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标题:王敏幹教授应邀出席第24届沙迦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SICFAB)并作主旨报告,介绍卡塔尔海洋哺乳动物搁浅与保护现状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整理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本文约2200字,阅读约4分
原标题:王敏幹教授应邀出席第24届沙迦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SICFAB)并作主旨报告,介绍卡塔尔海洋哺乳动物搁浅与保护现状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整理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本文约2200字,阅读约4分钟
2025年2月3日至6日,第24届沙迦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SICFAB)在阿联酋的沙迦野生动物园举办。本次论坛为期四天,主题聚焦海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保护,并为青年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工作坊。这场国际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五大洲的上百名顶尖环境科学家、生物学家及保护实践者,共同为阿拉伯半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绘制战略蓝图。
王敏幹教授(Prof.John MK Wong)作大会报告。图片来源:SICFAB会议的主办单位,沙迦环境与保护区管理局(EPAA)
2月3日,是第24届沙迦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的开幕日。当天上午,应大会主办方的邀请,资深海洋生物多样性专家、“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顾问王敏幹教授(Prof. John MK Wong)作了一场关于卡塔尔海洋哺乳动物搁浅与保护现状的主旨报告。他详细介绍了该地区鲸豚类及儒艮等生物的搁浅情况、物种特征,并探讨了当前的保护措施及未来的努力方向。
王教授首先介绍了卡塔尔海域内常见的鲸豚类物种。其中,鯷鯨(Bryde’s whale)是较为常见的物种,体长可达15米,体重约40,000千克,具有三条明显的吻部脊纹和40-55条腹褶。阿拉伯座头鲸(Arabian Humpback Whale)体长可达17米,最重可达40,000公斤,具有长而带有结节的胸鳍。此外,该地区还曾记录到虎鲸,尽管未有搁浅事件,但其黑白分明的体色、高耸的背鳍十分显眼。
除了鲸类,卡塔尔海域的宽吻海豚(Common Bottlenose Dolphin)和印太瓶鼻海豚(Indo-Pacific Bottlenose Dolphin)也较为常见。宽吻海豚体长2.2-3.8米,体重260-500千克,吻部较短;而印太瓶鼻海豚则吻部较细长,成年个体腹部有明显斑点。此外,该地区还分布着长喙普通海豚(Long-beaked Common Dolphin)、飞旋海豚(Spinner Dolphin)以及江豚(Finless Porpoise)。其中,江豚因无背鳍、圆润的头部和灵活的身体结构而易于辨认,且大多数时间在水下活动。
卡塔尔在地球上的位置。图源:Google Earth
谈及儒艮(Dugong)时,王教授指出,该物种在卡塔尔海域活动频繁,甚至有大量幼年个体的记录。但是,近年来,由于船只螺旋桨伤害和渔网误捕等原因,儒艮的搁浅事件频发。例如,仅2022年7月,就有5头幼体获救,其中2头成功救助并返回大海、另外3头不幸失去生命。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10月,卡塔尔东北部首次确认出现了一只海豹,这是阿拉伯-波斯湾地区的首次记录。
在搁浅数据方面,自2022年起,卡塔尔已累计记录鲸类搁浅14起,包括7头鯷鯨、2头座头鲸以及5头物种身份不明的鲸类。海豚搁浅事件达27起,其中7起涉及驼背豚(Humpback Dolphin),5起为宽吻海豚,1起为普通海豚,14起身份不明。而儒艮的搁浅事件最为严重,共记录38起,其中31头死亡、仅7头存活。
第24届沙迦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SICFAB)会议现场。图源:SICFAB
据王敏幹介绍,卡塔尔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卡塔尔西北部水域正在被规划为海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海草床中的儒艮、海龟、鲨鱼、鳐鱼等重要海洋生物。此外,红树林、部分海岸线、岛屿和珊瑚礁均已受到该国的法律保护,拖网捕捞自1992年起便已被禁止。同时,石油设施、军事基地等区域也被视为事实上的“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
此外,据他介绍,卡塔尔还加强了对搁浅事件的记录和管理。尽管目前尚无专门的海洋哺乳动物康复设施,但当发现生还个体时,会尽快进行伤口处理、补充水分后放归大海。同时,在海洋保护区内严格控制人类活动,并定期派遣巡逻员执行法律,没收非法渔具,对严重违法行为予以起诉。
会议剪影。供图:王敏幹
据悉,为了进一步减少人类活动对大型海洋生物的影响,该国政府鼓励在指定海域航行的船只安装螺旋桨防护罩,并限制船速。此外,卡塔尔也正在加大公众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海洋生物保护的认知,并推动地方、国际及区域间的科研合作,以共享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
王敏幹教授特别强调了他的建议:未来的保护工作应包括建立海洋哺乳动物康复中心,以提高对搁浅个体的救助能力;此外,还需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持续提供海洋保护管理和研究技术方面的培训,以确保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他呼吁政府、科研机构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保护措施,以确保这些珍贵的海洋生物能够在未来得以持续生存和繁衍。
第24届沙迦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SICFAB)在阿联酋的沙迦野生动物园举办。沙迦野生动物园(Sharjah Safari Park)是非洲以外最大的野生动物园,于2022年2月17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壮观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阿联酋Al Bridi自然保护区,由沙迦酋长国酋长谢赫·苏丹·本·穆罕默德·卡西米博士亲自策划建立。这个公园占地约8平方公里,栖息着超过1000只动物和鸟类,包括了120多个物种。上图为会议场地标志性建筑。供图:王敏幹
海洋与湿地
海洋·前沿
(注:1.本文仅代表资讯或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2.通常物种的拉丁学名一般以斜体显示;但是因本平台的文章被拷贝到外部平台时经常出现斜体内容自动丢失的情况,故而未作斜体设置。特此说明。)
资讯源 | SICFAB, John
文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编辑 | Linda
排版 | 绿叶
【引用本文】
王海诗.王敏幹教授应邀出席第24届沙迦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SICFAB)并作主旨报告,介绍卡塔尔海洋哺乳动物搁浅与保护现状.海洋与湿地.2025-02-04
全球环境治理·海湿专栏
Youth Perspectiv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辽东湾的斑海豹 ©摄影:王敏幹教授(Prof.John MK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参考资料】
【思考题】儒艮曾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海水域,但逐渐不见踪影。2022年8月,国际科学家团队宣布儒艮在中国功能性灭绝。儒艮还能重返中国海域吗?你怎么看?(封面图摄影:©摄影:王敏幹)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