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横空出世,国内外精神医学、心理学“大洗牌”,出路在哪里

B站影视 2025-02-05 17:09 3

摘要:01、DeepSeek横空出世,中国科技不输美国!02、AI越来越智能,人们如何避免被淘汰?03、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心理学会“大洗牌”

本文字数约:4655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DeepSeek横空出世,中国科技不输美国!

02、AI越来越智能,人们如何避免被淘汰?

03、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心理学会“大洗牌”

04、精准心理学的应用,弥补了AI弱点

01、DeepSeek横空出世,中国科技不输美国!

今年的春节,是有浓浓科技味的春节。

国内没有受到政府资助的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DeepSeek引发科技海啸,成为国内、甚至全球探讨最多的话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DeepSeek虽然是科技产物,但是它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比如,它会对中国人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

我拿这个问题去问DeepSeek,它给出的其中一个角度我非常认可:

DeepSeek实现的技术突破,能增强大众对中国的科技自豪感!

饶毅教授对DeepSeek不吝赞赏,他说在科学和技术方面,DeepSeek是1840年以来中国出现的、对人类最大的震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难能可贵的是,对比起美国的ChatGPT,DeepSeek既先进又开源,成本又低,这对普罗大众、相对缺乏经费的研究学者、还有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来说,简直太友好了!

毫无疑问,这样优秀的DeepSeek对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强烈冲击。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引起美国朝野的惊惶。这被称为美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当时的美国政府想不明白,为什么当时经济和科技都更落后的苏联竟然在空间竞赛中拔得头筹。

现在,DeepSeek的横空出世,再次引发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恐慌。

2月4日,拜登政府时期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莉娜·M·汗女士在《纽约时报》撰文,表示“不要再崇拜美国科技巨头”,中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科技新秀,就让美国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相形见绌,颜面扫地。

她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公司 DeepSeek 以其强大的新人工智能模型,震惊了硅谷和华尔街,硅谷投资者马克·安德森甚至将其描述为“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西方发达国家的富豪已经意识到,他们再也无法靠垄断高精尖科技而获得超额利润了,中国人打破了这个壁垒,动摇了资本主义富豪的根基!

随着国内科技的不断崛起、甚至超越美国,像“中国的科技不如美国”“中国的AI不如美国”等偏执、固化的认知,会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耻笑。

而且,这种言论也暴露出了说话人的三观问题。他们偏执、自以为是、甚至非常自恋。

比如,中国工程院的孙凝晖院士,他是国家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但是他在2024年竟然公开说美国是技术领域的火车头,前进速度无人能及,还把国内的AI比作国足,“越追赶越落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刘嘉说“中国的人工智能最多算第二梯队,美国才是真正的一骑绝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嘉教授还曾与华大集团的CEO尹烨一起参加节目,当时刘嘉说汉语在ChatGPT的语料库里只占1%,尹烨也顺着刘嘉的话分析,(汉语)就相当于一个少数民族,成为今天的孤语版本。他们的言下之意是汉语在AI领域将失去话语权,最终将被边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包括盲目否定中医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跑到美国去的方舟子等等,如果这些人、“学阀”掌握了国内学术的话语权,他们的偏执认知、崇洋媚外会误导很多不明真相的国人。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国人已经看清了这部分“专家学者”的三观超级有问题,不再是他们说啥就信啥,甚至会指责他们有“崇美媚美”心态,把这些专家学者的言论当成笑话看。

随着国内AI崛起,如果这部分“专家学者”还不懂得与时俱进,将更快“衰落”。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DeepSeek团队的最大特点是国内名校背景和年轻化,工程师和研发人员几乎都来自清华北大、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知名高校。

而且,有消息称,DeepSeek核心团队清一色没有出国留学过,这群接受国内教育的年轻人震惊了全球科技圈!

DeepSeek打破了很多人对国内人才培养的固有认知,极大地增强了国人对国内高校理工科人才培养的自信:

国内的大学也能培养出非常卓越的人才!不要再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的所谓名校!

