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开幕!一文看懂亚冬会→

B站影视 2025-02-06 17:34 2

摘要:这是继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冰雪盛事。本届亚冬会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共设6个大项、11分项、64小项,吸引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5名运动员参赛,创下亚冬会历史规模之最。

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会徽。新华社发(第九届亚冬会组委会供图)

这是继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冰雪盛事。本届亚冬会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共设6个大项、11分项、64小项,吸引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5名运动员参赛,创下亚冬会历史规模之最。

吉祥物滨滨、妮妮和火炬“澎湃”

赛事亮点

创新、突破与国际化

本届亚冬会首次引入三大新项目,成为赛事创新的核心看点。

滑雪登山:融合登山与滑雪的极限挑战,包含3个小项。运动员需携带雪具攀登20-30°陡坡后滑雪冲刺,兼具体能、技术与观赏性。该项目已被列为2026年米兰冬奥会新增项目,因此成为各国选手的“练兵场”。

混合双人冰壶:首日开赛即吸引眼球,中国队韩雨/王智宇组合以11∶5击败哈萨克斯坦队,展现强劲实力。

2月4日,中国队选手韩雨(左)与队友王智宇在比赛中交流。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双人同步:双人动作的同步性与难度一致性成为评分关键,视觉冲击力极强。

参赛规模

冰雪运动“破圈”亚洲

非传统冰雪强国的突破:柬埔寨首次派出4名运动员参与雪上项目;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泰国等热带国家也加入高山滑雪角逐,体现冰雪运动在亚洲的普及。

中国代表团全项目参赛:中国队在冰壶、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等项目中均有夺金实力,尤其在混合双人冰壶和短道速滑混合接力中表现亮眼。

赛事保障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滑雪医生与国产装备:滑雪医生背负15公斤救援包在雪场待命,头盔与雪具均采用中国制造,展现本土技术实力。

5G-A网络与4K直播:中国联通为赛事提供高速网络支持,实现高清赛事直播与实时互动。

赛程推荐

金牌日与焦点战

中国队夺金点与悬念

短道速滑:首金保卫战

中国队在混合团体接力、男子500米(任子威)等项目上实力强劲,但韩国队在中长距离的团队战术可能构成威胁。

冰壶:混双冲金与团队突破

韩雨/王智宇组合首战告捷,若保持状态有望夺金;男子冰壶队需突破日本、韩国的封锁。

自由式滑雪:新生代接棒

谷爱凌缺席后,空中技巧双人同步项目或成中国队新突破点,年轻选手的临场发挥至关重要。

时间表

2月7日:开幕式与短道速滑预热

开幕式(20:00,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以“尔滨的雪”为主题,融合冰雪科技与黑龙江文化元素,展现冰城魅力。

图自央视新闻

短道速滑首日资格赛:虽无金牌产生,但可提前观察中国队与韩国、哈萨克斯坦的竞争态势。

2月8日:首金日与金牌高峰

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10:00):中国队曾在冬奥会该项目夺冠,本届亚冬会首金极可能在此诞生,中韩对决一触即发。

冰壶混双(决赛9:00):中国队若晋级,将冲击亚冬会历史首枚混双金牌。

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决赛(10:00):尽管谷爱凌因伤退赛,但新生代选手的表现值得期待。

2月9日:短道速滑中韩巅峰战

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女子1000米决赛:韩国队在长距离项目上团队优势明显,而中国选手需突破围堵。

滑雪登山首日赛(亚布力滑雪场):新增项目的竞技性与观赏性双重拉满,运动员的耐力与技巧将经受考验。

2月11日-13日:花样滑冰压轴登场

双人滑与男单/女单自由滑:花样滑冰作为冰上艺术巅峰,中国队有望在双人滑项目冲击奖牌。

2月14日:闭幕日收官之战

冰球男子决赛:若中国队晋级,或再现中韩对抗的经典场面。

冰壶团体决赛:混合双人、男子/女子团体金牌同日决出,收官日悬念迭起。

哈尔滨亚冬会金牌赛程↓↓

图自新华网

作者:余敏刚(体坛报)

来源:体坛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