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田园生活 推介“泸州好物”(“洋网红”与一座城)

B站影视 2025-02-06 04:16 2

摘要:图①:阿布在直播带货。 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图②:阿布在给女儿讲故事。 刘常伟摄 图③:阿布在使用插秧机插秧。 刘常伟摄 图④:阿布在做粉蒸肉。 罗森波摄 图⑤:泸州城市一角。 牟 科摄

本报记者 宋豪新

图①:阿布在直播带货。 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图②:阿布在给女儿讲故事。 刘常伟摄 图③:阿布在使用插秧机插秧。 刘常伟摄 图④:阿布在做粉蒸肉。 罗森波摄 图⑤:泸州城市一角。 牟 科摄

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甘雨镇瑞丰村,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外国人在田间地头干农活,挖土、栽菜、插秧、打谷、摘玉米、背红薯……干得有模有样。他说着一口流利的泸州话,他的中文名叫阿布,来自土耳其。

阿布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分享在泸州的生活,拥有了600多万粉丝。他还当起了城市宣传官,为乡亲们直播带货。

2024年底,在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上,泸州市融媒体中心创作的纪录片《阿布的心愿》荣获长片类好作品奖。纪录片讲述了阿布与妻子张洪英的爱情故事和奋斗故事。

阿布与泸州有着怎样的缘分?

一段跨国情缘

10多年前,阿布的发小在中国义乌做生意。大学毕业后,阿布也来到义乌,做起了外贸生意。

有一天,阿布在义乌的一家咖啡厅享用下午茶。咖啡厅几乎满座,仅剩角落里最后一张不起眼的桌子,阿布点好咖啡后坐下。片刻之后,三四个女孩推门进入咖啡厅,扫视一圈后,一个女孩询问阿布,是否方便共用一张桌子,阿布欣然答应。

就这样,拼桌的几个人聊了起来。阿布惊喜地发现,其中一个女孩也是做外贸生意的,两人便加了QQ,方便沟通业务。那时阿布未曾想到,这个女孩便是自己未来的妻子张洪英。

他们在QQ上时常联络,聊得很投机,阿布还约张洪英一起喝咖啡,张洪英朴实、平和、友善,让阿布渐生情愫。

不久后,阿布因个人原因回到了土耳其,但两人的感情并未减淡,他们每天都在线上聊天。一天,阿布收到张洪英的信息:“我要去土耳其。”这让阿布喜出望外,他随即申请了15天假期。

15天里,阿布带着张洪英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游玩,介绍她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认识,度过了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张洪英临走之时,阿布拉着她说:“你回中国等我。”

阿布兑现了诺言。2013年,张洪英带着阿布回到老家瑞丰村。

据阿布回忆,跟着张洪英回老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他们先是坐火车到了重庆,阿布一看:“哇,你们这个地方不错啊,高楼大厦。”张洪英摇摇头:“不是,还没到。”接着他们坐大巴到了合江县城,阿布一看:“这个地方也不错啊,江边小城。”张洪英说:“不是,还没到。”他们又坐上小客车,再转车来到瑞丰村河边,阿布一看:“这没有路,也没有桥啊!”唯一过河的工具是艘竹筏,河的两岸靠一根绳子连接,用手拉着绳子过河。那时,张洪英的家还是土瓦房。

2014年,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自此,阿布在中国有了自己的家。同一年,张洪英生下了女儿张子睿。

婚后二人定居在广东中山。他们的外贸生意越做越大,生活越来越好。2020年,夫妻俩带着孩子再回老家时,宽阔的公路已经通进了村,河上建起了桥,他们坐着车直接到了家门口。岳父岳母告别了土瓦房,搬进了楼房。“老家大变样了。”阿布感慨,“这样的乡村生活,美得很!”

离别时,岳父岳母流下了不舍的眼泪,这让阿布萌生了一个念头:与妻女一起回到瑞丰村生活。2022年,阿布和妻女回到瑞丰村,与家人一起务农,从此过上了田园生活。

融入泸州乡村

在泸州生活后,阿布发现这里很美,他想把美景、美食记录下来。恰好他看到女儿很喜欢刷短视频,于是就有了拍视频的想法。

阿布找到了曾经一起在义乌做生意的朋友蓝彬,请他一起拍短视频。最初蓝彬是拒绝的:“我从未拍过视频,没有技术和经验。”阿布劝他说:“没关系,网上有很多教程,我们慢慢学。”就这样,两个人从头做起,开始尝试用镜头记录生活。

