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岗:当“医”无反顾遇上“年”的期盼

B站影视 2025-02-05 12:35 2

摘要: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然而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诠释着医者的使命与奉献精神。让我们走进这些科室,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然而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诠释着医者的使命与奉献精神。让我们走进这些科室,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心内科:与死神赛跑,抢救急性心梗患者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是每一位医护人员时刻牢记的使命。春节期间,一位河南老乡严先生在高铁上突发心梗,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接到求助后迅速行动。120医务人员与心血管内一科廖昆主任、谢兴医生紧密配合,患者送达后立即开启“双绕行”急救流程,直接进入介入手术室。手术中,发现严先生前降支近段完全堵塞,情况危急。医护人员争分夺秒,顺利完成冠脉造影、血栓抽吸、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从患者入院到手术结束,整个过程高效有序,成功挽救了严先生的生命。初四早上,严先生恢复良好,即将转到普通病房,他对医护人员充满了感激之情。这份生死时速中的坚守,是心内科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介入血管外科:悉心照料,让患者安心过年

76岁的彭大爷在除夕前因突发胸闷晕厥,被诊断为“双侧肺动脉栓塞”,紧急转入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术后,彭大爷因留置溶栓导管需继续住院治疗,不得不留在医院过年。过年期间,医生护士们每天查房、巡视,医院还为留院病人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播放春晚节目。大年初二,彭大爷复查显示血栓溶解干净,当晚就能下床活动。初三早上,彭大爷顺利出院,他对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感激不已,在医院度过了一个温暖安心的春节。

从除夕到初五这短短6天时间里,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成功完成了17台急诊介入手术。这些手术涵盖多个危急病症领域,其中包括7台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手术、5 台下肢深静脉血栓急诊介入手术、1台鼻腔大出血介入止血手术以及4台急性脑卒中介入手术。每一台手术都是与死神的赛跑,每一次成功救治,都是生命的奇迹。

急诊ICU:争分夺秒,守护重症患者的生命

大年三十晚上,当千家万户都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急诊 ICU 主任邓亮飞和护士唐灵利原本也在和家人享受着团圆时刻,然而一个紧急电话打破了这份温馨。医院接到通知,有一位因车祸导致多发伤的重症患者被紧急送回医院,生命垂危,需要进行紧急救治。接到通知后,他们没有丝毫犹豫,放下手中的碗筷,迅速赶回医院,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邓亮飞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熟练地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在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他深知这关乎着患者的生死。唐灵利护士则在一旁密切配合,递上各种所需的医疗器具,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坚定。当被问到突然通知来医院抢救病人是否有怨言时,他们只是微微一笑,说道:“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是我的责任。”这简单的话语饱含着他们对职业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急诊科120:使命在肩,时刻奔赴急救一线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急诊120的医务人员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春节期间,急救任务接连不断。大年初三当天,资兴发生一起车祸,一位老年女性全身多处骨折。接到任务后,急救小组迅速行动,争分夺秒赶往现场。到达后,他们迅速对伤者进行紧急处理,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后,立即送往医院。刚完成这次任务交接,急救小组还来不及喘口气,又接到了前往嘉禾中医院的紧急任务。嘉禾中医院有一位80多岁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需三甲医院的支援。尽管家中早已煮好了热饭等待,但急救人员顾不上吃饭,马不停蹄地赶往嘉禾。忙完这一切,本以为能稍作休整,可新田人民医院又传来求助,一位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后的患者需要转院至我院。急诊人员张志光得知消息后,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奔赴救治途中……

120急救团队打的不是常规战役,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只要任务一来,他们就必须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全。

乳甲心胸外科:主动担当,守护心脏术后患者

今年春节,是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乳甲心胸外科开展心脏手术以来,首次有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留院治疗。除夕才从ICU转回普通病房的患者病情还不稳定,夏萍主管护师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新年第一岗”。她认为护士肩负着生命的重任,患者康复后的笑容就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大肯定。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她用行动守护着患者的健康,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