再说了,现在美国对中国的理工科学生都封锁知识了,出国反而学不到什么真本事。

希望越来越多的国人能够重新认识国内80后、90后、乃至是00后的这群年轻人。有真才学识、家国情怀的年轻人不仅能成事,还能成大事!

他们在个人层面已经进入了追求崇高目标的人生阶段,在时代发展层面,他们也将有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重重的痕迹!

而且,科技发展的背后其实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三观。

美国人创造的ChatGPT代表了西方社会的那一套价值观。对比之下,中国人创造的DeepSeek有更积极、包容、博大的三观。

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AI水平不断发展,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球将会有更大的话语权!

02、AI越来越智能,人们如何避免被淘汰?

当然,放眼整个社会,其实不是每个人都欢迎DeepSeek这种高水平AI的到来,他们非常担心DeepSeek会抢了自己的工作饭碗。

希望这部分人要理性、勇敢地面对现实:DeepSeek这种高水平AI确实会取代很多工作岗位,这是无法阻挡的社会发展趋势。

但是,我们不应该因此盲目抵制AI,而应该顺应社会潮流,把那些相对简单的工作扔给AI来完成,而我们人类则负责做更有创造性的、更有颠覆性突破性的工作——这正是AI的缺点。

现在的AI在搜索、整合、梳理网络信息方面特别强,速度特别快,远远超过人类的信息处理速度。

但是,这本质上还是整合已有的信息或者知识,而不是颠覆性创新,也就是说,AI很难实现从0到1的突破。AI虽然也会对搜索到的信息或者知识进行筛选,但选择机制仍然比较僵化。

它无法完全准确地识别哪些是“信息”,哪些是“知识”,而在知识里面,哪些是“高效知识”,哪些是“无效知识”。

要是有一个信息、或者“低效知识”在网络上大量传播,AI就会将其收录,作为答案提供给用户。

比如“潜意识”这个概念就很典型,精神分析流派的弗洛伊德创造了这个概念之后,被大众不断重复、传播,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对潜意识的解释。

在这种情况下,DeepSeek就会把它收录为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谎言说了一千遍就被当成了真理”。

但事实上,“潜意识”根本不属于科学心理学。

所以,AI仍然无法识别低效的信息、甚至无法完全筛选掉虚假、错误的信息。换句话讲,AI其实无法辨别一个知识是否科学,它对于伪科学没有辨别能力。

即使是DeepSeek和ChatGPT的“深度思考”功能,看起来好像具备了深入思考人性、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甚至是分析预测未来趋势的能力。

但其实,这背后也是它们对古今中外诸多知识、信息进行梳理后的回答。而这些知识和信息都还停留在人的外显记忆层面,无法进入内隐记忆层面。

AI分析和预测人性、社会趋势时,它的答案并没有大众说的那么精辟独到,我们要谨慎对待。

总的来说,目前最进步的AI也还是缺乏“从0到1”“从没有到有”的创新能力,在这些方面,它们仍然无法跟人类的创造力媲美。

所以,面对AI的出现,我们要有危机感,但也不要盲目地恐慌、消极、绝望,而要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

第一,对于出不出国留学、学什么专业、毕业后是否回国发展,要做出更加慎重的选择。

也不是说一定不要出国留学,但很明显,随着“东升西降”的世界格局发展,现在国外留学已经没那么吃香了。“海归”学子不一定竞争得过国内高校的学子。

第二,任何人都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否则被时代残忍淘汰时,时代都不会跟你打一声招呼。

如果你是父母的话,更加要保持谦卑,持续学习,不断与时俱进。否则,在AI时代长大的孩子跟你根本聊不到一块去,甚至忍不住从内心里瞧不起你,你根本无法在孩子心目中建立威望。

第三,AI时代淘汰的其实不是人,而是不会利用AI的人。所以,我们要积极拥抱AI、学会驾驭AI,让它“为我所用”,当我们的助手,而不是对它一味逃避、抵触。

第四,要跨学科整合,创新地、深入而高效地解决现实的难题,而不是当理论家、空谈家。这也是AI的弱点。

比如华为已经攻入了多项科学技术的无人区,我们晴日也进入了精准心理的无人区,这都是AI无法做到的。

涉及到人类的情感、人性的问题,这也是AI的弱点。

03、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心理学会“大洗牌”

