最迫切的问题不再是视线观瞻这种虚无的精神追求,而是拉动内需这个更迫切的生存课题了。
明显的时迁境移,今非夕比了,所以这一波亮灯工程,可视是一场逆天际线运动。但是,这种运动式、随机性、强制化的政策,必然会出现山西大同古城这样的乱执法!
从行为心理学上说,光明不但提振情绪,也带来安全感,降低犯罪冲动。可以认为,亮灯工程有多方面考量,一是在疫后普遍低迷颓废的压迫感下,力图重新营造繁荣向上的社会氛围;二是具体目的,就是借各种灯光秀重点打造文旅经济,刺激夜晚出行,拉动疲弱的夜经济。所以可以肯定,亮灯工程必将进行常态化落实!
话说回来,夜经济繁荣与否,绝不会像乳沟那般可以强制挤压出来,而是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靠每一个小小的门面的诚信经营和苦心积累而来。如果有亮灯的必要,灯光自然会亮起来,如果市场暗淡,消费力羸弱,哪怕是大白天,生意也不会与亮度成正比例提升!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生活常识,不是什么人为力量可以改变的。
私权不张,撬锁开灯式执法反成法外之地
有廖老师的文章评论认为:在照亮古城街巷的万千灯火中,唯独缺少一盏法治的明灯。
这是结果说,原因则在于,大同古城的店铺哪怕是自购自营,但在法律上缺失了对私有产权的认可,权属地位即被严重削弱。如果是租赁门店经营,店主就只在理论上拥有经营权这种二级物权,对抗公权乱执法的底气无从谈起。
总体而言,我们的社会不但需要对私有产权至高无上的尊重,也需要对执法者强有力的制约机制。
结合当下,经济需要恢复活力,就需要善待每一个公民。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创业者;每一个微小的创业者,如个体户,都是一个潜在的企业家;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社会得以繁荣的原动力。
珍惜爱护每一株幼苗,都是在积攒共同的未来。
二〇二五年二月六日星期四
来源:律媒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