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76岁老人“重启”人生

B站影视 2025-02-06 05:09 2

摘要:近日,甘肃省中心医院普外三科屈坤鹏主任团队完成甘青宁地区首例“荧光”显微镜下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据悉,这一创新手术通过改善大脑淋巴液引流减轻大脑内异常蛋白沉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本报讯】近日,甘肃省中心医院普外三科屈坤鹏主任团队完成甘青宁地区首例“荧光”显微镜下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据悉,这一创新手术通过改善大脑淋巴液引流减轻大脑内异常蛋白沉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奶奶,您还记得我吗?我是您大孙子啊!”“你是谁?我不是你奶奶!我可没有你这样的大孙子!”76岁的赵奶奶6年前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症状持续加重,逐渐丧失自理能力。家人带她辗转多家医院,最后来到甘肃省中心医院普外三科就诊,经过相关检查后,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赵奶奶的认知功能显著下降,不认识家人,不记得吃饭喝水的时间,大小便失禁,完全依赖家人照顾,生活质量极低。面对赵奶奶的复杂病情,屈坤鹏主任团队组织全院MDT(多学科诊疗),为赵奶奶施行双侧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

术中,专家在30-40倍超显微镜下吻合14组颈深淋巴管-静脉,并使用荧光显微镜验证吻合淋巴管-静脉的通畅性,以保证手术吻合的有效性。

据悉,赵奶奶术后能够做出10以内的加减法,单独行走,步态稳健,走直线和转弯毫不费力。术前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为4分、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为3分。术后第4天,患者能够正常交流回答提问,精准识别颜色。重新评估的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为8分、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为7分。目前,赵奶奶恢复良好,并在术后第9天出院。

“这次手术前后变化还是挺明显的,刚入院时,老人不能走路,没力气,说话不清楚,吃饭不能自理,并且吞咽较慢。现在能自己吃饭且吃饭速度正常,上厕所自己走着去、自己脱穿裤子,说话也很清楚,也会找话题和人聊天。”赵奶奶的家人说道。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也称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患者除记忆力下降、判断力下降等认知障碍问题,还可能出现性格改变、幻听幻觉、妄想、抑郁等精神方面的症状。

目前全国开展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医院尚不多,而使用荧光显影精准寻找堵塞淋巴管,吻合完毕验证淋巴管-静脉通畅性的医院更是凤毛麟角。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为赵奶奶带来了获得新生活的希望,也为更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