虽然在整体上,AI对国人的心理会带来积极影响,振奋人心,但它对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心理学会带来很大的冲击,行业会迎来大洗牌。

此图为AI生成

如今,国内外主流精神科采取的仍是“症状学诊断”,也就是主要诊断标准中实际上没有病因,只有外显症状,比如相应的情绪、行为;

只要患者出现了相应数量的症状,就能被确诊相应的精神心理障碍。

按照这种思路,只要把诊断思路录入到AI系统,AI医生也能给患者下诊断。

而且,AI医生可以24小时上班,全年无休,还不会不耐烦,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AI医生的复制速度快、数量多,能分配给每个患者的诊察时间就更多,不像现在大医院里的精神科大夫,一天要看上百个病号,留给每个病人的时间只有5到10分钟。

在这一点上,AI医生能提供的就医体验能超过传统的精神科大夫。

只不过,目前AI医生的诊断没有法律效力,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旦AI医生在法律、伦理上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的精神科大夫就非常容易被取代,就像司机将被无人驾驶取代一样。

同样的,AI对国内外主流心理学也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很多国内心理咨询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甚至焦虑地惊呼“天塌了”。

以往,很多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者掌握了主流心理学知识后,就能通过知识垄断成为所谓的“心理专家”、“心理学教授”,获得大众的认可甚至崇拜。

可在AI时代,这一招失灵了!他们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其实非常低效,也非常容易获得,AI一搜就全都出来了。

AI时代实现了“信息平权”,哪怕是普通人、外行人,只要懂得使用AI,就能便捷、快速地打破了知识垄断。

所以,只懂得主流心理学知识的心理学者、心理从业人员,将会很快被AI淘汰掉。

尤其是那些只会分析、讲理论的心理从业人员,光“说”不“做”,不能帮助大众解决真正的实际难题,这部分人会首当其冲,更快被AI取代。

04、精准心理学的应用,弥补了AI弱点

那么,在AI时代,精神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在哪?

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要尽快与精准心理学融合,快速进入精准精神心理学时代。

上面已经分析过了,只懂得开药、不懂得解决心理根源问题的精神科大夫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

新时代的精神科大夫必须掌握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起码要懂得与患者、家属共情,提供情绪价值。

而且,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要加快实现“病因学诊断”,了解精神心理障碍的真正病因!

我们多次介绍过,人类基因组计划早就完成了,科研人员至今还没找到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致病基因”。

这说明,这些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真正病因不是基因遗传。

精准精神心理学已经颠覆性地发现了精神心理问题的“第一性原理”: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在本质上都是同一回事,它们的主要根源都是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记忆,是病理性记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很多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精神科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治根不治本,他们的病理性记忆得不到真正的修复。

这些病理性记忆有很多储存于人的内隐记忆层面,患者本人早就遗忘了。

我们利用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3PT)进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甚至找到了患者未满月时的记忆。

当患者的主要病理性记忆得到修复,病根得到解决,他们能实现快速撤药,回到学校或工作岗位,甚至具备高逆商,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睿智,患者的家庭氛围也会更加和谐。

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AI,快速了解到上面的真相!

其实,进入AI时代后,大部分国人都已经解决了生存阶段的难题,进入了生活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性三原色中的弱点——趋利避害、侥幸心理、虚荣心更容易暴露出来,很多人更容易陷入精神内耗中,出现心理冲突。

而那些能够掌握精神心理领域“第一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科心理从业人员会非常受欢迎,但目前这种医生实在是太少了,与社会上的迫切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矛盾与冲突。

希望精神心理从业人员要意识到这一点,尽快进入精准精神心理学时代,掌握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要能帮助大众解决实际的问题。

这能使从业人员获得巨大的职业成就感,而且这是AI所做不到的事情!

因为如今最先进的AI也只能做到“知”的层面,帮助大众拓宽认知边界;但它还无法做到“行”的层面,无法高效化地修复病理性记忆,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这是AI的局限性,也是精神心理从业人员的机遇,我们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把握住机遇,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来源:晴日心理何日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