“大家好,我是阿布,我特别喜欢吃豆花,但是不知道怎么做,今天准备学怎么做豆花……”这是阿布发布的第一条短视频,让他在网上火了一把。

“记录生活,就要融入生活。”阿布说,他开始学着帮岳父岳母干农活。

就拿做豆花来说,看似简单,实则工序繁杂。泡豆子、磨豆浆、滤豆渣、点卤水,每一步都“暗藏玄机”。阿布虚心向岳母求教,跟着她的示范,一步步摸索。一开始,不是豆浆太稀,就是卤水点多了,做出的豆花要么不成形,要么口感酸涩。但阿布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天天守在灶台边练习,仔细观察岳母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用量,他还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渐渐地,他掌握了窍门,做出的豆花越来越好了。

干完农活后,阿布有时候会和村里的老年人一起吃饭喝酒。按照当地习俗,喝酒要划拳。划拳考验反应速度,刚开始,阿布不懂划拳的规矩,反应也跟不上,常常手忙脚乱,总是输。经过半年多的摸索,他已经是赢多输少了,阿布也因此爱上了泸州的白酒。

“栽秧、打谷、犁田、栽菜、挑粪……现在,各种各样的农活,阿布干得非常溜,方言更是张口就来。”阿布的邻居、瑞丰村六组村民张丽华觉得不可思议。阿布笑道:“这些是在农村生活的必备技能,必须会,否则来农村干嘛?”

瑞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晓容记得,阿布学会做糍粑后,高兴地向村民们发糍粑。“阿布很健谈,对我也孝顺。在他的影响下,不善言辞的我也变得话多了。”阿布岳母付德芬说。

用镜头记录质朴的田园生活,分享自己与家人的点滴趣事,阿布的视频受到大量网友的喜爱。

成为推荐达人

2022年,阿布被聘为泸州市城市宣传官,同时被聘为合江县文旅推荐达人,积极宣传泸州、推介合江。

在中国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点,阿布联合合江文旅拍摄贯打唢呐、酱油酿造、黄粑制作、博物馆文物宣传、景区景点旅游专题宣传等短视频,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和点赞。

由合江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拍摄的短视频《阿布带你体验古法酱油传统酿造技艺》获得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2年“外国友人游四川”原创短视频征集活动Ⅲ类奖。泸州市融媒体中心拍摄的系列短视频《幸福泸州·洋女婿阿布“吆不到台”》获得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22年第四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奖。

2023年2月,土耳其遭遇7.8级强震,身在泸州的阿布心系祖国,随即联系四川省公羊会救援队,一同前往土耳其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他说:“我的家乡遭遇了灾难,虽然我不懂专业救援知识,但是可以做翻译和后勤。看到四川人民不遗余力地帮助我的国家渡过难关,我非常感动。”

2023年6月,土耳其驻成都总领事馆开馆,阿布受邀参加开馆仪式。当天他带了不少泸州特产作为礼物:“我想让土耳其同胞以及其他外籍友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美食。”

2023年,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期间,阿布参加了“青春绽放——世界大学生运动员人文交流活动”。当记者问他是什么吸引他留在泸州时,他顺势推介了泸州美食:“我们合江的早豆花、甜荔枝等众多美食,把我变成了‘好吃嘴儿’(四川方言,意为非常喜欢吃的人)。”

2023年,成都直飞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航班复航。阿布的返乡之路更加方便快捷。他将四川合江特产带回土耳其给父母品尝。

如今,阿布的重要工作是,通过直播带货拓宽泸州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助农增收。

走进直播间,阿布向网友们热情推介合江酱油、豆瓣、花椒、红糖、粉条等特色好物。介绍合江酱油时,阿布会讲述其传统酿造工艺,从选料到晾晒,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让网友们感受到老字号的魅力。说到泸州花椒,他会分享自己第一次品尝花椒时麻得直吐舌头的趣事。至于粉条,他则现场展示其耐煮性和爽滑口感,教大家如何用粉条做出美味的家常菜。

阿布的邻居、瑞丰村六组村民康进介绍,有次阿布用两天时间就销售了超过10万斤的纳溪护国柚。一场场直播下来,泸州特产加速走出深山,为当地农户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阿布也开起了农产品销售公司,出售当地土特产。

“我爸爸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张子睿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学校里同学们刷到阿布的视频时,她总是骄傲地说:“这是我的爸爸。”

这些年,阿布去过很多地方,他说,他最喜欢的还是泸州。他喜欢这里的绿水青山,喜欢乡亲们的热情好客,更喜欢乡村全面振兴带来的变化和机遇。阿布表示,接下来他会继续记录质朴的田园生活,用短视频与广大网友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现泸州乡村的幸福图景。

作为一名“洋女婿”,阿布想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我将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发布更多视频,让更多国际友人跟我一起发现、感受泸州的美,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发展。”

来源:人民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