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病毒自身特性看,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例,其频繁的基因变异,使得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不同。今年流行的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相较于过往毒株,在传播能力和致病力上或许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让人体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和防御,曾接种的流感疫苗对新变异
近期,流感来势汹汹,各地医院发热门诊人满为患,不仅给民众健康带来威胁,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此,央媒深入探究,解析流感严重背后的复杂因素。
从病毒自身特性看,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例,其频繁的基因变异,使得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不同。今年流行的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相较于过往毒株,在传播能力和致病力上或许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让人体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和防御,曾接种的流感疫苗对新变异毒株的防护效力降低,从而导致更多人感染,且感染后的症状可能更严重。
免疫“空窗期”效应不可忽视。过去三年,疫情防控措施让人们对流感病毒的接触大幅减少,群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如今防控措施调整,人员流动和社交活动恢复常态,流感病毒迅速传播,疫情呈现“反弹”。以学校为例,学生们在教室等密闭空间内长时间相处,一旦有学生感染流感,病毒会快速在人群中扩散,一个班级出现多名学生同时感染的情况屡见不鲜。
气候因素也为流感传播提供了“温床”。冬季寒冷干燥,低温环境利于流感病毒存活,干燥空气则使呼吸道黏膜更脆弱,降低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今年部分地区气温波动大,早晚温差悬殊,人们在冷暖交替中,免疫系统容易失调,更易被病毒侵袭。
流感的严重还体现在其引发的并发症上。流感病毒不仅直接侵害呼吸道,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一旦感染流感,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治疗难度和健康威胁也随之增大。据统计,流感重症患者中,约10%-20%会出现并发症,未及时治疗的重症患者死亡率可达8%-10%。
面对严峻的流感形势,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虽不能100%避免感染,但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高危人群每年在流感季来临前尽早接种。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搓洗20秒以上;在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与发热患者的接触。若出现高热(≥38.5℃)、咳嗽、全身酸痛等流感症状,应尽早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流感防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流感防控的投入,提前储备充足的流感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避免出现药品短缺和医疗挤兑现象。医疗机构要加强流感监测和救治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对流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同时做好医院内感染防控,防止病毒在医院内传播。公众也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对流感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来源:健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