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于80年代,本人是用家里的老式双卡录音机听着磁带长大的,求学期间就买了不少磁带,初中时拥有了第一台磁带随身听,大学时拥有了第一台CD随身听,之后又开始买CD。工作之后有了收入,购买磁带、CD的情绪更加高涨,小时候买不起的各种版本的正版专辑,统统补回来。尽管老
又到一年一度的视听观点,这些观点文章内容涵盖了音响和音乐,除了有市场思考、看法,更有体验心得及建议等等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对音响、音乐及生活的用心思考。
你还愿意为实体唱片买单吗?
文 / 张腾远
生于80年代,本人是用家里的老式双卡录音机听着磁带长大的,求学期间就买了不少磁带,初中时拥有了第一台磁带随身听,大学时拥有了第一台CD随身听,之后又开始买CD。工作之后有了收入,购买磁带、CD的情绪更加高涨,小时候买不起的各种版本的正版专辑,统统补回来。尽管老早就有了mp3,如今手机听歌更是方便的不得了,但我依然保持着听实体唱片的习惯,因为那不仅是音乐,更是回忆,是收藏,也是一种享受。
当年的实体唱片,正版磁带价格一般在10-20元,正版CD价格15-30元不等,尽管这个价格类比当年的收入水平也不算便宜,但在那个娱乐方式还比较匮乏、数字音乐尚未成熟、华语流行音乐蓬勃的黄金年代,人们还是愿意去买单。那个年代,精神生活的富足好像比填饱肚子更重要。
如今就不一样了,生活越来越现实,娱乐方式也多样,一台手机就能随便享受各种音乐,坐在沙发上刷抖音似乎远比拿出一张唱片听音乐更有意思。即便是音乐发烧友,也可能一台手机和几台器材就能很好地享受音乐了。
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实体唱片价格也跟着提升,比如星外星最新再版的周传雄《transfer》专辑,CD和磁带价格都在80元左右。而这只是再版专辑的价格,新发行的专辑,CD价格大多去到100出头。黑胶和包装精致的限量版专辑,价格更高,例如罗大佑2023年发行的《爱·河·人间》专辑,限量磁带版发行价格高达999元。这个价格着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只能成为铁杆歌迷愿意为其买单的收藏品。
如今,制作实体唱片的小作坊也越来越多,版权越来越容易获得,一张专辑拥有多个版本,拿CD来说,就可能有纯银CD、HQCD、SACD、XRCD、24k金碟等很多版本,正版和盗版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些牛人DIY的专辑做工甚至好过正版。市场上充斥的各类实体唱片质量参差不齐,所以花大价钱买到质量不好的东西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数字音乐的技术和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高分辨率音频(HD Audio)与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更是将数字音频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越来越多发烧友的主力音源变成了手机、硬盘、母带播放器这些东西,实体唱片逐渐成为了摆设。
以上种种原因,渐渐构成了实体唱片沦为收藏品的命运,虽然笔者也对实体唱片情有独钟,但购买的欲望和动机还是比以往降低了许多,一方面是因为该有的差不多都有了,另一方面就是以上提到的原因。尤其是作为磁带爱好者,如今新出的磁带音质实在不敢恭维,还比不上自己用三磁头卡座录音的效果,花了钱买回来只能“欣赏”,还没有收藏价值,性价比太低。
所以,你还愿意为实体唱片买单吗?
来源:视听至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