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网络数据显示,2月6日12时13分,上映9天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含预售票房已超57.75亿元。这也是时隔1170天,中国影史票房诞生的新冠军。 此外,《哪吒2》也超越了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哪吒”也成首部动画电影百
据网络数据显示,2月6日12时13分,上映9天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含预售票房已超57.75亿元。这也是时隔1170天,中国影史票房诞生的新冠军。 此外,《哪吒2》也超越了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哪吒”也成首部动画电影百亿IP。
图片来自@灯塔专业版
放眼近些年的国产动画电影佳作频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罗小黑战记》“熊出没”系列以及“白蛇”系列等作品得到不少观众的喜爱。“哪吒”是如何“火”起来的?近10年来国产动画电影表现如何?
图片来自@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哪吒”怎么“火”起来了?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以超50亿票房登顶彼时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并跻身中国影史票房第四,这为《哪吒2》积累了庞大的粉丝基础和期待值。《哪吒2》于2025年1月29日上映,目前豆瓣评分8.5,观众评价集中于“特效震撼”“剧情流畅”“笑泪交织”等关键词。
《哪吒》剧照。
图片来自@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据新华社报道,此次《哪吒2》带着更生动的故事、更震撼的场景回归,引发全民热议。在剧情方面,《哪吒2》进行了大胆创新,聚焦“魔童”的挣扎与成长,重新解构了“闹海”这一经典情节,在保留传统文化辨识度的同时赋予现代价值观的解读。
在画面制作上,从大场面的打斗到东方美学风格的建筑,再到角色人物的刻画,《哪吒2》完全超越了前作,展现了中国动画制作的高超水准,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据悉,《哪吒1》全片1800多个镜头,《哪吒2》全片2400多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仅特效镜头就超过上一部全片的镜头量。
《哪吒2》特效画面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哪吒》系列电影制片人、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CEO刘文章表示,“在制作上,我们追求精益求精,勇敢挑战‘不可能’。《哪吒2》仅特效镜头就超过了《哪吒1》的全片总镜头,特效制作人员也是第一部的几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让《哪吒》在观众层面获得认同感。《哪吒》系列电影导演饺子表示,“中国传统文化是动画电影创作的一座巨大宝藏。动画电影需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呈现出传统文化的年轻化表达。”以《哪吒2》为例,该电影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剧情、画面和角色之中。哪吒的服饰造型、太乙真人的法宝、海底龙宫的建筑风格、昆仑仙境的场景设计等,处处都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10年国产动画电影表现如何?
《哪吒2》的票房“神话”,再一次引发“国漫崛起”的热议。从万氏兄弟1922年制作的《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为起点,中国动漫已经走过百年历程。有分析认为,中国动画电影经历了卡通电影时代(1923-1946年)、美术电影时代(1947-1998年)和动画电影时代(1999年至今)三个阶段。
2015年以来,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显著提升。灯塔数据显示,票房过亿的国产动画电影有35部,除《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十万个冷笑话》为2014年上映,其余33部均于2015年之后上映。
2015年以来,票房前10的国产动画电影。
图片来自灯塔专业版
2014年起,“熊出没”连续在春节档推出了8部大电影累计收获票房超42亿元,成为市场表现最好的系列动画电影;
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剧照。
图片来自@熊出没
2015年,历时8年打磨、制作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近10亿的票房拿下当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宝座;
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剧照。
图片来自@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5亿的票房成绩跻身中国影史票房第四;
2023年,《长安三万里》以18.25亿的票房打破过去三年动画片累计票房纪录;
……
题材方面,过去10年,中国动画作品题材日趋丰富,从原先的少儿题材到如今横跨青春、科幻、神话、悬疑等多元内容。
在热门的动画电影中,《哪吒之魔童闹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白蛇2:青蛇劫起》四部均属于神话传说类题材,包含着鲜明的东方特色。富有国产特色的IP在中国电影市场深受欢迎。
《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昨日青空》等为代表的爱情题材动画电影日益增多。
童话题材以《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猪猪侠》等为代表的IP化系列动画电影,从“趣味性”设计入手,关注科学技术、生态、生命意义、地球保护等现实主义问题。
《雄狮少年》系列电影聚焦现实题材,结合“原创+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讲述了充满人文关怀的少年追梦故事。
电影《雄狮少年2》剧照
图片来自@电影雄狮少年
政策支持
与卡通电影、美术电影不同,中国动画电影离不开国家有关政策的持续扶持。
2002年2月施行的《电影管理条例》与《影视动画业“十五”期间发展规划》均明确提出了“使国产动画业真正走上民族化、大众化、科学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的发展目标,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了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2012年,《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出台,从财税支持、顶层设计、市场份额、播出平台等多方面对国产动画产业进行扶持。
2013年,《推动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9条措施》出台,加大对国产电影资金的扶持力度,对重点企业、重点影片给予重点支持。
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先后推出,对包括动画电影在内的数字艺术作出了新的规划和政策扶持。
2022年11月,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强调扶持科幻电影、优秀动画电影创作生产。
……
传统文化需要创新表达
近年来国产动画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故事、中国风格这一创作自觉和审美接受的双重回归。从《长安三万里》召唤出中国人文化血脉中流淌的诗歌基因,到《哪吒》系列电影巧妙融入了三星堆文化元素,中国动画电影惊艳亮相的背后,是创作者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灵感与养分,同时加强锤炼以新技术讲故事的能力。
技术创新及资源整合
当前,国产动画电影、电视动画片、网络动画番剧以及动画短视频、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等形成了不同赛道,供应链模式也在转变。中国动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萌认为,动画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加强与文旅、金融、传媒、出版、游戏等行业的互动合作。
IP衍生品延续作品生命力
除了票房火爆,《哪吒》的IP衍生产品出现热销。目前,《哪吒》系列电影已陆续推出多款衍生产品,包括盲盒、手办、徽章等。据央视新闻报道,《哪吒2》合作消费品牌达12个,其中9个为衍生品合作,与玩具品牌联名推出的盲盒产品在全国多地脱销,线上发货已排至6月份。
图片来自某电商平台截图
整合自 陈可红.近十年来中国动画电影题材的多元化发展和艺术特色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
来源:战场原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