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资源随便挑: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在线课程、教育视频、电子书籍各种都有。孩子动动手指,新知识就到手,视野也越来越宽。
寒假是孩子们的放松时刻
不过,好多家长都在发愁
孩子的屏幕时间咋管理呀?
到处都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
虽说能给孩子提供娱乐和学习资源
可也让人操心不少
一
屏幕时间对孩子有啥影响
积极影响
学习资源随便挑: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在线课程、教育视频、电子书籍各种都有。孩子动动手指,新知识就到手,视野也越来越宽。
技能培养超有效:益智游戏、编程软件可厉害啦,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力,还能提升动手能力,玩着玩着就变聪明啦。
社交互动超欢乐:屏幕给孩子和同龄人搭起了交流的小天地。用社交媒体、聊天软件,孩子能和小伙伴分享生活、交流学习心得,友谊的小船稳稳当当。
消极影响
视力一路往下滑: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一刻不停地聚焦、调节,很容易疲劳、干涩,视力也会跟着下降,小眼镜说不定就找上门啦。
睡眠质量大滑坡: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大脑分泌褪黑激素,这可是调节睡眠的关键激素。孩子睡前玩电子设备,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变差,第二天没精神,学习效率也不高。
注意力分散没商量:屏幕上信息又多、更新又快,孩子很容易分心。学习的时候,老是被手机通知、游戏广告打扰,根本没法集中精力,知识也学不扎实。
社交障碍悄悄来:太依赖屏幕社交,孩子在现实里的人际交往能力就会变弱。习惯了用文字、表情符号交流,面对面沟通时,就容易忽略肢体语言、语气变化这些重要信息,变得不自信、不自在。
二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屏幕
制定合理的屏幕时间计划
设定时间限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情况,制定每天或每周的屏幕时间上限,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学习和休息。同时,要避免在睡前1小时内使用电子设备,以免影响睡眠。
安排固定时间段:将屏幕时间安排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段,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避免让孩子随时随地随意使用电子设备,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总时长,也能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其他活动。
平衡学习与娱乐:在屏幕时间计划中,要合理分配学习和娱乐的比例。可以鼓励孩子在使用屏幕时,优先完成学习任务,如在线课程学习、作业完成等,然后再适当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如观影等。这样既能保证孩子的学习进度,又能满足他们的休闲需求。
选择有益的内容和活动
筛选优质学习资源:家长要主动为孩子筛选适合其年龄和兴趣的优质学习资源。可以关注一些权威的教育网站、在线教育平台。同时,要避免让孩子接触一些内容低俗、暴力、不健康的网站和应用程序。
引导健康娱乐方式: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如观看教育意义的纪录片,参与一些益智类游戏。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游戏内容,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培养多元兴趣爱好:除了屏幕活动,还要鼓励孩子培养多元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纸质书籍、绘画、音乐、体育运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减少对屏幕的过度依赖。
增强亲子互动与沟通
共同参与活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一些屏幕活动,如一起观看电影、玩益智类游戏等。
加强现实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每天安排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聊天、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和烦恼,了解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向家长寻求帮助,而不是沉迷于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
树立榜样作用:家长自身也要合理使用屏幕时间,以身作则。当孩子看到家长能够自律地控制屏幕时间,专注于家庭生活和工作时,也会更容易接受家长的引导和建议。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设定目标与计划:鼓励孩子为自己设定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例如,可以让孩子制定一个寒假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然后根据计划合理安排屏幕时间。
培养时间观念:可以教孩子使用一些时间管理工具,如日程表、计时器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和控制自己的时间。
学会自我反思:引导孩子在使用屏幕后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屏幕时间中的收获与不足。例如,可以让孩子在每天晚上回顾一下自己使用屏幕的情况,总结学到的知识、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自我反思,孩子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屏幕时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作为家长,可以合理引导孩子使用屏幕时间,帮助他们在数字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三
学生篇:争做“屏”控小达人
同学们
想知道怎么控制屏幕使用时间吗?
从下面这些方面试试吧
1
设定“屏幕闹钟”
屏幕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里面藏着各种有趣的东西,但如果不小心,它也会变成时间大怪兽,偷偷把我们的时间吃掉。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屏幕闹钟”来打败它。
在使用屏幕之前,先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好,这次用屏幕要花多长时间。比如看动画片定个30分钟的闹钟;玩游戏可以设个20分钟的提醒。当闹钟“叮铃铃”响起时,这就是我们的“下屏信号”。这时候,不管动画片是不是播完了,游戏是不是赢了,都要立刻关掉屏幕。这样,我们就能把时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让“时间大怪兽”有机可乘。
2
开启“护眼模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屏幕就像一个调皮的“光精灵”,有时候会发出刺眼的光。别担心,我们有“护眼模式”这个秘密武器!在使用屏幕的时候,要记得开启护眼模式。它会把屏幕的光变得柔和一些,就像给屏幕披上了一层温暖的“护眼斗篷”。而且还要注意屏幕和眼睛的距离,一般来说,屏幕要离眼睛30—40厘米左右,每隔20分钟,就让眼睛休息一下,看看远处的绿树、蓝天,或者闭上眼睛,给眼睛做个“按摩操”,让眼睛放松放松,这样我们的眼睛就能一直亮晶晶的啦!
3
打造“屏幕任务清单”
屏幕不仅有好玩的游戏、好看的动画,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宝藏等着去挖掘。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个“屏幕任务清单”,把学习任务写得清清楚楚。比如,今天要在学习软件上听20分钟的英语故事,看30分钟的纪录片。完成一个任务,就在清单上打一个可爱的勾勾。这样,我们就能一边玩屏幕,一边学知识,把屏幕变成我们的“学习好帮手”。
4
开启“亲子屏幕时光”
屏幕也可以是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耍的乐园哦!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一部有趣的电影,然后讨论电影里的故事,看看谁说得更精彩;或者一起玩一些亲子互动的游戏,比如“你画我猜”,在屏幕上画画,让对方猜是什么。这样的“亲子屏幕时光”,不仅能让我们玩得开心,还能让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让我们一起变身“屏幕小卫士”
和屏幕友好相处吧!
来源:高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