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藤蔓”你千万别碰,它动起来会吓得你腿软!

B站影视 2025-02-05 14:06 2

摘要:一条“长虫”能长出什么花样?其实蛇的外貌也很多样,有“肥环”也有“瘦燕”,有的长出“诱饵”,有的自带“天线”。在各自的生境中,蛇类演化出各种奇特的样貌……

首先祝大家开工大吉!蛇来运转!又开启新一年的摸鱼……

然后封面答案揭秘!是有人爱有人怕的蛇啦!蛇年当然要再讲讲蛇~

别摸错了

摄影:周丹阳

先别跑!

今天的蛇保证让你大开眼界!打破你对传统蛇的认知,不信你划拉划拉看看(大部分照片已做左滑处理)

一条“长虫”能长出什么花样?其实蛇的外貌也很多样,有“肥环”也有“瘦燕”,有的长出“诱饵”,有的自带“天线”。在各自的生境中,蛇类演化出各种奇特的样貌……

七扭八拐仿藤蔓

单楯(shǔn)蛇

开头的“藤蔓”叫做单楯蛇,不少栖息在树冠的蛇类会让自己的身影融入树枝、树叶,其中有些种类的“隐身”本领格外高强,生活在马来西亚雨林中的单楯蛇就是其中翘楚。它们不但体色灰褐如树皮,而且身躯姿态扭曲、弯折,酷似树林中的藤蔓。

小号“毒龙”

树蝰蛇

非洲中南部的热带雨林地区有一类树蝰蛇,这个属的多数成员鳞片翘起,视觉效果天然“炸裂”。其中基伍树蝰的鳞片最夸张,片片末端翘起,宛如西方神话里的恶龙。树蝰属的蛇毒性很强,是神经毒和细胞毒的混合毒,致死率相当高,可谓小号“毒龙”。

👈左滑可查看 酷酷的基伍树蝰

中图源:wikipedia

呆萌“比目蛇”

阿拉伯沙蚺

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中,头部扁平,双眼几乎长到了头顶上方,神似比目鱼。阿拉伯沙蚺平时全身埋伏在沙子里,只露出眼睛观察猎物。由于这副形象呆萌可爱,它们如今常被网友做成表情包,以“班味儿浓”为蛇设。

像不像今天刚收假的你

图源:talesofscales.home.blog

戳视频号观看👇

头生双角小恶魔

角蝰

角蝰是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里的一种剧毒蛇,它的双眼上方有一对形如“尖角”的刺状鳞片,酷似顶着双角的小恶魔。角蝰经常把自己埋在沙子里,伏击路过的猎物。

👈左滑可查看擅打伏击战的角蝰

图源:Rafi Amar

角蝰的移动方式也很特别,它们不像常规蛇类那样贴地爬行,而是将身体来回压缩弹射,如同在沙子上“打水漂”一样斜着前进。

五彩斑斓的黑

闪鳞蛇

闪鳞蛇科的成员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是一类小型无毒蛇。在暗光下,它们的鳞片是黯淡的黑色或褐色。但到了明亮的阳光下,它们却变得五色斑斓、光彩照人!这是因为它们鳞片表面有特殊的微小结构,在光照下能形成“光栅”散射光线,就能呈现丰富变幻的“虹彩”效果。

👈左滑可查看不同光线下还能呈现不同的颜色

图源:Bochr / Wikipedia

说谎的匹诺曹

马岛叶鼻蛇

马达加斯加特有种,不论雌雄都在鼻子前端有一段特殊凸起,活像《木偶奇遇记》里说了谎话、鼻子变长的匹诺曹。有趣的是,雌雄蛇的体色、头部形状和“长鼻子”的造型,都完全不同,简直不像同一个物种。

上为雄性;下为雌性

人们猜测,叶鼻蛇的鼻子能改变蛇头的轮廓,帮它们更好地隐藏在丛林中。此外在繁殖季,雌雄蛇还会摆动头部,用鼻尖突出物为求偶工具,吸引对方注意。

水中探测器

触须水蛇

触须水蛇是一种分布在南亚地区的小型蛇。它们栖息在浑浊的沼泽、河流中,常埋伏在水底或水草中捕食鱼类。它们的吻端长出一对凸起,既能感知猎物游过时的细微水流变化,也能直接当诱饵引鱼“上钩”。

👈左滑可查看画蛇添“角”

图源:discoverwildlife

头尾难分辨

红尾管蛇

红尾管蛇生活在东南亚的潮湿林地,身体上下一般粗,好似水管。红尾管蛇的最大特点是尾巴长得像脑袋,甚至还有模拟眼睛的斑纹。遇到敌人时,它会露出尾巴迷惑对方,趁其不备再探头去咬。逃跑时,红尾管蛇甚至会翘起尾巴模拟抬头,然后整条蛇倒着爬走。

👈左滑可查看猜猜哪边是头?

自带诱饵能“钓鸟”

蛛尾拟角蝰

来自伊朗的一种蝰蛇,它的尾尖有个浅色圆球,四周还伸出许多“触须”。这种特殊造型,与当地荒漠中生活的一种避日蛛形似。蛛尾拟角蝰会藏身石缝,露出尾巴不断摇晃,当捕食避日蛛的小鸟被吸引过来后,它就突然发动攻击。

👈左滑可查看cos避日蛛的蛇尾

图源:Omid Mozaffari;reptiles4all

顺手关注下视频号叭👇

环肥VS燕瘦

咝蝰和瘦蛇

咝蝰属的蛇分布在非洲,它们除了毒性,更以“胖”闻名——在身长相似的蛇里,它们长得最粗。身躯沉重对咝蝰不是问题,它们擅长趴在地面伏击,有时甚至能“蹲点”几个星期都不动一下。

👈左滑可查看加蓬咝蝰:蛇界胖宅

而最“瘦”的蛇,便是瘦蛇属的成员(直接写在名字上了)。它们生活在雨林中,身材纤细如同鞋带,能在一堆树枝和藤条中完美藏身。

👈左滑可查看瘦蛇像根鞋带

图源:W.A. Djatmiko / wikimedia

松弛感满满

阿拉佛拉瘰(luǒ)鳞蛇

生活在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部的纯水栖蛇类,腹部鳞片退化,无法在陆地上爬行。它们外表最显著的特征,是皮肤非常松弛,就像松垮的麻袋一样。“瘰鳞”是指它们的身体鳞片呈颗粒状,这有利于缠住滑溜溜的鱼儿。

👈左滑可查看皮松得挂不住相了

图源:Smacdonald / wikipedia

大眼外星蛇

新热带钝头树蛇

大多数蛇的视力一般,但中南美洲的新热带钝头树蛇,却以眼睛大、眼神好著称。它的双眼大如“外星人”,且眼球向两侧突出,视野广阔。这类蛇基本都是夜行、树栖,“聚光”的大眼睛能更快在树丛中发现蜥蜴、蛙类等猎物。

👈左滑可查看钝头树蛇:瞅你咋地

戳戳👇复习复习:

遇见蛇了咋办?打它七寸和雄黄哪个管用?

撰文 | 侯晟岳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pixabay

责任编辑 刘莹

微信编辑 | 未末

本文原载于《博物》杂志2025年1月刊

来源:博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