重症医学科:默默奉献,为重症患者带来希望

大年初一,重症医学科比往常更加繁忙。监护仪的嘀嗒声与医护人员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胡庆兵医生忙碌于病房各个角落,进行深静脉置管、呼吸机治疗、床旁血液净化等工作,分析数据并制定治疗计划。这里的医护人员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他们心中充满对患者的关爱与责任。每一个坚守的身影,都是对生命的尊重;每一次精心的救治,都是对职业的最好诠释。在重症医学科,默默的奉献时刻都在上演,为重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血透室:温情守护,为血透患者“除毒”迎新

为了让每一位血透患者都能在年前顺利“除毒”,血透室的工作人员付出了诸多努力。除夕凌晨三点,血透室就已灯火通明,46台透析机开始运转,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春节期间,医院附近的餐饮店放假歇业,给患者就餐带来不便,血透室贴心地为患者准备了爱心早餐,护士们为每位患者发放面包和鸡蛋。不仅如此,血透室还安排了送温暖送祝福活动,让患者在医院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医护人员全年无休的坚守,换来了患者的健康与笑容,构建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产科:爱心相伴,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大年初一,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进产科病区,这里早已充满欢声笑语。产科护士长廖庆芬带领医护团队,手捧着热气腾腾的早餐和新年礼物,为每一位孕产妇送去真挚的祝福。由于孕产妇分娩时间难以预测,节假日的排班更加紧凑。为了让产妇和家属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廖庆芬护士长主动带领科室护理人员连续值班,默默放弃了自己的假期。她们坚守岗位,迎接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用爱守护母婴健康,诠释着对职业的敬畏。

产房里,准妈妈李女士在助产士的轻声安慰和坚定鼓励下,在老公的陪伴中,扶着导乐车,配合着呼吸指导,一脸幸福地等待宝宝降临。大年初二中午12:56,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医院新年的第一个“蛇宝宝” 诞生了。新手妈妈得知喜讯,笑得合不拢嘴,她感激地说,新生命带来新希望,多亏了医护人员的专业守护才有了这份平安与幸福。

产科的春节,满是新生的希望,而保障母婴安全,是每一位产科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

检验科:默默坚守,为诊断提供精准依据

春节期间,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时,医院检验科里灯火通明,这里的“健康守门人”24小时值班在岗,确保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五大中心患者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检验服务。尽管急诊、危重患者标本比例上升,工作压力增大,但检验师们毫无怨言。他们认真处理每一份标本,操作先进的检验设备,用专业和奉献为患者的诊断提供精准依据。在他们心中,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就是最大的安慰,他们用坚守诠释着医者仁心。

“互联网 + 护理服务”团队:春节里的 “云端守护天使”

春节期间,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互联网 + 护理服务”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的紧密协作,为那些行动不便的患者送去了专业且贴心的护理服务,成为患者身边的“云端守护天使”。

除夕夜,赵先生的父亲脑梗后胃管拔出,家属通过微信公众号求助,管理员白明喜迅速响应,联系护士唐海娟上门服务。到达后,唐海娟以专业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她先仔细地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轻声安抚着紧张的患者和家属,随后熟练地开始为患者重新插入胃管。在操作过程中,她每一个动作都轻柔且精准,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完成操作后,唐海娟还耐心地向赵先生及其家人讲解胃管的护理注意事项,包括如何正确喂食、清洁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等。直到赵先生一家完全掌握相关知识,她才放心离开。

正月初二,长期卧床的陈爷爷也迎来了他的 “云端守护天使”。陈爷爷因长期卧床,身上出现了压疮,需要定期换药治疗。伤口造口治疗师、胃肠外科侯玉桃护士长放弃节日休假,坚守在“互联网 + 护理服务”的岗位上,按照既定治疗计划,定时为陈爷爷提供上门换药护理服务。每次来到陈爷爷家,侯玉桃都会认真查看伤口的愈合情况,仔细清理伤口周围的分泌物,小心翼翼地为伤口换药。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换药治疗,陈爷爷的伤口有了明显的好转。家属对侯玉桃护士长的专业技术和热情服务赞不绝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的 “互联网 + 护理服务 团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优质的护理服务送到患者家中。他们不仅为患者解决了实际的健康问题,更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为患者和家属送去了温暖和希望。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用爱心传递着温暖与希望。他们是这个春节里最美的逆行者,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向这些可爱的医护人员致敬!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综述

来源:大众卫生报

相关推荐